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8年第三期  > 正文

台湾旅游业发展现状

日期:2008-07-16 09:45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张玉冰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张玉冰
 
  祖国的宝岛台湾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一狭长岛屿上不仅高山、丘陵、平原、盆地、岛屿、纵谷与海岸等景观并存,而且同时拥有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各种自然生态,森林资源和海洋资源均非常丰富。台湾的旅游景点景区星罗棋布,全岛观光游憩区共计279处,较具代表性的有100处左右。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山、阳明山、太鲁阁、垦丁、东部海岸等处景区的开发已具有世界级水准。在人文风貌方面,由于兼融闽南、客家、外省及原住民等不同的族群,岛内形成丰富多彩的人文色彩,而丰富多元的历史背景,在宗教信仰、建筑、语言、生活习惯及饮食风味上,又造就出多彩多姿的台湾区域性文化。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台湾传统的自然风景区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许多主题公园或乐园如剑湖山、九族文化村等相继被开发出来。台湾近年还开始逐渐重视对人文旅游资源如文物古迹、建筑、民间艺术、民俗风土、特色美食等的开发,使其与自然景观融合一起,充分体现历史价值和人文特色。此外,旅游资源的开发范畴不断向都会景观、工农业生产景观、科技园区、博物馆、展览馆等延伸,丰富了旅游的内容。台湾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还较为重视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如推行“生态保育、环境永续”理念,制定并实施了“观光资源永续发展策略”,辅导旅游业界推广生态旅游,建立观光资源退场与养息机制、观光环境监测机制等,收到较好的效果。

  有“无烟囱工业”之称的旅游业曾是台湾重要的产业之一,台湾旅游产业从1956年开始有计划地发展起来。近半个世纪以来,依次经历了外国人来台观光、民众出岛观光和民众岛内观光三个重点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台湾当局首次把旅游业列入九项“施政重点”,标志着旅游业被正式认定为一项产业。但是,台湾长期以来靠发展制造业支撑经济,旅游业实际上一直没能受到充分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旅游业的产业主导政策,进而影响到旅游业的实际产业地位。近几年,随着制造业向岛外转移和经济的持续低迷,民进党当局才逐渐把目光转移到旅游业上面,扭转以往“以工业经济为帅”,改以“观光产业为主,使观光成为新兴产业的火车头”,出台了“振兴观光五大施政重点”,实施了“观光客倍增计划”。为此,台湾当局制定了不少重点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例如,2007年开始实施“外籍旅客购物退税”制度,以塑造“购物之岛”新形象,吸引更多的入境游客。

  目前,台湾已大致实现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和岛内旅游“三位一体”的旅游发展格局。但是,台湾基本上属于游客产出地区,出境旅客多于入境旅客,观光收益逆差较大。从客源市场份额上看,日本、港澳地区、美国位列进岛旅游市场前三位;东南亚、欧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的市场份额近年来稳中有升;韩国市场则成为新亮点,来台客源增长速度居各国之首。若从旅游目的来看,来台旅客中,以观光和会议为目的的旅游者人数显著增长,而以求学为目的的旅游者人数减幅较大。总体而言,台湾旅游业落后于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目前其入境游客接待量约占全球出境游客人数的0.33%,观光收益也仅约占全球观光收益的2.5%。今天,伴随台湾经济景气的持续沉沦,台湾昔日繁荣的观光旅游盛景已不复存在,观光产业每况愈下。由于旅游业不景气,岛内许多观光企业亏损严重,惨淡经营。

  具体来看,台湾“观光局”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台湾入境旅游人数1989年首次突破200万人次,此后每年来台观光的人数一直未超过300万人次,2002年时为273万人次,2003年受伊拉克战争、SARS疫情影响,入境旅游人数负增长24.5%,到2005年1至9月入境旅客缓慢回升到246.7万人次。与亚洲主要旅游目的地如香港、泰国、新加坡、韩国、印尼等相比,到访台湾的境外旅客人数明显偏少。出境旅游方面,台湾于1979年开放出境观光旅游,到2002年出境旅游人数达到750.7万人次,23年间增长500倍。2000年以来,每年台湾民众出境率超过20%,平均每人出境次数0.4次左右、停留天数约10天。可见相较于成长缓慢的入境旅游,台湾的出境旅游成长是猛烈的。如此大量的出境情况,造成了台湾每年旅游外汇逆差约23亿美元。由于近年来台湾对祖国大陆的投资和两岸贸易的增长,台湾每年出境人次有近五成前往港澳或经由港澳进入祖国大陆。

  近年来旅游业的不景气,使得台湾旅游业希望当局尽快开放祖国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以改善经营困境的呼声愈来愈高。然而,尽管当局提出许多振兴观光产业的政策与口号,但却就是不开放祖国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使得台湾旅游业的振兴只能停留在口头上,无法真正改善台湾旅游业发展的困境,政策措施可说是舍本求末,不能对症下药。事实上,开放祖国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对台湾观光事业至关重要,这是众所皆知的事情。据台湾“观光局”估计,以每天开放祖国大陆来台1000人,每人停留10天,一天平均消费207美元,则一年至少有265亿元新台币的观光收入。依此计算,若一天开放2万人,更会有5000亿元新台币的市场。

  台湾当局在民间压力下,不得不做出妥协,于2002年1月开放第三类即旅居港澳及国外4年以上并取得工作证的祖国大陆人士赴台旅游,5月又开放第二类即赴国外旅游或海外商务考察的祖国大陆人士赴台观光,但至今仍未真正开放祖国大陆一般居民赴台观光旅游。即使第二类、第三类的赴台旅游也限制甚多,如必须“团进团出”,晚上11时以后不得外出及每晚点名等。必须“团进团出”,加上又不能更改旅游计划行程,这些限制严重影响了祖国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使得这两类人士赴台旅游的人数十分有限。

  可喜的是,国共两党三年三度的“胡连会”,达成了开放祖国大陆同胞赴台观光的共识。2008年5月,台湾“蓝天再现”,更将两岸直航、开放祖国大陆观光客赴台作为当局执政的当务之急。相信在两岸相关机构的共同推动和协商安排下,健康有序的两岸旅游交流合作机制将会建立起来。开放祖国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推动台湾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与繁荣,进而振兴台湾经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一两岸同胞和业者期盼的美好愿景即将实现。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