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9年第六期  > 正文

两岸相映刺桐花

日期:2010-01-07 14:26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林长华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林长华
 
  初夏时节,许多台湾同胞到福建东山岛旅游,看到东山岛好多乡村、景区的刺桐树盛放着红艳艳的花团,十分耀眼,他们精神为之一振,无不心花怒放,连连赞扬东山岛的刺桐树真多真美。确实,东山岛的刺桐之多之美是远近有名的,著名的闽南诗人蔡其矫,1961年发表的一篇名为《刺桐与东山岛》的散文中,也多处对东山岛火红的刺桐大加赞赏,其中写道:“可是今天,这曾使泉州增色的树(刺桐),却很难找到了。久久向往着看一看刺桐是什么样子,这次却无意中在东山岛看到了。”“瞧,从公园直到海滨,挨肩并立,郁郁苍苍,全是这种高大乔木,每一棵都在五六丈以上。”

  刺桐是一种树姿优雅的观赏树、庭荫树和行道树,它枝如铁、干若铜、叶似掌,浑身长着皮刺,树身高大挺拔,花色殷红。刺桐花颇似象牙,它还有一个名字叫“象牙红”,远远望去,如一团团挂在树上的火焰,亦如一串串熟透的红辣椒,十分耀眼。

  素有“东海绿洲”誉称的东山岛,岛上遍布着刺桐树,无论数量还是树姿都比古老的“刺桐城”泉州更多更美,但据笔者所知,东山岛种植刺桐只有三百多年历史,而泉州起码从唐代开始就遍植刺桐树,故有刺桐城美名。宋元时期,“宏伟秀丽的刺桐城”是世界最繁华先进的开放都市,“涨海声中万国商”的泉州刺桐港,号称“东方第一大港”。每当刺桐花开时节,港内帆樯如林的万千外来船舶与岸陆上火红烧天的刺桐花交相辉映。13世纪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中亦称泉州为“刺桐”。

  笔者故乡东山岛对岸即是台湾,东山是全国去台人员最多的县份。在经常与台湾亲友的交流交往中,笔者知道在两岸林林总总的树木中,台湾同胞与祖居地闽南人一样,对刺桐表现出一种倾心之爱。这绝非无缘无故的爱,而是一种地缘亲缘之爱!祖家福建泉州的台胞先民,当年移居、开发台湾岛时,不忘自己的“根”在祖国大陆,他们从祖居地移植了刺桐,栽种在台湾的栖生之地,朝夕对看,聊寄对故土的眷念。刺桐,春夏季叶旺花放,秋冬季枝虬干弯,富有诗情画意,给台胞寄予无限的情思,留下同根标志。据载,台湾云林县的“刺桐乡”、屏东县的“刺桐脚庄”的来历即与此有关。明清两代台湾的首府台南城,就曾是名副其实的“刺桐城”。《台湾府志》中载:“刺桐花,色红如火,环绕营署,春仲始花,一望无际,实为台郡大观,故称刺桐城。”《台湾通史》卷二十八中记载:“刺桐有刺,台南郡城未建之时,植之以为藩。”这种“植桐为藩”的古俗与泉州唐末五代时“种桐环垣”的做法如出一辙。在海峡两岸,就流传着一个“种桐环垣”威慑倭寇的故事。古代闽南和台湾沿海一些城墙周围习惯种植很多耐旱抗风的刺桐树,以树划界。有天夜晚,一群倭寇悄悄上岸,企图入城抢劫。当倭寇近城时,突然发现城墙前站着一列勇士。倭寇们畏缩不敢上前,后来定睛细看,方知那是刺桐树。倭寇们便蜂拥而上,结果个个被刺破了脸,刺伤了身,只好仓惶溃逃。刺桐御外侮、保家园的故事就像英雄事迹一样至今在两岸传颂着。

  历史上,台湾岛的开发最先从台湾的台南一带开始,而开发者相当大部分是泉州人。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4年),福建水师提督、泉州人施琅率兵进入台湾时,刺桐花在赤嵌城(即台南市)已颇为繁盛。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5年),台湾知府加台防同知黄维煊在《番俗》诗中也写道“吉凶占鸟语,丰歉验桐花”。原来,在闽南和台湾民俗中,曾以刺桐开花情况来预测年成,如头年花期偏晚,且花势繁盛,人们俗信来年一定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否则相反。还有一种说法是,刺桐每年先萌芽后开花,则其年丰,否则反之,故民间谚云:“先叶后花,岁必大熟”。古代,刺桐还被台湾人看作时间的标志。300多年前,当祖国大陆居民移入台湾垦殖时,发现台湾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没有日历,甚至没有年岁,不能分辨四时,而是以山上刺桐花开为时序一年之象征。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1年)进士王凯泰在《台湾杂咏》中写道:“怀葛山中无岁月,一年又见刺桐花”。可见,刺桐花曾是海峡两岸同胞记岁序、盼丰年的物象。旧时台湾同胞有一种奇特的树葬风俗也与刺桐有关:人死后,刳开刺桐一洞,将遗体藏入其中,用树皮和泥封闭,隔年即自然胶合无缝,枝干苍翠胜常,待翌年刺桐花开时,子孙以牲礼祀之,这便是“凭着刺桐花纪岁,每刳大树腹藏身”的遗风。

  刺桐材质色白而轻软,坚韧无节,闽南和台湾艺人常用桐木制作琴、瑟、鼓、琵琶等乐器和玩具、工艺品。刺桐树的叶、皮和根均可入药,有祛风湿、通经络、消积杀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用。旧时习武之人习惯将刺桐叶晒干研末随身携带,作为受伤的急救药,说是刺桐叶粉末洒在伤口即能止血。

  刺桐带着慈善的热情,带着利人的功用,带着美化、绿化市容村貌的己任,给海峡两岸播绿送福,默默无闻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无怪乎台湾同胞对刺桐树那么熟悉、那么钟情、那么敬佩!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