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7年第二期  > 正文

重温两岸关系发展史 反“独”促统矢志不渝

日期:2008-05-16 15:35 来源: 作者:[加拿大] 车英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重温两岸关系发展史,中国领导人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坚持一贯的国家统一方针,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台独”分裂势力却逆势蠢动,不断阻挠两岸关系的发展。两岸同胞是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最主要的力量,紧紧把握两岸和平发展这一主题,努力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是时代赋予中华儿女的神圣职责。

  1949年,国民党一部分军政人员退踞台湾后,两岸处于长期对峙隔绝状态。1979年以后,祖国大陆不断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努力终于有所收获,两岸关系从隔绝走向松动、缓和,继而交流不断升温。1979年元旦,中国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1984年,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1993年,汪辜会谈达成“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了基础;1995年,江泽民发表了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2004年,中台办、国台办受权发表“5·17声明”,指明坚决制止“台独”是两岸同胞当前最紧迫的任务;2005年,胡锦涛主席发表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准确把握了当前台海形势的变化,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的坚定立场,表达了愿意以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真诚愿望和对台湾同胞最深切的关怀;随后中国全国人大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把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一贯立场和一系列方针政策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依法遏制“台独”。2006年,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胡锦涛主席提出“四点建议”,明确指出:坚持“九二共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宿;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展平等协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平发展理应成为发展两岸关系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为之奋斗的目标。“四点建议”站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至高点上,继往开来,着眼大局,审时度势,是面向未来的战略举措。“四点建议”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指明了方向,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必将对中国和平统一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1999年以来,通过海内外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首先,沉重打击了“台独”分裂势力,有效遏制了“台独”势力的恶性发展,影响了岛内政治格局,从根本上缓和了两岸的紧张气氛;其次,祖国大陆对台各项政策深得人心,台湾同胞正在成为反对“台独”的重要力量;第三,邀请国、亲、新三党主席访问祖国大陆,建立起两岸政党的反“独”促统统一战线,为开创两岸未来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第四,海外同胞以反“独”促统为己任,建立了100多个统促会或相关组织,实现了反“独”促统大团结、大联合;第五,“一个中国”原则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尊重和认同,想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或图谋制造“两个中国”的势力越来越受到孤立,他们的阴谋永远不可能得逞。

  综观台湾局势变化,值得我们重视的还存在“三个不多”:台湾普通民众大多选择维持现状,赞成统一的不多;虽然台湾整体是“蓝涨绿消”的态势,但支持统与“独”的人数变化不多;民进党内保扁与倒扁的斗争十分激烈,相互制衡,弃“独”的人不多。“三个不多”表明,未来反“独”促统的斗争还会在更复杂的条件下继续,国际上还有支持“台独”的势力。众所周知,美国有一个“台湾关系法”,国会里还有一个支持“台独”的小组。日本右翼势力中还有一个“台湾帮”,这些都说明了反对“台独”势力,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迫切性、长期性与复杂性。

  重温两岸发展史,我们得到这样一个启示:为中国和平统一的目标奋斗,一定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一主题。“台独”分裂势力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我们要坚决打击“台独”分裂势力,决不手软;“台独”分裂活动的危险性和冒险性,我们一定要警惕。反“独”促统的重任我们要扛起来,我们要站在斗争的最前列。

  (作者为加拿大中国统一促进会副会长)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