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7年第六期  > 正文

过苏澳

日期:2008-05-04 13:37 来源: 作者:黄俊群 蒋春发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苏澳港由北方澳军港、苏澳商港和南方澳渔港组成,是台湾东海岸的重镇。苏澳港所在的苏澳镇地处宜兰县兰阳平原最南端,东临太平洋,后接中央山脉,背山面海的景致美不胜收。

       随厦门大学林劲老师赴文化大学交流之际,文大的李老师带我们一行驱车东海岸,使笔者有机会一睹苏澳的庐山真面目。

       苏澳是宜兰到花莲、台东两地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我们驱车北滨公路,径赴苏澳。苏澳港原本只是一个小渔村,开发较晚。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至1821年),福建泉州籍先民苏士尾率众移民入垦。苏澳就是为了纪念他,以其姓氏,结合此地很多靠海可以停泊船只的澳湾地形而得名。上世纪七十年代后,随着北滨公路、宜兰县铁路、北回铁路以及苏花公路先后贯通连接,苏澳商港也建成运营,苏澳一跃而成台湾东部的要塞枢纽。

       中午时分,我们抵达苏澳。从高处俯瞰,整座港口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美景如画,浑然天成,极目远眺,海天一色,真的有如世外桃源一般。李老师笑说,在苏澳,他可以给我们当全天候的地陪。原来他出身台湾海军陆战队,年青时曾在苏澳服兵役,对这一带非常熟悉。苏澳港北边是台湾海军所辖的北方澳军港,中间靠近湾底的是苏澳商港,南部较小的港区就是南方澳。由于北方澳属于军事管制区,所以苏澳居民主要集中在南方澳一带。

       南方澳是台湾东部的大渔港,与台东成功港、屏东东港并列台湾三大渔港。南方澳能名列三大渔港,与其优良的天然环境密不可分。苏澳海湾正好处在大陆架延伸向深海的交接地带,亲潮和黑潮在这里交汇,浅海和深海的渔业资源都非常丰富,因此形成天然的渔场。

       南方澳是第一渔港、第二渔港和第三渔港的总称。港湾内帆樯林立,泊满了大大小小的渔船。渔船有的正驶出港湾,有的则满载而归,渔民们或做着出海前的准备或三三两两在休憩,整个港区一派繁荣景象。在这里行船,要如同在交通拥挤的市区开车一样能灵活驾驶,要不然笔者真的担心可能会撞上别的船只或者根本找不到停泊船只的地方。三面环山的南方澳,与对面的岛之间有沙洲连接,形成一座天然屏障。每当夏季西南风起之时,渔船就会进港避风,因此以前当地人和渔民都称它为南风澳,但口耳相传,久而久之,南风变成南方,南方澳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李老师说,一位在苏澳区渔会干事的朋友曾经告诉他,南方澳现在泊有船只1,400多艘, 已经十分拥挤,因此当地规划在尽澳坑开辟第四渔港,以容纳更多更大型的渔船。

       既然是渔港,理所当然,这里的海鲜远近闻名,既便宜又新鲜。很多台北人有闲的时候,都驱车到这边来看看海,钓钓鱼,饱饱口福。我们一行决定就在这里略作休息,吃顿海鲜大餐。渔港旁海鲜餐厅林立。笔者问李老师这个老苏澳,哪家口味做得更地道些。李老师说,这个简单,只要看到哪里人气旺,一定就是当地人常去吃的店家,或者爱出外旅游的驴友们相互推荐的,口味肯定不会差。

       和李老师等台湾友人边吃边聊,李老师介绍说,苏澳商港的运营不太理想。台湾北有基隆港,南有高雄港,西有台中港,因而苏澳商港的营运量局限于台湾东部,而东海岸还有花莲港瓜分市场份额。因此近年来,宜兰县政府利用当地的渔业资源,大力推动苏澳的观光旅游产业。但受制于自然地形,苏澳的道路狭窄,停车场地不多,每逢节假日,苏澳街上到处是车,水泄不通,连行人走在路上都会拥堵,所以他通常建议朋友要选在非假日期间来苏澳度假,那样才会闲适轻松。听着李老师的描绘,想象在海产街买些零嘴,找一处凉庭沏壶茶或冲杯咖啡,阵阵凉风迎面而来,享受那种怡人景色,该是何等舒畅!吃完算帐,李老师再度感慨,真是划算,在台北吃一餐海鲜的价钱,在南方澳,可以吃上两三顿。

