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黄俊群 蒋春发
吴伯雄身上有一股特有的亲和力,很多人如是说。
笔者相信,大家只要看一眼吴伯雄的神采,也会产生这样的感觉。他脸上有着孩童般的红润,说不说话都是笑眯眯的,岁月的年轮已经稀疏了脑门上方的头发,光秃发亮,好似正向你演绎他的阅历与睿智,身材也已经有些发福。假如在大街上碰到他,你也许会觉得他就是一位普普通通和蔼可亲有些可爱的老人。但恰恰是这位貌慈颜和的长者,2007年一肩担起中国国民党的党务重责,在其后两年间,成为引领国民党低谷再起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推手。
家世显要 政坛沉浮
很多祖国大陆人知晓吴伯雄是在他当选国民党主席之后,但1994年之前,吴伯雄在台湾政坛可说是睥睨群雄,是中生代最闪耀的政治明星。
吴伯雄1939年出生台湾桃园。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其曾祖父吴圣昌从龙岩经汕头渡海赴台,定居于桃园中坜。吴圣昌悬壶从医,其子吴朝光是晚清秀才,设教兴学,两代人秉承客家人勤劳善良、耕读传家的品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中坜艰难打拼,逐渐成为当地的望族。吴朝光传下八个儿子,老大吴鸿森在台湾光复后,曾任台湾省国民参议员、省府委员、“国大”代表。老二吴鸿麒曾任台湾高等法院推事,吴伯雄的父亲吴鸿麟排行第三,曾任桃园县议会议长、桃园县长。吴鸿麟以下的五位弟弟或经营商贸,或从事运输,或教书育人。吴家除在政坛十分耀眼外,还投资经营有雄厚的家族事业,旗下有新竹区中小企业银行、桃园汽车客运公司、中坜医院、新国民综合医院等数十家企业,成为桃园显赫的政商家族。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吴伯雄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与熏陶。1962年,吴伯雄毕业于成功大学,服预备军官役一年,被指定为“国防部三民主义巡回教官”,锻炼了他日后面对群众演讲侃侃而谈的良好口才,随后在专门培养国民党干部的“革命实践研究院”党政班受训,后出任南亚工专学校副教授。1968年,在家人的鼓励下,29岁的吴伯雄投入台湾“省议员”选举,并一举当选,开始在政坛展露头角。省“议会”是台湾早期政治舞台的重心,是政治人物进一步高升的重要渠道。省“议会”四年锻炼了吴伯雄的问政经验,奠定了他日后事业发展的基础。
1972年12月,33岁的吴伯雄问鼎桃园县长,成为台湾迄今为止“最年轻的县长”。吴伯雄任桃园县长时间不久,但却政绩不凡,在工业发展、道路建设等方面建树颇多,深受民众称赞。他任内完成中坜工业园区,推动完成桃园国际机场征地1000多公顷。由于吴伯雄做事认真,政绩突出,给上级留下“能员”的印象,1974年被评为特优行政人员,受到蒋介石颁奖勉励。这时,主政的蒋经国大力推行本土化政策,提拔年轻有为的台籍人士。1976年,吴伯雄调任最大的省营事业“公卖局局长”,并当选国民党中央委员。1980年,因“公卖局”“假酒案”辞职后,吴伯雄回家乡任新竹区中小企业银行董事长。在政坛沉寂两年后,吴伯雄被蒋经国重新请回政坛,接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处主任。1984年,吴伯雄出任“行政院内政部长”,揭开了从政以来最辉煌的一页。1986年,吴伯雄当选国民党中常委,进入国民党决策核心。
1988年,蒋经国辞世后,政绩颇佳的吴伯雄却出人意料地从“内政部长”降调台北市长,一时让许多人跌破眼镜。吴伯雄沉潜不发,在台北市默默耕耘,进一步奠定了在当地的政治人脉关系。1990年,郝柏村接掌“行政院”后,再度任命吴伯雄出任“内政部长”。1993年,国民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选举,吴伯雄以最高票当选中央委员,足见他在政坛声望之高。
