站内搜索
近日,陈水扁出席“独”派团体活动时,抛出完全否定“四不一没有”承诺的“四要一没有”,岛内为之哗然。
陈水扁提出的所谓“四要一没有”即“台湾要独立,台湾要正名,台湾要新宪,台湾要发展;台湾没有左右路线,只有统独问题。”同时宣称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是最好的名字。”从2000年的“四不一没有”到如今的“四要一没有”,让世人不难看出陈水扁的承诺是假,大搞“台独”、推进“法理台独”是真。
旧瓶装新酒 “台独”是其真面目
台湾《联合报》在题为《“四要一没有”宛如当年的“两国论”》的报道中说,陈水扁抛出这个“劲爆话题”,说穿了还是“旧瓶新酒”,无非是企图将选举主轴拉回统“独”议题。因为“清廉牌”、“政绩牌”都显然没有说服力,陈水扁提出“四要一没有”几乎等于一次推翻所有承诺。陈水扁在2000年就职时提出“四不一没有”,包括:不宣布“独立”,不更改“国号”,不推动“两国论”入“宪”,不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没有废除“国统纲领”和“国统会”的问题。
陈水扁选择此时提出“四要一没有”企图一石三鸟,即在绿营压倒李登辉,在两岸关系上挑衅祖国大陆,在岛内引起社会动荡,掩盖其任内的贪腐弊案。以陈水扁为首的民进党当局,自2000年上台后,为了实现“台独”迷梦,在岛内大肆鼓吹“台湾不属于中国”、“台湾住民有权对其前途公投”,“有权自己决定是否独立的‘宪改、修宪、制宪’”等等,这些论调看似孤立,实则皆出于一个目的就是“台独”。按照民进党的“台独”理论逻辑,台湾住民可以自决台湾前途,可以决定是否“独立”,更可以通过改变“国号、国徽、国旗”乃至“领土范围”实现“法理台独”。
但是陈水扁的上述种种“台独”理论和主张,都是建立在自欺欺人的所谓“法理台独”之上的。台湾不仅自古属于中国,在法律上是中国的一部分,而且在事实上,从日本投降开始就重新处于中国的管治之下。“台独”分子无视事实,胡言乱语,由于“法理台独”的失据和荒谬,决定了由此产生的“台独”主张的违法和背理。陈水扁在接受记者采访公开称,非常可能采取进一步走向“独立”的行动,但他未说明这些行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以及“更进一步的独立之路”包含哪些作为,陈水扁只是含糊其词地说,“台湾主体意识逐渐高涨”。
故伎重演 失信于天下
陈水扁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将严重危害台湾地区乃至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挑衅祖国大陆,制造两岸关系紧张,并以此转移焦点摆脱困境。陈水扁不惜牺牲台湾同胞的利益,不计后果发表言论,严重冲击了台北股市投资的信心,台股暴跌285点,一日之间台湾人的资产蒸发了新台币8000亿左右,这也是历年来陈水扁讲话导致股市暴跌最厉害的一次,2002年陈水扁提出“一边一国论”时曾让台股下跌284点。因此,有投资人将“四要一没有”改成了股市顺口溜:要长红、要大涨、要涨停、要万点,希望没有陈水扁。
根据台湾的统计数字,2006年上半年,台湾对祖国大陆的直接投资增加了40%,约为30亿美元。现在,大约有100万台湾人生活在祖国大陆,其中一半长期居住。在祖国大陆各项惠台措施的推动下,两岸经贸关系向更深、更广层面发展,2006年1月至11月两岸贸易额达到981.4亿美元,同比增长19.6%。台湾已经成为祖国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地。因此,有压倒多数的台湾同胞支持与祖国大陆建立一种稳定的关系,达成持久的和平协议。
陈水扁抛出的“四要一没有”言论不但遭到台湾大多数民众的反对,而且也遭到国际社会的反对。美国国务院3月5日表示,布什总统一再重申反对采取片面改变现状的动作,因为会威胁区域的和平和稳定。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考马克针对陈水扁的“四要一没有”的宣示重申美国立场,表示美国希望陈水扁能履行承诺,美国反对台海两岸任何一方片面改变现状。
只问统“独” 成民进党行动纲领
陈水扁提出的“四要一没有”中透出的“只问统独、其它免谈”的基本思路毫无疑问将成为民进党接下来的行动纲领。尤其不能忽视的是,陈水扁在两岸问题上一贯采取的“切香肠”战术在经过了一系列“去中国化”动作之后,事实上已经踩上了“四不一没有”这条红线。想要继续讨好深绿,只能想办法做出实质性的“过线”动作,闹剧刚刚开始。岛内和国际舆论普遍认为陈水扁的这一剂“台独猛药”,除了能让自己和深绿得到一些短暂的快感,并不能使陈水扁当局施政无能、弊案缠身的形象有丝毫改变,反而让整个台湾遭殃。陈水扁上台7年来,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不断挑起对抗,蓄意为两岸交流制造障碍,严重阻碍了两岸关系的发展,这是人们持续观察7年来得出的一个共同认识。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