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9年第三期  > 正文

扭转民意才能和平发展

日期:2009-07-08 10:54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台湾 纪欣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台湾 纪欣

 

  从日前陈水扁在看守所放话要筹组“台湾独立党”,专门推动“民进党应该做却不敢做”的“台独”事务,到绿营阻拦吕秀莲赴大陆访问,到蔡英文刚从美国回来又赴日本“告洋状”,到民进党全面丑化EC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再到民进党把郭冠英在陈水扁执政时期写的几篇自讽嘲谑文章硬炒作成“外省人辱台、卖台”事件。几件事情看来,马英九执政满一年,台湾的民意却改变不大。因此,尽管2008年台海局势发生重大而积极的变化,两岸关系出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两岸是否能就此沿着和平发展的轨道迈进,令人忧心。

  胡锦涛特别点名“只要民进党改变台独立场”,大陆就愿正面回应,有四成选票实力的民进党,究竟是不是铁板一块,再次成为观察重点。诚然,陈水扁要组党,不过是想借此动作展开司法自救,把“台独”当作他贪腐的遮羞布。不过,陈水扁的“一独遮百丑”策略,还是吸引了一批民众至今追随。吕秀莲在《透视319》新书发布会上甚至“用生命担保陈水扁清白”,蔡英文对陈水扁组党说嗤之以鼻,但也一再宣示民进党会“保台湾主权”,更决定在5月17日再度上街,算算马英九执政一年的总账。

  如有人以为,吕秀莲透过新加坡《联合早报》表达“真的很想去大陆看看”,代表民进党高层有人立场松动,那可能是误会一场。吕秀莲一向自认为比任何民进党人(尤其是后美丽岛世代的投机分子)都杰出,“独”性坚定,又具有国际观,只可惜她长期孤芳自赏,人缘不好,在党内是孤鸟一只,只好继续打“国际牌”,与民进党其他“天王”抢曝光,拼2012。吕秀莲说“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是远亲近邻”,决非对台湾“主权”有所让步。在她眼中,台湾可以是像新加坡一样的“华人国家”,或“中国的友邦”,但决不与大陆同属“一个中国”。大陆对吕秀莲的思路十分清楚,尤其对她过去几年不停利用妇女NGO团体的名义大闹联合国一事知之甚详。吕秀莲若如愿成行,恐怕也难在大陆任意做秀,到是必须防其回台后扩大解读其在大陆宣扬“台湾主权论”的“伟大事迹”。

  民进党的“独”性究竟是真“台独”还是基于选票考量,一直是两岸学者议论的话题。事实一再证明,民进党既靠“台独”争取选票,也利用选举推进“台独”。这当然是因为台湾在解严后,统“独”问题基于复杂的历史因素,再加上李登辉的刻意营造,已成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当时在野的民进党利用了这个矛盾,一步步抢攻选票,2000年夺到政权后,更以行政资源全方位加码,终使“台独”成为绿营选票的神主牌。又沦为在野的民进党,现在既无执政绩效的压力,又不能再打民主清廉牌,当然更不可能丢掉“台独”这一张足以兴风作浪、骗选票的法宝。

  另外,在两党政治定型后,绿营政治人物更加明白,一旦退出民进党,非但无法继续在政治舞台上呼风唤雨,甚至连立足余地都有困难。李登辉筹组“第三势力”三年不成,以及近日传出民进党新潮流系大佬吴乃仁将回归担任民进党秘书长,就是最好的印证。也因此,“台独基本教义派”与“独”派金主不得不继续买民进党的帐,但这也同时制约了民进党的发展路线。除非民进党在两岸议题上走出务实路线,但恐非易事。

  受到李登辉、陈水扁执政20年“文化台独”、“去中国化”政策影响的民意,自然不能一夜之间扭转,但完全执政的国民党在此方面的努力显然不够。例如,台湾明明已经到了没有不与大陆签署合作架构协议的本钱,但过去数月来,相关部门宣导不够,国民党“立委”又在绿营的牵制下顾忌“有辱主权”,不仅不相挺,还频频质疑,导致民众只好奇ECFA这4个英文字母连在一起该怎么发音,而根本不知非签不可的理由。又例如,堂堂“外交”主管居然在“立法院”口误,“不反对萨尔瓦多与中国建交”,如非马英九立即澄清“不追求双重承认,坚定九二共识”,岂不引发两岸互信风暴?至于直接影响民意的教育与文化政策,吾人至今不见相关部门有太多改弦易辙的积极有效作为。

  胡锦涛发表“12·31”讲话后,蓝营媒体与学者纷纷指称,马英九要的是“两岸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的互动框架”,千万别以统一相逼。但事实证明,除非“趋独”的民意彻底改变,否则,两岸关系要在和平发展的轨道上前行也并不容易。而要“化独”,恐怕不是坚守“不统不独不武”、“一中各表”的立场,或单单“维持现状”即可达成。回顾两岸关系60年来的起伏转折、风风雨雨,以及两岸政经实力的此消彼长,即知“现状”永远在变。纵然美国和日本等外国势力至今不甘放弃“以台制中”策略,台湾社会又有绿营的掣肘,当局要想顺利执行互利双赢的两岸政策,建构起和平发展的架构与协商机制,使台湾早日渡过经济难关并避免政权逆转,就必须加强宣导其两岸政策对台湾人民利益之所在,更应在教育及文化政策上拨乱反正,快速彻底扭转、改造民意。

  在扭转台湾民意的工作上,台湾统派的努力尤其重要。统一虽不是当前台湾的主流民意,但“存在并非就是合理”,进步的力量总是由少数变成多数的。笔者2004年指出的“惟有积极促统,才能有效反独”,今日看来依然正确。面对两岸关系的机遇期,让我们统派迅速壮大队伍,以既有的社运经营为基础,扩大社会团结面,增加社会能见度与影响力,在扭转台湾民意的工作上继续奋斗不懈。

(作者为台湾中国统一联盟主席)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