这时吴伯雄有意角逐1994年台湾“省长”。选“省长”首先面临党内提名,但当时宋楚瑜同时也竞选“省长”。在二者择一的情况下,李登辉提名曾为他上台立下汗马功劳的宋楚瑜,但吴伯雄表示参选到底。最后,李登辉以清查吴家经营的事业进行要挟,迫使吴父出面劝退儿子,吴伯雄忍痛放弃参选。为安慰这位政坛“老将”,李登辉任命吴伯雄为“总统府秘书长”。1996年6月,吴伯雄又出任国民党中央秘书长。2000年,出任国民党副主席。2005年,国民党党主席直选,马英九当选后聘请吴伯雄出任国民党第一副主席。2007年2月,马英九因“特别费”案遭起诉后,辞去党主席职务。此时国民党历经2000年和2004年两次大选的失利,舆论分析如果国民党2008年再次败选,可能面临分裂甚至小党泡沫化的危险,在国民党面临建党以来最大危机的多事之秋,吴伯雄毅然决定站出来,不计个人荣辱,接下国民党代理主席一职,后又辞去代理主席,参加4月的主席补选,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没有人能在当时料想到,在吴伯雄的率领下,境况低迷的国民党,随后一连在“立委”选举、“总统”选举中势如破竹,领导国民党接连打了两个翻身仗,不但拿下“立法院”2/3的席位,而且还帮助国民党重新夺回执政权。
吴伯雄在岛内被尊称为“伯公”,纵横政坛几近40年,虽几起几落,但一直屹立不倒。在国民党大佬中,吴伯雄资历不算最老,年岁也不算最长,但全党只有他一位被尊为“公”,这和他圆融的处世手法有着很大关系。
独树一帜 政风迥异
吴伯雄一扫人们对台湾政坛的刻板印象,政风十分独特。他做人诚实清廉,做事圆融包容,个性旷达豪爽,在政坛广结善缘,八面来风,深受岛内各阶层欢迎。
由于家世雄厚,当选桃园县长之初,吴伯雄的父亲每月给他一笔“生活补助费”,让他没有做官的后顾之忧。即使应酬良多,吴伯雄也能应付自如,尽可能杜绝贿赂,在他身上看不到官场常见的“黑金”印迹。在支持帮助马英九“总统大选”时,吴伯雄称自己是“国民党的最大义工”,他坐的车、请的司机都是自己掏腰包付薪水。为马英九拜票请客,经常得自己出钱埋单;选举要打广告,国民党没钱支付广告费,他就得动用人脉“替马英九磕头”。
吴伯雄喜欢结交朋友,说话诙谐幽默,有时似挖苦别人,有时似自嘲。他曾任家族事业的董事长,被请回去担任国民党中央秘书处主任后,将董事长一职还给父亲。他逢人问起就面带笑色地说,“从前我是董事长,现在变成董事长的儿子了”。长子吴志扬赴美国哈佛大学留学,他挖苦吴志扬说,“我看你念得蛮辛苦的,才拿到一个硕士。我不必念书,就拿到好几个荣誉博士了”。在和王金平代理人洪秀柱竞选国民党主席时,适逢洪秀柱生日,吴伯雄亲自拎着蛋糕前往为洪秀柱祝寿,营造党内团结。为争取实现国亲合,在与前竞争对手宋楚
瑜相处时,吴伯雄谦恭以待,以真诚赢得宋楚瑜与一众亲民党骨干的合作,为最后国民党在“立委”与“总统”两次重大选举中获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吴伯雄开创了一种鲜有的政治风格,他在台北市长任内,就展现出深厚的歌唱功力,《爱拼才会赢》是他的保留节目。吴伯雄经常出席慈善事业,或与夫人戴美玉一道,义卖义买义演义唱,将所得款项全部捐献出来做公益。有时候吴伯雄只要上台唱上一曲,就可以募到几十万新台币的善款。著名台湾演艺界人士凌峰评价说:“吴伯雄出身政治世家,但没有纨绔子弟的习气;他搞义卖唱歌,这在台湾的高官中少有。”
吴伯雄一家三代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其导师是赫赫有名的佛光山星云大师。在台北市开封街他的办公室,有大量佛教书籍,还有一面墙大的观音大士画像。在吴家佛堂,高悬着星云大师手书的对联:退一步逍遥自在,让三分吉祥平安。吴伯雄经常用佛学理念经营工作和生活,他说:“有佛法就有办法。”他多次在不同场合谈到,自从接触佛教之后,自己对社会更加关心,对民众更有爱心、慈悲心,人生因此更加欢喜、充实。吴伯雄教子也不离佛法。在长子吴志扬当选“立委”后,吴伯雄经常用佛法开示,希望吴志扬“广结善缘,共生吉祥”,在“立法院”要结交各党各派的朋友,绝对不要成为“孤岛”。
