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经过一番厮杀,谢长廷在民进党初选的党员投票中意外胜出。随后,苏贞昌于5月12日突然宣布辞去“行政院长”,震撼台湾政坛。
因应陈水扁“展布新局”
5月12日,苏贞昌在记者会上语气平静地表示,这次民进党大选提名初选过程虽不完美,但在党员投票揭晓第一时间,他立刻宣布退让,民进党也在24小时内展现团结,让支持者安心,得到各界赞誉。还说这一周来,他仍积极处理政务,因应情势变化,愿意主动配合陈水扁“展布新局”,他要更进一步放空自己,深入基层,倾听各界声音,向人民请益,充实自我。
《联合晚报》评论说,苏贞昌闪电请辞“行政院长”职务,让人感到错愕,但似乎一切又不意外。苏贞昌身为“行政院长”,在民进党提名初选中落败,虽然有他的尴尬之处,但第一时间表达退选并支持党推出的人选,终究保留了各种可能性。如果苏贞昌继续担任“院长”职务,而在初选中胜出的谢长廷代表民进党参加大选,担任行政职务者专心推动政务,而参选“总统”者专心选举,这未必不可以为选举立下新的模式。
但苏贞昌终究是宣布辞职了。不管是基于他自认无法配合未来的政策辅选,还是基于陈水扁对于未来一年的权力布局,乃至于希望“行政院”团队能为民进党大选候选人辅选,留给政坛的确实是一片错愕。
苏贞昌担任“行政院长”一年三个月以来,虽以“做实事”自我期许,但政绩乏善可陈,早应下台,其“大投资、大温暖”计划,被批评为大而无当;治安不仅未见起色,而且越来越差,尤其最近半年,民进党初选期间,苏贞昌带职参选,诸多政策更被抨击为纯粹选举考量。尽管外界非议,对手猛批,他却始终不肯辞去“院长”职务,并且扬言如果初选胜出,就会辞职。等到初选落败,外界原预料苏贞昌会在第一时间请辞,可是他与核心幕僚讨论后,决定“初选归初选,政务归政务”,同时还向外宣示,还要再做一年。这说明,苏贞昌一直不肯辞,也不想辞,在初选落败后更想继续留任。然而,他为何会在这个时候突然请辞?过去始终慰留他的陈水扁,为什么这次会同意他的辞职?显然其中必有蹊跷。
部分媒体认为李登辉抨击总预算不过,是苏贞昌下台的主因,其实这种看法完全是皮相之谈,因为总预算不过已非一日,而且陈水扁根本不在乎,至于李登辉发怒,陈水扁更不会放在心上。
根据苏贞昌自己的说法,他是为了陈水扁在未来一年,因应情势变化一定需要“展布新局”,所以“愿意主动配合”。显然,目前情势的变化出乎陈水扁的预料,所以他要采取“因应”措施;同时,陈水扁已经向苏贞昌传达将要“展布新局”,暗示或明示苏贞昌应该知所进退。
最近有什么“情势变化”?显然就是民进党“总统”初选。选前陈水扁力挺苏贞昌,最后却是谢长廷出线,尽管陈水扁立刻宣布,他未来固然不会下指导棋,“但也不会跛脚”;可是舆论普遍认为,“后扁时代”已经来临,再加上游锡堃在事前并未报告陈水扁的状况下,片面宣布将要制定“正常国家决议文”,苏贞昌又放话“内阁”要继续打拚一年,一连串的动作,显现陈水扁的权威与影响力,都已经大幅衰退;如果陈水扁再不采取一些动作证明自己,他一定会完全“跛脚”,所以他要在人事上先做调整,未来还会在政策上有所宣示,使新任的“行政院长”也好,谢长廷也罢,都要继续依循他的路线!
