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严安林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六点具体主张。这些主张不仅对祖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两岸关系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总结,而且提出了一系列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的新主张与新论述,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祖国大陆对台政策的指导性纲领,将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开创、两岸互动新局的建构与祖国的和平统一进程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讲话的政策新意
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从两岸政治互信、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人员往来、涉外事务与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及和平协议等多方面全面展望与规划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描绘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政策新意颇多,主要有:
两岸统一是“结束政治对立”,并提出在一个中国的基础上推进两岸间政治互信。两岸目前尚未统一,但这不是领土与主权的分裂,而是国共内战所造成的政治对立,“这没有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两岸复归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即两岸最终的统一是指政治上的统一,为此,需要通过第一步“增进政治互信”做起,“两岸应该本着建设性态度,积极面向未来,共同努力,创造条件,通过平等协商,逐步解决两岸关系中历史遗留的问题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
讲话正面回应了马英九提出的签订“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的主张,且为未来台湾经济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预为绸缪。对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制度化议题,早在2002年钱其琛副总理就提出两岸可以推动建立经济交流合作机制,之后又有两岸建立类似于内地与香港的更为紧密的经贸关系安排(CEPA)的提议,马英九在2008年则提出两岸应签订综合经济合作协议(CECA)的主张。到底是推动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还是签订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两者间如何找到一个交集点与平衡点?讲话中的表述就非常有积极作用:“两岸可以为此签定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因为,“建立更加紧密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进程,有利于台湾经济提升竞争力和扩大发展空间,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探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相衔接的可行途径。” 而这个“可行途径”的“探索”,无疑具有为台湾经济未来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找寻出路的意涵。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
提出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讲话表示:“将继续采取积极措施,包括愿意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以“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迈上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新台阶。”这是第一次正式提出“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的主张。
表示愿意与“停止‘台独’分裂活动”的民进党打交道。这方面的新意有三个层面:一是提出“两岸各界及其代表性人士”,不分蓝绿都是我们争取的人;二是对亲“台独”的定义更加清晰,“曾经主张过、从事过、追随过‘台独’的人”,只要他们回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只要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其方向就是正确的,就“热忱欢迎”。简言之,这样的提法是在建立“反‘台独’统一战线”,而不是急于“促统一的统一战线”,包容性更大了;三是呼吁民进党“认清时势,停止‘台独’分裂活动,不要再与全民族的共同意愿背道而驰。只要民进党改变‘台独’分裂立场,我们愿意作出正面回应。”祖国大陆再次向民进党“抛出了绣球”。
积极、正面提出了台湾当局“参与国际组织活动问题”的方法。一是“对于台湾同外国开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往来的前景,可以视需要进一步协商。”二是“对于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问题,在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两岸务实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这样的主张不仅可以满足台湾同胞参与若干国际组织活动的愿望与需要,如参与世界卫生大会的活动等,而且也保证了台湾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必须是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下进行,决不能在国际上造成“两个中国”或者是“一中一台”的后果。
提出了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主要路径。主要从三方面推进:一是“务实探讨”国家统一前两岸之间的政治关系的定位,“为有利于两岸协商谈判、对彼此往来作出安排,两岸可以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探讨。”而要协商解决两岸之间的政治关系的定位,当然避免不了需要对台湾当局的政治定位协商做出安排,这是马英九当局一直非常坚持的,也是祖国大陆需要正视,也一定会给予解决的问题。二是探讨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讲话郑重提出“为有利于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安全顾虑,两岸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两岸间的军事与安全问题是两岸学界已经开始在探讨的问题,也是两岸民众尤其是台湾民众十分关心的问题,马英九当局也曾经多次公开谈论过。三是再次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讲话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作用与积极影响
讲话将极大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发展进程。它是在两岸关系出现和平发展新机遇、两岸“三通”基本实现、两岸民众期盼与国际客观形势使然的情势下,祖国大陆提出的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指导性纲领,将成为两岸关系出现和平新局,尤其是开启两岸互动新局的新的历史性的起点。
讲话解决了发展、统一与民族复兴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在对台政策的继承与发展、对台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对台工作的战略性与策略性的有机统一等方面,讲话都是一个典范。尤其是正确处理好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国的完全统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者之间的关系。
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是中国走向完全统一的必由之路,即和平发展是和平统一的初级阶段,只有实现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才能为两岸最终的和平统一累积必需的基础,厚植统一的动力。“统一”要以“发展”为基础,通过“发展”来实现“统一”的目标,把对台政策与现代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发展放在首位,首先还是要抓住机遇提升综合国力。当前与未来比较长时间内,对台工作主要任务是发展两岸关系,壮大推动统一的实力,为未来统一厚植基础。而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也将有助于两岸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完全统一可以在民族的振兴中得到实现。这样的新论述必将使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及其成就,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大动力。
讲话是未来比较长时期内祖国大陆对台政策的主轴。它所提出的推动建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思想,在两岸和平发展的互动与互信建构的进程中,坚持“和平”的主旋律与“发展”的硬道理等,都将是未来指导祖国大陆对台工作的基本政策思路,都将贯彻到具体的对台工作措施与实践中,并发挥相当大的作用与影响。
讲话热切呼吁两岸就军事及台湾同胞参与国际活动问题加强沟通,预示着两岸在不久的将来可能进入“政治对话”的新阶段,我们盼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从目前的“只谈经济”发展过渡到“政治与经济并重”。如果台湾当局充分理解祖国大陆的善意,两岸间的政治对话与接触势必可以期待,甚至两岸军事方面的信心措施也可开始建立,两岸“全方位接触与谈判”的时代值得期待。尽管可能还会出现若干曲折,但和平发展方向已然确立,和平发展局面已经开启,和平发展潮流不可阻挡。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