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春节,是人们最熟悉不过的传统佳节。可是您是否知道有个冬节?在台湾,就有个颇受重视,很有情趣的传统节日——冬节。台湾同胞习称冬至这一天为“冬节”,非常看重过个热热闹闹的冬节。在台湾同胞心目中,过冬节犹如小过年,台湾民谚云“冬节大如年”、“冬节没返没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可见台湾民间的冬节有多隆重了。
“家家捣米作团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吃冬节圆是台湾冬节必不可少的节日食俗,冬节的前一、二天,家家户户便忙开磨米浆等活儿。到了冬节前夕,每家每户的主妇就张罗着把一个大簸箕摆放在厅堂,把滤干的米浆揉成团,全家大小围坐一起,有说有笑地搓起冬节圆,此情此景简直不逊于除夕守岁。簸箕中的冬节圆有大有小,有红有白,十分耀眼,老辈人习惯说“冬节圆搓得参差不齐不要紧,这是父子公孙圆,是全家大大小小,团团圆圆的象征呢!”小孩子则喜欢用现成的米团为材料捏造鸡、狗、猪等家禽家畜,尽情玩个痛快。农家人为图个“六畜兴旺”,做家长的也不会对小孩横加干涉。
冬节一大早,主妇们用红糖、姜母熬冬节圆,然后盛于碗祭拜列祖列宗。全家大小跪在祖先牌位前,由长辈述说自己的“根”在何处,以使子孙世代不忘,永世牢记祖先。除厅堂祀祖先外,还供奉井头、灶头、地头,祈祷家庭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对此,清代重修的台湾《凤山县志》中记载:“冬至家作米丸,祀祖先,礼神毕,卑幼贺尊长者,节略如元旦。”《台湾民间信仰小百科·节庆卷》中也记载:“台湾人冬至节俗,重要的包括吃汤圆添岁以及祭祀祖祠等等……”大人小孩起床后早餐就是吃冬节圆。说来有趣,我国大多数地区民间计岁大多以春节为准,而台湾同胞却以吃冬节圆为准,故有民谚“吃了冬节圆添一岁”。所以,就连婴儿也要象征性地给他们舔舔甜汤圆,喂喂圆仔汤。对于远离家门或因条件限制不能赶回家的亲人,其家属还得给他们晒留米浆,等到他们回来时全家人共搓团圆庆团圆,谓之“补岁”。
冬节除了各家祭拜自己的直系祖先之外,凡有祖祠或祖庙的要合族举行祭冬典礼。人们还习惯蒸制九层糕拜祖先,九层糕是咸糕、甜糕、芋头糕、萝卜糕等分层蒸成,上面并有用糯米捏成的鸡鸭牛羊等。“祭冬”仪式相当隆重,祭后设宴招待亲友,深具敦亲睦邻的功能。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中到祖祠,按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全家聚餐,欢度冬节。有的就在祖祠中大摆筵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称之为“食祖”。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这种特殊的联亲活动有其积极的一面,就是通过祭谒祖先活动怀念祖国大陆祖家,并教育子孙后代毋忘“根”在祖国大陆。因此,说冬节是思亲节、团圆节、联谊节是很贴切的。
冬节这天,台湾同胞盛行进补,谓之补冬,在冬节的菜肴中吃出补益健身,以利冬耕时干得更出色。在台湾王诗琅的《艋胛岁时记》中就有补冬的记载:“有的宰鸡杀鸭炖八珍,有的买羊肉和乌枣炖食,贫户则以福眼肉(龙眼干肉)和糯米、糖炊米糕而食,俗谓此日食补品,于身体特别有益。”此外,台湾农家人还给耕牛放假,让牛喝酒驱寒,感谢耕牛一年的辛苦劳作,俗称“牛节”,这说明台湾同胞是多么重视农业啊!
台湾民间有句俗语:“未到冬节都吃圆,更别说冬节”,围绕吃冬节圆,演开了一幕幕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传统节目。在台湾,吃冬节圆有此俗信:每一匙只能舀两粒,当吃到最后时,凡未婚者所剩的冬节圆必为奇数,而已婚者则为偶数。尽管这没有科学道理,但人们却乐于接受,因此,人们在进食冬节圆时就两个两个吃,试一试准不准,准与不准都会引起一片欢笑声。人们吃了冬节圆后,还要在家宅的门、窗、桌、橱、梯、床等显眼处粘附两粒冬节圆,甚至渔家的船首,农户耕牛的牛角,果农种植的果树也不例外。台湾著名学者林再复在《闽南人》一书中描述台湾冬节之日“家家户户清晨要以冬至圆仔致祭祖先……从大门、小门、窗门、仓门、床、柜、桌、椅、井、厕、牛舍、猪舍都得以冬至圆一二粒粘在上面,祭告一番,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说起冬节圆粘门环这一庄重的节俗,在台湾民间,有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传说:从前,台湾某地有个以要饭为生的三口之家。一年冬节,母亲在饥寒交迫中不幸死去,女儿痛哭一场后,决定卖身葬母。临别时,女儿与父亲约定:今后女儿不管漂泊到哪里,每年冬节都在东家的大门门环上粘附两个冬节圆,这样父亲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女儿。翌年冬节,在财主家当丫环的女儿思父心切,她心生一计对东家说:“冬节敬祖宗,也要敬门神,这样才会迎来财神。”东家向来很迷信,听罢觉得有理,就叫她将两粒糯米团粘在大门的门环上。寒来暑往五春秋,因为有门环上粘冬节圆为记,父女俩终于团聚了。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家,但每年冬节,父女俩仍不忘那段辛酸的往事,总要在门环上粘上冬节圆。一来二去,乡亲邻居也竞相效仿,以寄托对出远门亲人的怀念和祝福,盼望他们早日归家,久而久之,便给冬节增添了富有浓郁人情味的节俗内容。
如今,分离在海峡两岸的亲人,更希冀祖国早日统一,亲人团聚,他们每逢冬节更喜爱在门环上粘上两个耀眼的冬节圆。那白白的冬节圆,象征着纯洁的亲情;红红的,有吉祥的蕴意;圆圆的,象征着家庭的团圆;甜甜的,象征着生活的甜蜜;连那很粘很粘的糯米,不也象征着亲人的骨肉相联吗?2007年9月11日,澳门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同本澳各界人士举行座谈会,谴责陈水扁当局推动“入联公投”的“台独”分裂行动。座谈会通过了澳门统促会“反对‘入联公投’ 维护台海和平”的声明。
澳门中联办台务部部长程金中,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澳门办事处主任魏尤龙、专员李五一,澳门统促会顾问刘纲奇、会员大会主席崔世昌、会长刘艺良以及理监事成员出席了座谈会。
座谈会首先邀请澳门理工学院教授朱显龙分析当前台海形势。朱显龙指出,无论台湾当局以何种口号推动“以台湾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其目的是希望寻找政治议题,以稳定其弱势政权;面对两个重要选举而连带产生的“选举综合症”,妄图以“入联公投”主导、炒作选举政治议题,转移台湾民众对当局执政不满的视线,以所谓“本土认同性议题”捆绑选票,争取民进党在两个选举中胜出;试图将台湾问题国际化,以达到推动“台独”的目的,甚至以此为其“国务机要费案”所应负的责任在下台后的卸责铺路。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