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8年第一期  > 正文

在“第三届中国和平统一亚洲论坛”上的致词

日期:2008-06-12 10:59 来源: 作者:李路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李路

 

(2008年1月19日)

尊敬的大会主席团,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我和我的同事们很高兴来到美丽的马尼拉,参加第三届“中国和平统一亚洲论坛”。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本次论坛成功举办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支持中国和平统一事业的各位朋友表示由衷的敬意!

    本次论坛是由菲律宾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举办的地区性反“独”促统大会。大家就当前台海局势和两岸关系发展,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表达海内外中华儿女对台海局势发展的深切关注和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维护中国统一的强烈心声,符合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必将引起积极响应和广泛关注。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对祖国和平发展十分有利。从国际环境看,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当今时代主流。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同世界各国共同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从国内发展看,今年中国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中国实现了举世瞩目的历史大转折和事业大发展,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现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已经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呈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海内外中华儿女无不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更加期盼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早日到来。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广泛团结广大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努力维护台海局势稳定;实施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各项政策措施,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大力促进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与台湾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的政党、团体的交流与对话,加强与台湾各界人士和各阶层民众的联系与交往,推动两岸关系持续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去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工作报告中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重申争取祖国和平统一前景的主张,并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这不仅一以贯之地体现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思想,而且进一步拓展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理念。

    目前,两岸关系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时刻,台海局势依然错综复杂,“台独”分裂势力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冒险活动一刻也没有停止。陈水扁当局为了一党一己之私,不顾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仍然顽固地推动举办“入联公投”。“入联公投”是谋求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走向“台湾法理独立”的严重步骤,将严重危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当前,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的重点就是反对陈水扁当局推动、举办“入联公投”,这是两岸同胞和海外侨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是中国大陆各民主党派和有关人民团体共同发起、由赞成祖国统一的各界人士组成、以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为宗旨的民间团体。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进一步加强与海内外统促会和相关组织的联系,团结一切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的力量,共同反对和抵制“入联公投”等分裂活动,大力推动两岸民间交流交往,促使两岸同胞联系更广泛、合作更深化、感情更融洽,与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多个和统会一道,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有句古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是任何人、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我们愿意借“中国和平统一亚洲论坛”这个平台结交更多的朋友,加强对话交流,深化互利合作,促进中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海和亚太地区和平稳定,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共同努力!

   谢谢大家。

(作者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执行副秘书长)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