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7年第一期  > 正文

结 缘

日期:2008-05-19 10:20 来源: 作者:台湾 李成岳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006年9月下旬,我应邀回祖国大陆参加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组织的国庆活动,然后在北京的朋友小毛家盘桓了三天。10月2日,中央四台的“海峡两岸”报道了一则令人悲痛的新闻:一辆载着大连地区观光同胞的游览车,在游览完阿里山的下山途中,因为刹车失灵倾覆于路旁四米深的葡萄园中,造成重大伤亡,五位团员、一位台湾导游死亡,另有十五位团员受伤。

  甫一听这则新闻,我为之愕然,望着小毛,心中甚至感到无比内疚。好端端的同胞骨肉,终于踏上情牵梦系的祖国宝岛,内心之兴奋当非笔墨所能形容,怎料会碰上这场横祸?

  这件事就像其它的新闻,我听过之后便忘了。离开北京后,我特地回了一趟山东老家,探视了已有十年未见的亲人。10月9日深夜我回到了台北,只为了赶赴“红衫军”在10月10日发动的“天下围攻”倒扁行动。

  10月底,不经意看电视,月初那则车祸的后续新闻报道,让我感到十分温馨。当时受伤的十多位大陆同胞,在台湾经过了近月的医院疗伤,多半已经康复即将返家。那是个惜别会,伤者纷纷和位于南投县竹山镇的秀传医院人员及慈济义工照相留念,也流下了不舍的眼泪。人心毕竟是肉做的,二十多天的相处,彼此早已建立起感情,这一分手不知哪年才能再相见。新闻画面中还看见有一位伤者较严重,戴着护颈坐在轮椅上,不能和其它乡亲一同返乡,眼神中流露出羡慕和失望之情。看了那则新闻,我当时颇有感触,也仍有些内疚,台湾实在亏欠这些受伤同胞。但那对于我仍是新闻,旋不久,便忘了。

  大约十天后一个周六清早,好友华兄突兀来访,闲聊了一阵子,他说要带我去见一位朋友。没想到华兄所说的这位朋友正是新闻中所说的坐在轮椅上的伤员,目前就住在距我家车程不到一刻钟的台北“三军总医院”。

  他住的是单人病房,1191室。华兄敲了房门后,应门的是一位长相端庄的中年妇人,很高兴地把我们迎了进去。我跟着华兄的脚步,走到病床前,床上躺着一位脖子戴着护颈的男士。华兄为我们做了介绍,我得知伤者是大连开发区的高层主管于永泰先生,而中年妇人则是他的夫人刘淑梅女士,特地来台湾照料夫婿。从彼此的谈话中才知道,原来于夫人在车祸发生后便来台,在飞机上结识了华兄。于先生住在秀传医院时,华兄曾两度开车赴南投探视,从台北开车走高速公路,单程就得三个小时,这股热诚让他们夫妇十分感动。

  我们中国人有个别于其它民族的文化,那就是很重视“缘份”,我觉得跟永泰及淑梅就有缘份。在北京看到那则电视新闻原本平常,我们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没想到经过月余,却因缘巧合地碰在一起。尤其难得的是,他二人的父母都是从山东烟台北上移居到大连的,而我的父母是从烟台的邻县莱阳南下到台湾的。我们虽分处中国的东北和东南,但那份原乡之情顿时把我们拉得更近了。

  交谈中,他们说的话虽有大连口音,但所用的词汇根本就出自于山东家乡,我听来毫不费力,医院中的医生和护士却经常不懂,我就充当起他们之间的翻译。由于他们在台湾没有亲人,而我的住家刚好又距医院不远,所以三天两头去看他们。一来帮忙买些生活中的必需品,处理一些托付的事情;二来跟他们闲话家常,以慰住院孤独无依的思乡之情。在此期间,我也认识了其它一些人,像凌惠、佩琪,慈济人,他们也不时来探视。从谈话当中,我还知道有几位陌生人甚至搭飞机从高雄来探视他们,让他们夫妇深深感受到台湾人情的温暖。

  病房里有电视,不少频道有介绍祖国大陆风土人情的节目,也播出例如《徽娘宛心》、《乔家大院》之类的连续剧,多少排遣了他们夫妇在医院中的寂寞时光。然而“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他们仍不时思念大连,就盼着能早日获得医生的允许返家。这场车祸,永泰确实受伤严重,颈椎骨第二节近乎断掉。幸好上天庇佑,不然,就算不死也会终身瘫痪。如今他已在病床上平躺了三个月,吃喝拉撒全在床上,近半个月虽勉强可以侧个身,要待下床行走怕还得三个月。虽说和他们夫妇结识算是有缘,但结这种缘着实令人心痛。我衷心祝祷永泰能早日康复,待他日再来台湾,好让我作东道主,领他们夫妇畅游宝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