       走出餐厅,走在南方澳渔港边,看港湾里斑驳的渔船外壳,嗅着略带腥咸味的海风,间或夹杂着一点点码头油污味,也许,这就是渔港和它所孕育的海洋文化特有的味道吧。

       南方澳面积不大,却拥有大大小小十几间庙宇。第一渔港对面,就是极富盛名的“南天宫”,这里供奉着全台第一座纯金妈祖。南天宫香火鼎盛,游客如织。走进一楼正殿,正中端坐着一尊金光闪闪的妈祖高大神像,笔者以为这就是金妈祖,没想到李老师说朝拜妈祖要至谦至诚,金妈祖还在楼上呢。上到二楼有一尊通体翠碧、重达五吨的玉妈祖。一直到三楼,我们才见到真正的金妈祖。李老师告诉我们,金妈祖用了二百公斤黄金,但并非哪位富豪捐铸,而是由遍布全台湾的数百万妈祖信众共同捐献。妈祖是华人世界航海人共同的海上守护神。南天宫之所以大名鼎鼎,不仅仅因为供奉有全台第一座金妈祖和玉妈祖,而且还有从妈祖故里——福建湄洲祖庙迎奉来的五尊湄洲妈。南天宫还数度率信众回湄洲祖庙谒祖进香,更使得它在全台众多妈祖庙中声名鹊起。看着一尊尊大大小小、法象或庄严或富贵的妈祖像,南天宫俨然是一座小型的妈祖博物馆了。

       南天宫一旁是渔港路,这里的海鲜店、特产店比比皆是,来苏澳的游客,几乎都要到此一游。这条路上可以看到和渔业相关的各行各业。有的店家正在晒制鱼干和海产,有的妇女在店里打理渔网,准备鱼饵,有的专门售卖渔获,有的从事渔产加工,有的则是渔船器械的维护。空气中都是海洋的味道。走在渔港路上,每个人都能充分领略到渔业小镇的特有气息。

       继续往前,是苏澳观光产业的地标——南方澳跨海大桥。大桥跨苏澳商港和南方澳渔港,是一座单拱船形吊桥,桥柱上是独特的海洋象征的鱼虾造型设计,桥上还有观景平台,游客在这里可以看到整个渔港渔船的进出。李老师告诉我们,北面伸出的岬角下那片开阔的水域就是北方澳军港,台军从美国购买的纪德舰就以这里为基地。可惜,笔者去的时候,北方澳并无军舰停泊,无缘观赏。

       下午三点过后,渔港的小型拖网渔船纷纷返回港口。我们回到台汽客运总站斜对面的苏澳第二渔市场。看到渔船返港,鱼货上岸,银光闪耀。各地涌来的鱼贩,来挑鲜活海鲜的游客,穿着下水衣或者深套胶鞋的渔民在渔市中络绎穿梭,渔港市场显得热闹无比。市场中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在这里,能看到种类繁多的鱼虾、蟹类,很多我都叫不出名字来。在苏澳,有不少来自福建、江浙沿海的渔民。很多台湾渔船主认为大陆渔民勇敢、勤劳、能吃苦,纷纷前往大陆招徕船工。但是台湾当局却以种种借口加以限制。李老师说,两岸民间交流互惠互利,应该顺其自然,扩大交往。

       苏澳还有另一处奇观。李老师说,很多人都知道台湾温泉闻名于世,但很少岛外客人知道苏澳还有冷泉。全世界发现的冷泉只有两处,一处在意大利,另外一处就在苏澳。苏澳冷泉泉水温度经年保持在摄氏22度左右,水色清澈,除了泡汤,开发饮用之外,还有特殊的医疗效果。可惜我们当晚要赶到花莲,没时间去泡冷泉了。

       我们的车回到苏花公路,踏上南下花莲的旅程。回首俯瞰苏澳港,鳞次栉比的楼宇和船只密布的港湾,繁华无比。环眺苏澳港和港口外的太平洋,青山碧海,海天一色,美艳绝伦。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