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为了赢得2008年大选,民进党正在动员“府院党”等一切资源,全速推进“公投绑大选”的列车。除了积极动作“向国民党追讨党产”、“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等“公投”项目外,陈水扁近日又公然叫嚷要在年底前修改“公投法”,降低提案及通过门槛。新任“陆委会主委”陈明通不久前刚刚抛出所谓“第二共和宪法”草案,陈水扁就迫不及待地要修改“公投法”,两者之间的关联不能不让人警惕。有岛内媒体指出,陈水扁此举实际上是要为“统独公投”开路,将台湾推向更加险恶的境地。
为选举生拉硬拽
抢选票不择手段
随着2008年大选脚步逼近,在陈水扁指示下,“总统府”、“行政院”、民进党三方正式启动“公投绑大选”行动。民进党秘书长林佳龙表示,促成大选与“第二共和宪法”草案立案同日投票,同时合并举办“追讨国民党党产”、“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等“公投”,是民进党努力的目标,目前只等“行政院”点头,若时间来得及,民进党最早将在6月定案。
2004年大选中,在外界普遍看好泛蓝推出“连宋配”的情况下,陈水扁曾依“公投法”第17条所谓的“防御性公投”条款,强行在大选中绑上“强化国防”及“对等谈判”两项“公投”议题。尽管“公投”议题未获通过,但陈水扁却凭借微弱优势连任。民进党内部明确表示:“公投绑大选”影响了选票的流向,将陈水扁的得票率拉高约3至5个百分点,成为陈水扁最终险胜的重要因素。
有分析认为,一旦此次民进党成功将“总统”、“立委”选举合并,再加上有鲜明“统独色彩”的“公投”议题,将使民进党得以在巩固深绿选票的同时,凭借“统独”议题争取到大量中间选票。此外,去年民进党弊案迭出之后,民进党在岛内基层的力量遭到大幅削弱,民进党内部评估认为自己极可能在“立委”选举中失利。“立委”选举的失利极可能使民进党在后来的大选中失败,因此民进党希望借助“公投绑大选”的招数避免“输到家”。
加速推动“公投绑大选”
要降低提案通过门槛
陈水扁在近日会见“国际狮子会”代表时表示,现在“公投法”不合理的提案限制、荒谬的审查规定以及超高通过门槛,完全背离直接民权精神,也剥夺人民直接参与决定公共事务的可能,只是一部“徒具公投之名、却没有公投之实的恶法”。那么,事实是怎样的呢?根据台湾“公民投票法”规定,“公投”提案人数应达提案时最近一次“总统”选举人总数的0.5%以上;提案交“中央选举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再经第二阶段“公投联署”,联署人数应达选举人数的5%以上,才可以提案。“公投案”交付表决时,投票人数达全体投票权人总数1/2以上,且有效投票数超过1/2同意者,即为通过。
然而,岛内连年政治恶斗导致民众漠视政治议题,因此自2000年以来,全岛性政治投票就鲜有超过投票权人总数半数的。2004年,两项“公投”的领票率皆未达到投票权人总数1/2的法定门槛,投票结果均被视为无效。
陈水扁此次的“修法”主张针对的就是这一情况。陈水扁近日提出了五大修改方向,包括重新研议“公投”事项,除了人事之外都可列为“公投”事项;废除“公投审议委员会”;修正“公投”提案权限制,不得排除行政机关及“立法院”少数的提案权;提案人数降为100人,联署人数降为选举人总数的1.5%;“公投”果以得票最多且其票数超过投票权人总数1/4者为通过。自从2004年将两项“公投”与大选捆绑以后,民进党就像是患上了“公投综合症”,陈水扁也一直在谋求推动修改“公投法”,降低“公投”门槛。2005年,台湾行政部门通过“公投法”修正草案。草案将提案门槛大幅降低到0.05%,联署门槛降至2%;通过门槛则修正为仅须投票权人总数1/4以上即为通过。但这项草案送至泛蓝占多数的“立法院”后,就石沉大海,至今毫无动静。
七年制造五大危机
为争大选操弄民意
民进党上台七年,令台湾面临五大危机:道德崩盘是第一危机。今天的岛内政坛处处宣扬着“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哲学。陈水扁可以制造“两颗子弹”欺骗国际社会,民进党当局可以干涉商务协助《自由时报》取得台视股权,长此下去,台湾将退化成政治野蛮人的战场。民进党操作族群议题,正导致台湾面临族群分裂的危机,此为第二个危机。第三个危机是经济无力的危机。“拼经济”只是陈水扁当局挂在嘴上的口号,如今的台湾经济在国际上已被边缘化。其四,自民进党上台后,产生了一批新的权贵阶层,他们不仅目中“无法”,也无道德,在社会群体中显得格外刺眼,这就造成了台湾社会不公的危机。其五,民进党一步步往“法理台独”的方向进逼,使台海成为亚太地区不稳定的区域,并且对祖国大陆采取几近封闭的心态,让台湾面临着两岸僵局的危机。
陈水扁是否会通过“公投宪法”追求“法理台独”,一直是祖国大陆及国际社会关切的焦点。港台媒体普遍分析说,陈水扁显然是在为明年的大选拉抬选情。民进党能借机表现其持续推动“公投”的决心,凝聚深绿选票,并在选民中造成“有政见的民进党对垒无议题的国民党”的错误观感。
陈水扁已经为2008年拉出了两条清晰的竞选主轴,一是包括“正名”、“新宪”、“去蒋”在内的一系列向深绿倾斜的动作;另一个就是“公投绑大选”。民进党根本不介意“公投”过不过去,它要的是“公投”动员和由此而来的选票,说不定年底就真会搞出个“新宪公投”,这个刺激性更强。民进党相信,刺激愈强,对立愈高,愈有动员力。降低“公投”门槛,什么事都能随便提案“公投”,陈水扁玩“公投”就像抽卫生纸,随用随抽、用完即丢。其实,就连民进党党内也明白“公投”只是喊喊而已,有官员坦言,“公投”案有高度政治敏感性,前景恐怕相当悲观。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