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香港 林友树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呼吁两岸就结束军事对峙状态进行商谈。《告台湾同胞书》更包含和体现了“一国两制”的精神。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以“一国两制”模式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构想,并逐步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出于历史的机缘,香港成为实行“一国两制”的第一站,也因而在两岸关系中具有特殊地位与独特作用。港台关系一直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也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一国两制”的示范效应
“一国两制”最初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而最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付诸实施。香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实现回归前的平稳过渡,并在回归后保持稳定繁荣,从而以自身的成功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构想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统一模式,让其对未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发挥着巨大的示范效应,推动港台关系不断向前发展。香港回归近十二年来,中央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开创香港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出现了“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这一互相促进、共同繁荣的崭新局面。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是行之有效,对各方面都有利的模式,它既充分保障了广大香港同胞的切身利益,因而得到了香港绝大多数人的拥护和国际社会的赞赏,同时也符合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将进一步对解决台湾问题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加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进程。
两岸关系重要的交流平台
香港回归祖国以来,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自身保持繁荣稳定的大背景下,港台关系总体上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由于香港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并与祖国大陆和台湾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诸如港台地理位置相近、文化背景相同、社会制度相似等,具有交流往来的便利和必然,始终是两岸间直接沟通、交流、合作的窗口、桥梁和平台。港台关系主要表现在:一、经贸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二、人员往来与各项交流热络频繁;三、港台民间交流由来已久,回归后更蓬勃发展;四、台湾政界高层人士频繁访港,两地官方接触有增无减。台湾在香港有巨大的经济利益,香港商界也在台湾有为数不少的投资。两地同胞都热切希望两岸关系、港台关系和平稳定发展,他们是港台关系健康发展的推动力量。港台两地继续保持和发展民间交往,保持和发展海运、空运直航,继续保留台湾驻港机构,这些对于密切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快人流、物流与直接“三通”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从而显示香港在两岸关系中重要的平台地位与作用。马英九上任后自言对
香港深有感情,表示台港之间要“加强交流”。
两岸和平发展的“推动者”
香港回归祖国后,港台关系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成为两岸关系重要又特殊的组成部分。香港在服务祖国和平统一、促进两岸和平发展、推动两岸经贸及文化交流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例如:著名的“九二共识”就是海协与海基会于1992年10月在香港举行会谈达成的。在香港会谈并达成共识,说明香港可以发挥两岸和平发展的“推动者”作用。
由于港台长期结下不解之缘,30年来,香港在推动对台合作交流、促进两岸关系缓和与发展,始终发挥着积极的“推动者”作用并取得很大成绩。资料显示,迄今港台经贸往来持续增长,台湾已是香港第四大贸易伙伴;香港已成为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重要聚集地,重要的对台贸易口岸,台胞出入祖国大陆的重要通道和基地。港台金融合作不断加强,文教、科技、学术等多种民间交流持续热络。香港有效地配合了两岸重大事务性商谈,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两会”复谈后,港台互动关系日渐升温,出现难得的机遇和融融春意。不久前,香港特首曾荫权在会见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时,主动提出推动港台关系发展的新思维。例如:香港贸发局在台湾代表处将改变为台湾办事处,鼓励台商到港投资;组织台湾工商界精英尽快在港台分别成立经济合作委员会,作为两地经贸交流平台。期待这些建议和构思能够从速上马。
长期以来,香港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过程中,为维护香港的繁荣与稳定、为促进台湾问题的早日解决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展望未来,港台关系发展前景美好,必将继续为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尽快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产生重要的影响和贡献。我们要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港台关系发展的良好局面,香港可以自豪地说:“时隔30年,不辱历史使命!”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