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9年第六期  > 正文

走进宁夏 加强交流

日期:2010-01-07 14:54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吴海燕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2009两岸媒体宁夏南部行”纪实

 

吴海燕

 

  近年来,受国家20多个部委专门出台发展政策措施的支持,美丽、神奇、多彩、富饶的宁夏奋力崛起,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加大,敞开胸怀笑迎八方来客,宁台交流也正在多个层面、以多种形式展开。

  7月21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台湾事务办公室与自治区招商局、文化局、旅游局共同主办的“2009两岸媒体宁夏南部行”活动在银川正式启动。

  采访团由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台湾网、海峡之声电台、东南卫视、厦门卫视及本刊和来自台湾的中天电视台、中国时报等12家媒体组成。通过深入采访报道,意在让海峡两岸的同胞和海外的华侨华人更加了解今天的宁夏、腾飞的宁夏。

  打造国际形象 宁台交流“好戏连台”

  为了更好地推进宁夏跨越式的发展,宁夏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一契机,积极展开与台湾在经贸、文化方面的多种交流活动,为台商了解宁夏、投资宁夏搭建平台,为台湾同胞到宁夏观光旅游提供信息。近年来,宁夏已连续举办了四届“宁台投资经贸洽谈会和宁台经贸论坛”。9月8日至16日,宁夏与文化部、国家民委、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旅游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共同举办“中华红两岸情”首届中国宁夏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台湾的20多位书画艺术家携带60多幅作品前来聚会交流,宁夏独有的贺兰山岩画艺术也将赴台湾展览。

  交流正在不断扩大,了解正在交流中加深,正像宁夏台办苏培学主任所介绍的,宁夏虽然是对台小省,台胞50多人,台属3000多人,

  但宁夏又是一个光热、土地、水和矿产资源丰富的大省、农业大省。目前,已探明的矿产有50种,煤炭储量全国第六,人均产煤第三,人均发电量全国第一;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自古就是“黄河之水富宁夏”,水利资源丰富,与台湾在农业方面合作的空间更大。宁夏文化底蕴深厚,醇厚的黄河文化、浓郁的回族文化、神秘的西夏文化,加上雄浑的大漠风光和塞上江南的美景,使宁夏更具魅力。目前,已有台湾的旺旺乳业、康师傅矿泉水、西幼教育集团等12家企业落户宁夏,随着对台宣传、交流的不断深入扩大,在对台企业政策原则上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良好环境下,一定会有更多的台胞前来投资置业、观光旅游。

  热点内容多 新闻采访忙

  在银川,采访团参观采访了银川市德胜工业园区、宁夏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软件园、银川市动漫产业基地、旺旺乳业、西幼教育集团、银川太阳能试验电站等,了解了当地的工业发展情况后一路南下。

  在灵武市白芨滩国家自然保护区,当车辆逐渐深入到毛乌素沙漠边缘时,茫茫沙海正在逐渐被“全国治沙英雄”王有德带领的林场工人经过25年的艰苦奋斗,种草、种树、实现人进沙退,硬是在毛乌素沙漠西南端筑起了一道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10公里的绿色屏障,逐渐把沙漠变成绿洲、变成果园。记者们一路要求停车下去拍摄采访。在看到林场工人们家家都住上别墅时,更是大为羡慕,赞不绝口。

  来到中宁县,这里有万亩枸杞园,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枸杞之乡”,2008年总产量已达到2.8万吨,产值8.3亿元。目前,这里已建成为全国最大的、设施一流的中国枸杞商城,成为全国枸杞的“集散地”、“吞吐港”和价格“晴雨表”,产品已远销美洲、欧洲、亚洲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在固原市马铃薯基地,已经完全采用了最先进的繁育、种植和喷灌技术,站在地头上吃着香沙如糯的马铃薯,记者们一致称赞好吃,并决定把它定为行程的零点和夜宵。

  辣椒也要尝一尝,在彭阳县看到被打造成“彭阳山珍”的辣椒在蔬菜大棚里茁壮翠绿地生长,经不住主人的盛情,性急的小伙子们纷纷摘下辣椒品尝,“真的不辣,还有点甜。”东南卫视驻台记者吴明东赶紧说。

  登上彭阳县大湾沟的高塬,看到这里的人们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把这片昔日土地贫瘠、植被稀少的地方变成了美丽、绿色的梯田,并被外国友人称为“中国生态长城”时,赞美之声不断,有些记者说,这里堪比桂林的龙胜梯田。

地处黄土高原丘陵地带的固原市,近年危窑危房改造工作突出,当记者们看到一排排崭新、漂亮、功能齐备的农民新居时,两岸记者一定要看看原来窑洞的样子作为比较。台湾中国时报记者李文辉一定要和老乡在窑洞中合影留念。

  好大的西瓜呦,这么多西瓜啊!来到中卫市,看到一望无际、远天相连的西瓜地时,记者们不由发出惊喜的叫声。这里曾被联合国规划署定为“不适合人类生存地带,现在已被勤劳智慧的宁夏人民利用压砂固砂技术让石头缝里长出了这些金蛋蛋 —— 硒砂瓜,2008年成为北京奥运会运动员专用食品。如今,硒砂瓜已销往全国各地并走出了国门,成为宁夏的一张“绿色名片”。“快!多拍一些镜头,我要给台湾的民众多看看。”台湾中天电视台的主持人李洛梅指挥摄像拍摄时说。

  一路欢歌一路情 兄弟姐妹一家亲

  短短5天行程,从银川市到中卫市、中宁县、固原市、原州区、泾原县、彭阳县,两岸记者走访了宁夏南部大部分地区,领略了悠久灿烂的黄河文化、浓郁的回族文化、神秘的西夏文化。感受到了“两山一河”(贺兰山、六盘山、黄河)、“两沙一陵”(沙湖、沙坡头、西夏王陵)、“两堡一城”(将台堡、镇北堡、古长城)、“两文一景”(西夏文化、伊斯兰文化、塞上江南景观)的神奇魅力。

  在这个以回族为主要聚居民族的地方,看到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和谐共处,各民族同胞勤劳善良努力地打造自己的幸福家园,更激发起大家团结互助、勤奋工作的热情。由于时间紧、路程长、内容多,每到一处采访都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怕漏掉了精彩内容,一再要求多拍或补拍,延长采访,致使行程时间一再推后,有的记者为了赶稿甚至“忘记”吃饭,有的记者身体不适也决不耽误采访,工作人员的热情关怀,温暖着大家的心。

  在固原六盘山上红军长征纪念馆里,看到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翻越了长征途中最后一座高山 —— 六盘山,留下了气势磅礴的壮丽诗篇《清平乐 六盘山》后,两岸记者在高山上、蓝天白云下、纪念碑前,模仿前辈勇往直前的动作,留下了一组珍贵的照片,纪念70多年前的那段峥嵘岁月。

  一路走来,大家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多,友谊也越来越深了。从台湾来祖国大陆定居已10年的陈艳媚女士说,她已经第三次来宁夏了,很喜欢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从事传媒工作的她,打算把这里的美景更多地介绍给台湾民众。“来台湾一定找我联络啊。”台湾中国时报记者李文辉热情地邀请大家。大家意犹未尽,期盼着美好的未来,相邀早日再相见!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