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2006年12月14日,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综合剧院高朋满座,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领袖与世界各地的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负责人一千多嘉宾到场,参加全球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2006澳门大会。
弧形剧院中央,铺着红地毯的阶梯式主席台两旁,两幅红色对联“扩大交流增进了解,追求统一振兴中华”、“两岸同胞互利双赢,炎黄子孙责无旁贷”十分醒目。全国政协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贾庆林向大会发来贺信。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刘延东,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等为主席台前的“和平统一”四个大字亮灯,全场掌声雷动,营造岀红红火火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新景象。
聆听刘延东的讲话,我感受到中央政府对台湾同胞的深情厚谊,感受到全球中华儿女对祖国统一大业孜孜以求的奋斗信念和坚强决心。中国正在秉承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创建和谐社会理论,谋求台海两岸和谐发展、创建共荣双赢。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迄今,两岸敌对状态并未正式结束。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了实现两岸统一,中国政府有权采取任何必要的手段。和平的方式统一,有利于两岸社会的持续发展,有利于两岸同胞感情的融合,是最好的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的既定方针,以何种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没有义务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制造“台湾独立”的图谋和干涉中国统一的分裂势力,是为争取实现和平统一提供必要的保障。
对台湾而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就使两岸有了共同的基础和前提,可以通过平等协商,找到解决双方政治分歧的办法,实现和平统一。
对美国而言,承诺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就要切实执行中美两国的三个联合公报和美方的一系列承诺,反对所谓“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不阻挠中国的统一。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台湾海峡局势一直与亚太地区的安定密切相关。有关各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有利于中国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符合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各国的利益。
为了争取和平统一,中国大陆一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举行两岸平等谈判。充分考虑到台湾的政治现实,为了照顾台湾当局关于平等谈判地位的要求,中国大陆提出了对等谈判、吸收台湾各党派团体有代表性的人士参加等主张,而始终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 中国大陆还提出,可先从对话开始,逐步过渡到谈判的程序性商谈,解决正式谈判的名义、议题、方式等问题,进而展开政治谈判。中国大陆向台湾方面明确提出,在统一之前,在处理两岸关系事务中,特别是在两岸谈判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也就是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希望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双方平等协商,共议统一。
“一国两制”已经不是一个理论层面上的问题了,香港、澳门回归后的实践证明,“一国两制”在中国的土地上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初步成果。
社会进步是解决两岸问题的基础。什么是社会进步?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和谐的社会。如果祖国大陆和台湾都努力创造和谐的社会,那么两岸的共同点就会越来越多、对抗点就会越来越少,两岸谋求和平统一的希望就会越来越多。
目前,台湾岛内蓝绿对立、族群对立,使台湾社会分化严重、分裂严重、对抗严重,台湾的社会凝聚力较差,在两岸问题上也难形成共识。现在的台湾需要社会进步,表现在两岸问题上应当是台湾的各种政治力量、各种社会团体、全体民众代表,通过政治协商提出一个处理两岸问题的纲领性的指导意见。这个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应该是以一个中国为前提,以社会和谐、进步为基础,以祖国统一、民族复兴为目标。
求和平、促发展、创和谐,是当今时代的潮流。在这样的大势下,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不断推进两岸关系向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不断密切两岸同胞的感情,不断深化两岸的交流与合作,不断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我们坚信,在包括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克服艰难险阻、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推动中国统一的进程,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作者为俄罗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