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7年第三期  > 正文

回归十年念小平

日期:2008-04-24 13:22 来源: 作者:央联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香港回归十年来的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是切实可行的。抚今追昔,邓小平先生在香港回归关键时刻做出的关键性指示,依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诗人外交家”周南,近日在此间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看主流 “一国两制”切实可行


  将届耄耋之年的周南说,香港回归十年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一国两制”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在回归前,很多人持怀疑态度,包括撒切尔夫人,认为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一种乌托邦的构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今天,历史对此已经做出了结论。

  周南说,回归十年来,从主流方面看,可以说香港保持了政治上稳定和经济上繁荣的大好局面。基本法从总体上得到认真贯彻。经济渡过亚洲金融危机、楼市下跌、“非典”肆虐等困难,实现复苏且保持在较高位上运行,并进一步发挥了与内地经济的优势互补关系。人们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港人对祖国的归属感也不断增强。这些都是非常值得庆贺的。他指出,从过去十年的实践中,人们取得的一个重要共识是:维护好香港的持续繁荣与稳定,是香港同胞的根本利益所在;而维护持续稳定,又是维护持续繁荣的基础。为此,就需要进一步全面贯彻和落实基本法,并不断增加有利于稳定与和谐的因素,逐步减少和排除不利于稳定与和谐的因素。在政治体制方面,应该坚持由基本法所确定的行政主导的原则,坚持按照循序渐进和均衡参与的原则来逐步扩大民主机制。所谓立即“双普选”,是不符合基本法,也是不利于维护香港持续繁荣与稳定的。

  周南说,在经历了“居港权案”和香港政制发展等具体现实问题的处理后,人们更深切地认识到,“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不能割裂开来,只强调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个方面。在国家主体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特区在继续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实行高度自治的同时,又必须切实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统一,必须切实尊重和维护中央依法享有的权力。有了这个认识,也就更加有利于“一国两制”和香港基本法更加全面、准确地贯彻落实。

周南说,香港良好的局面来之不易,值得珍惜。随着祖国的日益繁荣强盛,香港的发展前景良好是有切实保证的。这是主导的一面,与此同时,也要居安思危,保持忧患意识。


忆往昔 关键时刻关键作用


  说起一代伟人邓小平,周南总有说不完的话。曾担任中英谈判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并代表中方草签《中英联合声明》的他说,“一国两制”构想是小平提出来的,现在回想起来,香港问题谈判以及谈判之后整个过渡时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在关键的时刻,在关键的问题上,小平做了关键性的指示。因此,香港的顺利回归以及“一国两制”方针的顺利实施,确实要首先归功于小平的领导。“没有小平,有些问题不会解决得那么好。”

  周南说,谈判是艰苦的,当中波折不少。如1982年9月,小平第一次在北京会见撒切尔夫人。面对咄咄逼人的“铁娘子”,小平强调主权是不能谈判的,并说了重话。他说,我们希望通过和谈解决问题,以两年为期,如果两年谈不拢,将单方面做决定公布,而且希望香港不要发生动乱,否则我们要重新考虑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当时,撒切尔夫人神情有些恍惚,在人民大会堂东大门的台阶上摔了一跤。当时大家说,“铁娘子”碰到“钢铁公司”(小平)便无可奈何了。

  另一个是关于驻军问题。在一次公开接见香港各界人士的时候,香港记者照完相要离开,小平叫住他们,说你们先不要走,我要讲几句话。他说,为什么英国在香港实行殖民统治的时期可以驻军,回归、成为中国自己的领土了,反而没有权驻军,天下有这样的道理吗?不驻军怎么能体现我们的主权呢?非驻不可。小平一生气、一发火,英国人才收敛了,不敢再提了。正所谓:“文王一怒而安天下”。英方的“三个条约有效论”、“主权换治权”、“完全自治”、“三脚凳”、打“民意牌”、“经济牌”等主张和图谋先后遭到挫败。按照小平的一系列指示,中国方面坚持原则并体现一定灵活性,克服种种障碍,终于与英方在1984年9月最终达成协议。“这距离小平所规定的时间,即通过外交谈判在两年内达成协议恰好符合,‘收复香港地区’这一件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大事,终于圆满完成。”

