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学习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涉台部分的体会
曹骏
阳春三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开幕。此次大会的召开,正值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两岸关系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特别是胡锦涛主席关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在两岸及国际社会引起巨大反响的大好时机,温家宝总理对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自然备受社会关注。综观报告对台工作部分的内容,与“六点意见”的精神高度一致,它进一步表明祖国大陆将继续以务实灵活的政策、理性包容的态度及沉着自信的姿态努力解决台湾问题,这无疑对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和维护台海和平、促进和平统一以及保障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维护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此次报告对台部分突出了以下几方面:
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近年来,祖国大陆根据国际形势以及台湾岛内局势的变化,审时度势,不断丰富对台战略思路,提出了互利双赢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观点。过去一年,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取得重大突破,两岸协商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得到恢复,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已经实现。两岸同胞往来更频繁、经济联系更密切、文化交流更活跃、共同利益更广泛,两岸关系开始步入和平发展轨道。在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强调,“我们要继续坚持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这无疑向外界表明,在关系中华民族核心利益的台湾问题上,无论面临多少困难与阻力,祖国大陆都将“和”字当头,首先努力争取“和平”,和平发展将成为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祖国大陆在处理台湾问题上更加从容。在两岸和平发展的主题下,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重大问题,这体现了祖国大陆始终愿意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及维护台湾同胞利益的大局出发,以更加理性包容的心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解决两岸存在的各种分歧。
努力增强两岸双方政治互信。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努力增强两岸双方政治互信。在此基础上,我们愿意通过协商对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问题作出合情合理安排,探讨两岸政治、军事问题,为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创造条件。我们坚信,有两岸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笔者认为,总理的上述论述,再次特别强调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提法,第一,愿意通过协商的方法,对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第二,要探讨两岸的政治、军事问题,即主张两岸通过共同探讨结束两岸的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继续全面加强两岸经济合作。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强调,“我们要继续全面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积极推进两岸金融合作,支持在大陆的台资企业发展,对符合条件的提供融资服务,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加强两岸双向投资和产业合作,拓展和深化农业合作。”这要求我们要积极主动采取有力措施,帮助祖国大陆的台资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切实落实一系列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促进台资企业在祖国大陆的大发展,不断提升台资企业的竞争实力和产业升级。
当前,在金融风暴冲击下,一些台商在祖国大陆的经营面临着资金短缺等一系列困难,为了帮助台商解决困难,祖国大陆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惠台政策措施。在去年12月举办的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期间,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决定,今后3年内将为台资企业提供总额1300亿元的融资支持。各银行正在分别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予以落实。对于今年两岸经贸关系,最值得期待的事件将是祖国大陆企业可以赴台投资,如果今年5、6月份“陈江会谈”中确定下来,那么下半年就可以启动,这是今年面对金融危机,两岸关系中值得期待的事情。
强调将推动签订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逐步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努力推动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促进经济合作制度化这是对台工作的重要环节。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推进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推动签订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逐步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要加强两岸人员往来,扩大社会各界交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巩固两岸精神纽带。当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被民进党八年执政搞得脆弱不堪的台湾经济更是雪上加霜,迫切需要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才能走出困境,而签订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既有利于祖国大陆,更有利于台湾。全面的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必须依赖于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目前尽管岛内尚有不同的声音,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这一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不仅对挽救台湾经济,而且对促进两岸和平发展都大有助益,最终必能创造双赢的结果,两岸将自然形成稳固、长久的共同利益,有益于扩大在全球影响力,更有益于中华民族的复兴。
扩大交流,弘扬中华文化,巩固两岸精神纽带。报告指出,要加强两岸人员往来,扩大社会各界交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巩固两岸精神纽带。我们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在其发展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瑰丽灿烂的中华文化,这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海峡两岸自古一家,同根、同源、同文,作为中华文化组成部分的台湾文化,丰富着中华文化的内涵。中华民族的振兴,海峡两岸的和平发展,要求两岸同胞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以增强民族意识、凝聚共同意志,形成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两岸隔绝已经60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缺乏了解甚至存在误解,对发展两岸关系持有疑虑,这就需要打破两岸同胞长期隔绝状态,大力促进两岸人员往来和文化等领域交流,加强善意沟通,扩大共识,增进相互了解。青少年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在两岸的文化交流中,尤其要重视他们,为他们的交流创造和提供条件,不断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添蓬勃活力,使两岸文化交流迈上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新台阶。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