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王伟锋
在大多数祖国大陆人眼里,台湾既是一个熟悉、亲切的地方,却又是陌生、神秘的。说它熟悉,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它是祖国美丽富饶的宝岛,这里有神奇的阿里山、迷人的日月潭,还有歌声中那耳熟能详的“阿里山的姑娘”;说它神秘,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不曾到过这里,都不曾亲眼见、亲耳闻。而我,却是祖国大陆同胞中最幸运者之一,有幸来到宝岛,揭开台湾神秘的面纱。2008年2月至6月,作为北京科技大学赴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的交换学生,我在台湾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交流和学习,成为我人生旅途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生活篇——祖国宝岛,与你相拥
初识宝岛,热情扑面。
正月十五(2月21日)下午5点,飞机降落桃园国际机场,我们踏上了祖国宝岛的土地,拉开了4个月宝岛生活的序幕。当天夜里,学校就为我们办理了入住手续,住在了朝阳科大的学生宿舍。作为5名交换生中唯一的男生,我被安排和4位台湾的同学住在一起。虽然是5人间,但空间很大,比在北京科大“2+4”的六人间整体还要大,因此住得很舒适。
朝阳科大坐落在离台中10多公里外的一个小山坡上,这里远离喧哗的都市,空气清新,安静祥和。这里的天很蓝,是湛蓝湛蓝的,令人心旷神怡,真是一个生活学习的好地方。
吃在台湾,健康饮食。
不同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历程,不同的人文精神,导致了两岸在生活习惯上有不小的差异,说到差异,首先就是吃。由于历史原因,台湾虽小,但吃的却五味俱全,聚集了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各种菜系和风味。同时,台湾饮食又受到日本文化、欧美文化以及本岛原住民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如今台湾独有的饮食文化。台湾饮食比较清淡和健康,少盐、少油、少辣,这和北京的饮食截然相反。在台湾的大小餐厅吃饭,绝大多数是每人一份或一套,合菜很少,这跟在北京吃饭也根本不一样。此外,台湾的小吃文化也很有特色,在台湾各大城市或集镇上,都会出现这种现象: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顶着火热的太阳,等待着买某个小吃。排队短则数分钟,长则上半小时,而且哪的队伍越长,人们越喜欢往哪里排队。朋友很热情地告诉我,“这是××的特产,一定要吃,如果你没有吃,就等于没来这里”。于是乎,我们也加入了长长的队伍之中。我告诉朋友:“在祖国大陆,如果你看到这么长的队伍,那一定是过年过节前,人们在排队买火车票。”
行在台湾,文明礼让。
中华文明礼让之美德,在台湾体现得淋漓尽致,虽然近年来满怀热情迎接奥运的祖国大陆人,特别是在北京,人们在文明礼让方面提升了不少,但相较台湾,还相差很大。
行在台湾,文明当先,我深有感触。文明之一,排队。无论是在朝阳科大的校园,还是在社会中,不管人们是在等电梯、等捷运(地铁)还是买小吃,人很多,可很少有人组织排队,大家都自然地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自觉遵守着先来后到的规则。
文明之二,乘电梯。在商场、写字楼、或是任何一个地铁站有滚梯的地方,人们乘坐时都自觉站立在右边,左边是供急行的人用的。这点在祖国大陆的大城市做得不够好,往往是站满了整个电梯。我想,这可能跟祖国大陆人太多有关,如果大家都站在右边,会浪费很大电梯资源的。我的解释虽不无道理,但台北地铁站的人流其实并不亚于北京地铁站。
文明之三,垃圾自理。台湾的大街上垃圾桶很少,往往隔很远才能遇到一个,但街道却非常干净,因为垃圾自理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台湾已成功地推行了垃圾分类,一般情况下,一处扔垃圾的地方会有四个垃圾桶,分别盛放不同类型的垃圾,人们在
扔垃圾时,会将垃圾进行很好的分类。在北京,虽然垃圾桶也简单地分为了三类:可回收、不可回收和废旧电池,但大多数人在扔垃圾时,是不会进行有效分类的。
总之,行在台湾,文明礼让,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德。
学习篇——勤学、督品、力行
“勤学、督品、力行”是朝阳科大的校训,这和北京科大“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校训如出一脉。在朝阳科大学习,我时时以两校的校训督促自己。我是在企业管理研究所学习,在解决了生活、注册等问题之后,很快就融入了学院的正常学习之中。企研所有三个供同学们做研究、课题的实验室,供两个年级近70名同学使用,平均下来一人一个桌位。实验室有打印机、储物柜、冰箱、微波炉等,以方便大家学习生活。
说起学习设施,学校的波锭纪念图书馆不能不说,它的建筑之宏伟,图书之齐全,设施之完善,绝对令人称赞。图书馆里有各类中外图书、期刊杂志、打印机、扫描仪、沙发、空调等硬件设备,也有多媒体影音、电子期刊、电子数据库等软体工具,非常完善。这4个月中,我几乎每天都来图书馆看报纸杂志,平均每两周都会看完一篇英文文献。通过对这些刊物的阅读,我对台湾的经济、社会有了很多的了解,思维也大大开阔。