1998年,吴伯雄接任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总会长职务,在两届会长任期,他竭尽所能推动佛光会发展壮大。在接掌国民党之前,我们看到他出席公共场合,更多的是身穿黄色佛光会背心,礼佛弘法。作为台湾佛光山百万信众中的标志性人物,吴伯雄不仅出钱出力,帮助台北设立佛光山道场,还把中坜的老家捐出,作为中坜佛光山禅净中心,而且在恭迎佛指舍利莅台、佛牙舍利莅台的过程中,吴伯雄更是不辞劳苦,多方奔走。吴伯雄第二次到祖国大陆就是前往陕西扶风法门寺恭迎佛指舍利到台湾,供信众膜拜祈求两岸和平,在台北、台中、高雄、南投等地有十三万名义工参与,五十六万名民众夹道跪迎,四百多万人次瞻礼佛指舍利。当选国民党主席后,吴伯雄也曾不止一次地表示,党主席任期届满后,他将回到佛教界,继续从事佛教公益活动。
心怀两岸 奔走推动
吴伯雄1994年争取台湾“省长”提名失利,从政坛顶峰滑落,又因2000年大选国民党败选,辞去国民党党职,没想到因缘际会,却在2007年后攀上人生新的高峰,并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吴伯雄多次说,这一段生涯原本不在他的人生规划之中,自己非常幸运。
吴伯雄第一次祖国大陆行是2000年11月回福建永定县寻根谒祖。吴伯雄父亲吴鸿麟生前最大的遗憾就是终生未能回祖籍省亲祭祖。吴老先生临终前叮嘱吴伯雄,一定要回永定思贤村省亲祭祖。当吴伯雄以“台湾客属恳亲大会”会长身份回福建龙岩祖居地,看到宗祠里那副“同宗同祖同心声,隔山隔水不隔情”的对联时,他万分激动。“这是非常自然的激动,这是勉强不来的,这是血缘的关系,血比水浓,这是文化的熏陶。”他说,“我到过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回大陆从没有到他乡的感觉!这种同文同种的联系,在世界上其他地区都不可能感受得到。”
此后,他利用各种机缘在两岸奔走,推动两岸关系和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吴伯雄认为,两岸的老一代应该“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而两岸年轻一代根本没有任何历史仇恨。两岸关系发展的大前提是“九二共识”和反对“台独”,应该合作发展,共同进步。在民进党主政时期,吴伯雄把佛教慈悲为怀的理念也融入到他的政治主张当中:“对待两岸问题,要有爱心、有耐心,两岸经济、文化、学术的交流不应受到限制,任何意识形态的阻挠都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的。”2008年国民党在岛内重新执掌政权后,吴伯雄一年之内五度率团前来祖国大陆,两次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就推动国共两党关系与两岸关系举行会谈。2009年6月,吴伯雄以中国国民党主席身份率团拜谒中山陵时说:“中山先生在遗训中告诉我们要振兴中华,这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今年9月,吴伯雄卸任中国国民党主席一职,但并未“卸任”对两岸关系推动的工作,可以说,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他对两岸关系的推动功不可没。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