陈水扁的“展布新局”又意味着什么呢?一是表示这个局陈水扁要一手操控;二是表示苏贞昌不愿配合这个局或陈水扁不认为他是这个局的最佳执行者;三是既谓“新局”,主导者应该是新主谢长廷才对吧?但显然不是,因为陈水扁宣示过他不但不会“跛脚”,而且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四是谢长廷正邀集专家共商新局,他的局与陈水扁的局冲突了怎么办?陈水扁的意思很清楚,当然以他为主。
由此可见,陈水扁力挺苏贞昌和现在逼使苏贞昌配合辞职,其理由都是一样,也就是要避免陈水扁的影响力消失!因为苏贞昌既已输了初选,没了指望,未来一年极有可能走自己的路,当然也就很可能不会对陈水扁言听计从,与其拖到那时候尾大不掉,不如先下手为强,让另一个陈水扁可以完全操控的人当“行政院长”,这才是苏贞昌之所以不得不辞的真正原因。
苏贞昌下台的关键
据《中国时报》报道,初选败下阵来的苏贞昌下台并非全是自己的意思,陈水扁的意志以及谢长廷的强势都是关键。
以苏贞昌、谢长廷初选时的恶斗,苏贞昌团队若继续留在“内阁”,恐很难真正为谢长廷助选,一旦两边人马在选举过程中矛盾冲突不断,一定会坏了民进党2008年大事,在此一思考逻辑下,苏贞昌就非下台不可了。
据了解,在初选结果出炉的第一时间,“苏揆”并无意立即辞职,也还在和“立法院”协商总预算事宜。5月8日,陈水扁找苏贞昌谈话时,苏贞昌虽表达辞意,陈水扁却并未表示意见。因此,在5月9日的“行政院”会中,苏贞昌还表示,“行政团队将延续到2008”。
陈水扁为了顺利赢得2008年,不希望行政团队与竞选团队发生冲突,因此不得不做出苏贞昌下台的决定。就这一点而言,陈水扁是站在谢长廷的角度来处理事情。
但是,另一方面,陈水扁为防范自己“跛脚”也作了适当的安排,例如,他立即将“总统府秘书长”邱义仁调到“行政院”接任“副院长”。
对邱义仁而言,这绝对是苦差事。第一、这是降调;第二、“行政院”相较于“总统府”,政务繁重多了;第三、邱义仁长期和谢长廷关系疏远,彼此都不信任对方,未来与候选人磋商有关政务,邱义仁和谢长廷是否能达成共识,只怕两人都没信心。但是,以陈水扁、邱义仁这7年来的共识默契,邱义仁才是能在陈水扁、谢长廷二人之间取得平衡点的最佳人选。为了陈水扁,邱义仁再不甘愿,也要硬着头皮接受。
外界都认为,“扁长”未来将激烈较劲,谢长廷阵营核心则淡淡地说,“扁长”之间的问题,在5月6日初选落幕,谢长廷确定取得党内提名之后就已没有问题;“除非不想赢,否则一定要沟通。”
苏贞昌下台是押错了宝
著名台湾问题专家刘红在分析苏贞昌辞职的原因时说,从根本上讲,是苏贞昌押错宝,本来能够保持自主性、在“四大金刚”中具有充分调剂空间的他,竟然在党内初选的紧要关头,全面投靠陈水扁和深绿方面,这才造成一系列的被动。
具体说来,苏贞昌下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党内初选时苏贞昌、谢长廷双方斗争惨烈,冲突公开化、激烈化,让不甘屈于谢长廷之下的苏贞昌为其搭建舞台,恐怕很难;即便苏贞昌继续留任,也很难与谢长廷“合作无间”。
二是谢长廷在与苏贞昌会面时,明确要求其在“阁揆”任内提供行政资源。苏贞昌如果不辞,如果谢长廷选情不佳,无论苏贞昌做得好坏,都会背上“破坏民进党2008年选举”、“辅选不力”的罪名;如果选情顺利,则所有的功劳都是谢长廷的。
三是苏贞昌主动辞职,离开至关重要的“行政院长”职位,从掌握行政资源的绝对优势,变为绝对劣势,让谢长廷放心,为今后调整和补救与谢长廷的关系,以便伺机“蹲下后跳起”,提供最大的空间。
四是谢长廷为了确保下阶段选情顺利,必须拆散“扁苏联盟”,既在与“扁苏联盟”的较量中占据有利地位,也可以教育党内其他异己分子,及早醒悟,因此在初选后建议陈水扁更换“阁揆”。
五是陈水扁的一己私利。在陈水扁的挑唆下,苏贞昌成为陈水扁在初选过程中遏制谢长廷在党内称雄的工具;如今选举失利,苏贞昌成为陈水扁调整与谢长廷的关系的筹码。5月10日,陈水扁与苏贞昌会面时,虽然没有明言苏贞昌需辞职,但“逼退”意味溢于言表。种种合力之下,苏贞昌只好挂冠而去。
总之,苏贞昌辞职有着复杂的原因,不管是主动配合,还是被逼无奈,苏贞昌终究是下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苏贞昌的下台象征着民进党权力重组又开始上演了。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