在朝阳科大的学习中,我感触最深的是老师的严谨和同学的勤奋。“老板”们都很和蔼可爱,但对学生的要求一点不放松,同学每周都会和“老板”交流学习进展,“老板”也有许多课题要求同学参与,指定文献要求同学阅读。课堂上的报告也很多,而且每次都需要精心准备,一个学期下来,每人每门课最少也要做3次报告。班上同学很开朗,很懂得享受生活,但在学习上绝不马虎。课堂很少有人缺席,学校常常举办研讨会或个案竞赛,同学们都积极参加。整个学期,每个人都忙得不亦乐乎。同学的研究水平、写作能力是非常强的,这让我这个来自北京的同学倍感压力。作为交换学生,我代表的不仅是自己,更是整个北京科大甚至是祖国大陆的学子,所以丝毫不敢怠慢,
在各方面也积极表现。课堂发言及报告、课后作业及导师的研究任务,都向最好努力。我在朝阳科大的“老板”是徐茂练主任,一个非常风趣、博学的老师。在正常的上课之余,我还和主任一起撰写了论文,准备在9月份义守大学的学术研讨会上交流。
交友篇——传播友谊,增进了解
在做好学习研究的同时,我还结识了很多好朋友,我介绍祖国大陆的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与台湾的朋友们一起分享,让他们对祖国大陆有了更清楚的了解。我想,“传播友谊、增进了解”正是我此行的意义所在。班里的同学十分热情友好,他们开朗、活泼,充满活力,我们一起学习,切磋交流,其乐融融。
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对祖国大陆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他们渴望去了解对岸的经济、社会,对岸的风土人情,而我很荣幸能将祖国大陆的点点滴滴传达给他们,将祖国大陆近年来发展的成就告诉他们。看到他们惊异、豁然开朗的神情,我感到十分高兴。我想只有扩大彼此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才会有更多的台湾同胞了解祖国大陆近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才会对祖国大陆有更清楚客观的认知。
在朝阳科大,我们受到了贵宾级的礼遇,家人似的接待,真的令人感动。院长延国庆教授和夫人王淑卿老师(资管学院院长)热情幽默,把我们像他们的孩子一样照顾;系主任徐茂练教授永远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并以“幽默、风趣”称霸全院;教《组织学习管理》课的刘兴郁老师,博学严谨,他就像一个企业管理教父,其名言“这一切都是系统的错,要学会系统思考”,让我们铭记于心;班主任赖志松老师,感觉似一位大侠,个性十足且内力深厚。总之,这里有很多可爱的老师,他们既是师长,又是朋友,我们能在朝阳科大遇到这么多良师益友,荣幸万分。
观光篇——畅游宝岛,心旷神怡
台湾的美景数不胜数,我好好利用了假日的时间,去探寻神奇的宝岛。我们是正月十五那天到的台湾,元宵节过得及其特别且富有韵味。虽然正月已经过半,但台湾的年味仍然很浓,其中最为隆重的要属台湾灯会。到台湾第四天,我们就在朋友的带领下,驱车来到120公里以外的台南,观赏了台湾今年最大的灯会。这里人山人海,是一个欢乐、喜庆的海洋,这个灯会不单在台湾,甚至在整个中国都会是最大、最热烈的。看完台南灯会,我深深体味到台湾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保留之完整。
“只因天堂太远,所以上帝创造了福山!”这是人们对台湾福山植物园的称赞,清明时节,有幸和朋友一起来到台湾东北部的福山植物园。这里是台湾乃至亚洲最大的植物园区,植被保存完好,森林茂密,是最佳的生态教室。这里一年365天中270天都下着蒙蒙细雨,而雨后山上雾气腾腾,宛若仙境。
高大挺拔的神木、清脆茂盛的竹林、曲径通幽的小道、还有“日出、云海、晚霞、高山火车”四大奇景,这就是神奇峻美的阿里山。
触目所及的峭壁、断崖、峡谷,连绵曲折的山洞隧道,蜿蜒曲折的水道,无不令人赞叹造物者之鬼斧神工,赞叹大自然力量之伟大,这就是台湾的世界级地质公园——太鲁阁。
台湾虽小,但美景可谓聚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除了上面几个地方,我们还游览了秀丽的东海岸花莲七星潭、向往已久的日月潭、珍宝云集的台北故宫和中国第一高楼台北101。7月4日,祖国大陆观光客首发团来到台湾,进行了为期10天的环岛之旅,游客们无一不对台湾的美景拍手叫绝。而作为先头部队的我们,能够长时间去品味台湾之美景,去揭开这里神秘的面纱,激动之心情难于言表。
离别篇——祖国宝岛,与你相别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而过,在我们才适应宝岛的生活不久,在我们还没有完全了解这座美丽的宝岛之时,4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4个月的时光,我收获了知识,增长了学识,结交了朋友,我们用青春描绘出金色岁月,谱写了一篇篇两岸学子真诚交流的乐章。
离别前一星期,学院为我们办了一个精彩的欢送会,班上30多位同学和任课老师到场,我们吃pizza,看同学做的欢送影片,畅谈,合影……最后,大家约定,毕业旅行要来北京,2009年相聚北京。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朋友别哭,请你保重。在返乡的路上我默默祝福着台湾可爱的师友们。浅浅的一湾海峡,击碎了多少人的大陆情怀,隔断了多少人的故园梦想,成为多少中国人心底最深的伤痛!如今,我们跨越了世界上“最宽”的海峡,我们在祖国首都向对岸的挚友招手,“祖国欢迎你,北京欢迎你!”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