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9年第二期  > 正文

来自南太平洋的统一呼声

日期:2009-05-11 08:57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新西兰] 王建京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新西兰] 王建京

  美丽如画的大洋洲岛国新西兰孤悬大洋深处,犹如一叶扁舟停泊在临近南极洲的碧海之中,本地原住民毛利人亲切地称这片美丽的土地为“长白云之乡”。新西兰位于南太平洋的最南端,由南北两大岛组成,南岛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在各方面对新西兰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笔者本世纪初从北京举家来到新西兰,定居在南岛的最大城市——基督城。虽然旅居海外,但笔者的心始终与祖国紧密相连,时刻牵挂祖国的发展,密切关注台海局势的变化,十分关心反“独”促统运动的开展,非常希望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当得知在新西兰北岛早已成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而在面积更大的南岛却还没有成立相关组织时,笔者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决定担起历史的重任。经过周密筹备,我们于2003年12月正式成立了新西兰南岛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简称新西兰南岛统促会)。

  One China Association

  新西兰南岛统促会成立之初,在确定用于正式登记注册的英文译名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原来,大家在商议英文译名时认为,我们成立统促会的目标不仅是要在华侨华人中开展活动,更要争取新西兰主流社会对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有关方针政策的理解、认同和支持,所以英文译名一定要突出民间组织特色,做到通俗易懂、言简意赅。根据这一共识,我们按照逐字翻译的方法选了几种译名,比如Association for Promotion of China’s Peaceful Reunification。但我们聘请的英语专家认为,这些译名在字面上虽然准确无误,但显得冗长生硬,并且与新西兰人的语言习惯不符,建议我们另作考虑。于是,经过大家细致研究、精心选择、反复比较,最后确定One China Association(一个中国协会)为统促会的英文译名。这个名称用词明快,简洁有力,直接表达出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坚定立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朗朗上口,通俗易记。后来的事实证明,我们当时选择One China Association作为英文译名是完全正确的,为扩大新西兰南岛统促会在当地的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

  初试啼声 崭露头角

  新西兰南岛统促会成立之初,适逢2004年台湾大选的关键时刻。当时,台湾当局逆历史潮进中国和平统一的文章,另一方面也可借此不断扩大我会的影响,提高声望,使我会逐渐成为当地最重要的华人社团之一。

  几年来,笔者通过多种渠道,发表了许多文章,直击台海热点,表达鲜明立场,发出强烈呼声。有些文章虽然与台海热点新闻并无直接关系,但却有力地发出了正义的声音,在潜移默化中把正义的理念根植到华侨华人心中,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在这些文章中,影响较大的有三篇。

  第一篇是笔者以新西兰南岛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的名义撰写的长篇纪实报道《抬起头来走路,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在惠灵顿聆听温家宝总理讲话纪实》。2006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新西兰,笔者有幸和来自新西兰各地的华侨华人一起,受到温总理的亲切接见,亲耳聆听了温总理即席发表的语重心长的讲话,心情十分激动。由于此文真实展现了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风采,新西兰各大中文报纸都予以全文刊登,有的使用了头版整版的篇幅;海内外许多中文网站和博客也相继引用登载,广泛传播,在新西兰华侨华人中引起极大反响。

  第二篇是2004年9月,笔者作为特约记者在华文报纸《新西兰镜报》上发表的专访台北市长马英九之父马鹤凌先生的文章,题为《耄耋父“老骥伏枥”祈和平,寄厚望“九思九如”育英才》。这是新西兰媒体首次直接采访台湾政治人物。为写好这篇专访,笔者多次与逾84岁、身在台北的马鹤凌先生通话,与其反复沟通,问清每个问题,核实每个细节。文章发表后,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兴趣,特别是马鹤凌先生鲜明坚定的反“台独”立场给很多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使他们了解到在台湾岛内恶劣的政治环境下,仍然有人在默默坚守着正义的信念。遗憾的是,此文发表后仅一年,马老先生不幸仙逝。

  第三篇是2008年3月10日,由新西兰惠灵顿、奥克兰和我会共同发起,由我会执笔,联合全新西兰50余个社会团体和新闻单位共同发表的《新西兰侨界坚决反对台湾“入联公投”的联合宣言》。宣言不仅在三大城市的主要中文报纸、中文网站上发表,而且还在中文广播电台播出。新华社当天即向全世界报道了这篇宣言,海内外许多网站也都进行了转载,其中包括香港“中国评论新闻网”等许多港台网站。这不仅是新西兰南北岛三个统促会第一次南北呼应、并肩作战,也是新西兰全国众多华人社团和媒体首次联合起来,共同行动。宣言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人们凝聚在促进中国和平统一的旗帜下,向全世界发出了来自南太平洋深处的统一呼声!

  广交朋友 增进团结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成立统促会的宗旨,就是“广交朋友,增进团结”,敞开胸襟,广泛团结所有支持中国和平统一的新西兰华侨华人和各界人士,交流见解,增加共识,凝聚最广泛的反“独”促统力量,积极组织、参与各项促进中国和平统一的活动。为更好地宣传这一宗旨,笔者借用歌曲《团结就是力量》的曲调,重新填词,作出了我会会歌。歌中唱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向着分裂势力开火,让我们万众一心齐声高唱,和平统一,和平统一,我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东方!”每次聚会时我们都高唱会歌,振奋精神。从此,反“独”促统的嘹亮歌声响彻南太平洋上空。

  笔者不仅在会歌中高唱团结,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注意广交朋友。比如,笔者结交了很多来自台湾的朋友,其中有商人、学者、留学生、佛教徒、基督徒,还有国民党的退役将领。在交往中笔者注意尊重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声音,同时,也向他们表达我会的观点,扩大交流,增进感情。

  我们还非常注重同新西兰主流社会的上层人士保持良好的关系,很多国会议员、政府部长都是好朋友和座上客。有时,我们还跟一些部长朋友一起到华人晚会上表演节目,新西兰总理克拉克也曾到笔者的餐馆出席晚宴,接近华人社区,倾听我们的心声。通过各种形式的良好互动,我们与主流社会一些上层人士加深了了解,提高了我会在新西兰主流社会的知名度。

  我会还十分注重同新西兰其他华人社团的交流,支持并赞助华人社团举办各类公益、节庆或演出活动,并为华人社区组织义演出钱出力,增进团结和了解,扩大华人社团的影响力。我会的很多副会长,同时也是其他社团的侨领,大家团结一心,共同推动侨务工作开展,共同为促进中国统一而努力奋斗。

  笔者特别喜爱吟诵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那首怀念祖国、渴望回到故土的民谣诗《乡愁》。从这首诗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台湾同胞思念故乡的亲情、落叶归根的宿愿以及对祖国统一的向往和憧憬。两岸同胞同文同种,同根同源,这种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是任何力量也无法分开的,是那些数典忘祖、妄图“去中国化”的“台独”分裂势力改变不了的。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笔者盼望着那一天早日到来。

  (作者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新西兰南岛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