  协议达成后,进入起草香港特区基本法的阶段。小平抓住了基本法中的关键问题,即未来香港特区究竟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政治体制的问题。小平说,香港不但需要一个稳定的经济制度,而且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治制度。这个问题十分重要。香港有香港的实际情况,不能照搬西方的那一套议会民主体制。他主张采取行政主导的方式。有人提出普选,他说普选是不是就一定能选出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港,他不大相信。后来他说,即便搞普选也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来。按照小平的这个思想,起草基本法的委员们经过磋商达成共识,即按照循序渐进和均衡参与的原则来发展香港的民主政治。

  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政府错估中国形势的可能发展,想推翻中英协议,因而派遣彭定康这位“末代港督”来推行这一政策。彭定康单方面抛出了所谓的“政改方案”。当时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英国是以搞‘政治民主化’入手,企图在回归后延续其对香港的管治,这是对中国主权的挑战。”他要中方人员“一定要坚决顶住,一点都软不得”,“在主权问题上一分一毫都不能让步,更不能说一寸”,“如果他们一意孤行,我们就另起炉灶”,“我八二年同撒切尔夫人讲的,在必要时在另外的时间和采取另外的方式解决香港问题,今天仍然有效”。正由于我们坚决贯彻了小平的指示,才保证了香港的顺利回归。除此之外,小平还不止一次地公开指出,香港还存在着来自其内部和外部的不安定因素,要人们加以警惕和认真对待。对照十年来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不能不惊叹于他老人家的远见卓识。

说民心 小平逝世港人动情


  谈及民心回归问题,周南说,香港回归后的一段时间,大量海外移民又回港了。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是内地经济在蓬勃发展,没有像一些西方人士预测的那样出现衰落。第二,看到我们是认真实行“一国两制”,不是假的。第三,看到我们同彭定康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而且取得胜利。

  周南说,小平逝世,港人流露出来的不舍之情最能说明问题。“1997年2月,那天晚上,我已经睡下,突然接到了北京发来的急电,告诉我们小平逝世了。所以我们连夜布置灵堂。一连几天,众多香港市民赶来吊唁,一见灵堂,有的痛哭流涕,有的下跪,还有的知道小平吸烟,便买了好烟,放在灵堂之上。后来,我们拍了录像,做成带子送给邓办,邓家的几位子女都要一份。”

周南还讲到,小平生前,他曾当面转达港人希望邀请小平“九七”访港的愿望。“1992年小平‘南巡’,我从香港赶到深圳,与广东省负责人一起与小平见面,并一起照了像。见面时,我说:港人都期待着九七年回归的时候,在香港看到您,希望您届时能到香港访问。小平说:‘好哇,好哇,还要继续奋斗啊!’”


谈愿望 想去台北故宫看看


  周南说,香港顺利回归,以及“一国两制”十年来在香港的实践,对促进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有积极作用的。因为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不但没有给香港带来任何损失和灾难,反而促进了香港的发展和稳定。对于这一点,台湾同胞心里也是清楚的。他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必然要全面实现的,祖国的完全统一也是大势所趋,不可抗拒的;不管当中还有什么波折,最终总是要实现的。按照“一国两制”的总原则来解决台湾问题,同样的将给广大台湾同胞带来长远的利益和福祉。至于具体的解决方式和模式等问题,我个人相信,双方一旦谈起来,总会找到一种双赢互利的方案。

  赋闲在京,周南手不释卷,除了大量看文史方面的书籍、写诗、会客之外,还保持一项主要运动:游泳,每星期游两至三次。谈到个人愿望,周南说,世界上大多数地方都去过了,现在年龄大了,别的地方不想去了,只是想去宝岛台湾看看。

  记者注意到,周南家中会客室的墙上,除了一幅他陪小平会见客人的照片,还挂着南宋书法家宋琚的条幅和一幅明代文征明的绘画。周南说:这是台北故宫的复制品,是我女儿前两年去台湾开学术研讨会时买回来的。如果有机会去台湾,我的第一个选择是台北故宫,听说那里有很多珍贵的反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历代文物,“可以搬把凳子仔细看上两三天”。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