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9年第五期  > 正文

希冀进一步推动港台交流与合作

日期:2009-12-25 08:33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香港 林友树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香港 林友树

 

  目前,海峡两岸关系已步入了和平发展的新阶段,香港社会对发展港台关系日趋积极,期望尤殷。促进港台关系的良性互动,不仅符合两地发展需要和民众利益,对两岸共同繁荣发展,最终实现和平统一也将会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走势表明,港台交流现已从民间层次上升到官方层次,将推动港台在更广泛领域的交流合作,拓展更多的机遇和空间,加快港台关系及两岸关系的发展步伐。

  港台交流向来密切

  香港与台湾两地同根同源,地理位置近,文化背景同,社会制度相似,民间交流往来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和诸多便利条件。即使在1949年后,两岸处于政治隔绝和军事对峙的时期,港台之间仍然保持着贸易、投资、航运、旅游、文化、教育及宗教等方面的直接联系,不少港人到台湾投资、经商、就学、定居和工作。可以说,台湾在香港有巨大的经济利益,香港的商界也在台湾有为数不少的投资。中国大陆改革开放30年来,又给港台交流增添了新动力,尤其是回归后的香港,成了两岸交流往来的中介和桥梁,港台关系更加密切。特区政府采取多项务实措施,推动港台关系发展,两地之间的民间交往依然热络,经贸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亦不断深化。但囿于各种原因,港台两地的交流往来一直缺乏官方的联系、统筹和协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港台关系的发展步伐。

  层次上升 领域扩阔

  港台关系无疑是两岸关系中重要又特殊的组成部分。在民进党执政期间,由于陈水扁顽固推行“台独”分裂路线,导致两岸关系停滞不前,亦令港台交流陷入低谷。直至去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两岸关系“柳暗花明”,港台关系也随之迅速回暖,两地的交流往来更趋频繁。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已有台中市市长胡志强、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高孔廉等高层人士访港,他们均得到特区政府的礼遇。此外,民进党高雄市市长陈菊亦曾率团来港推销高雄旅游,“陆委会”副主委傅栋成则来港视察“中华旅行社”业务,还有台北市文化局局长李永萍来港出席第三届亚洲国际电影节活动。与此同时,特区政府行政会议召集人梁振英以香港专业联盟主席身份访台,特别是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作为香港回归后首位主要官员正式访台,表明港台关系亦走出多年的阴霾、迅速升温。更令人欣慰的是,特区政府对港台关系及时作出了调整和推进,令港台交流层次大大提高,领域也相应扩展。

  抓住机遇 大有可为

  港台交流在历经数载风雨和停滞之后,近年来随着两地官员交流往来的突破而展现生机,并预示着在今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香港将可扮演更加积极和重要的角色。香港特首曾荫权在去年10月发表的施政报告中,提出了多项建议和新措施,包括成立香港贸发局台湾办事处,合设“港台经贸合作委员会”加强民间交流与联系,以及进一步放宽台湾民众来港的入境安排,方便台胞来港旅游和经商。今年3月25日,国台办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央支持港台两地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尤其是各界的交流。如今,港台关系已经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港府应把握契机,调整思维,更加积极、有为地拓展港台交流。除贸发局已在台设立办事处外,还应尽快成立港台商贸交流平台,打破官方交流的禁忌,积极研究特区政府在官员往来、互设机构等方面的规划安排,进一步推动两地经贸、旅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曾德成访台归来感悟良多,他说,走出了第一步,相信未来的步伐会更快、更大、更频繁。并总结三句话:一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势头是很好的,有利于港台交流合作、繁荣发展;二是港台无论在文化还是在经济领域都有很大的合作空间,相信日后彼此之间的合作会更加密切;三是港台可把握内在规律和发展,以积极和务实态度加强合作。“大家可以多做实事,多沟通,多联系,但不要过分执着于清规戒律,很多事情都可以心照不宣。我看到他们是释出善意的,是很积极地推动发展”。曾德成的这些肺腑之言,不仅道出了他访台的真实感受,也道出了两地热盼进一步推动港台关系发展的愿望。

  多年来,特区政府一直配合中央的对台政策,在“涉台基本原则与政策”的框架和一个中国的原则下,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去处理涉台事务。随着两岸关系的提升,特区政府需要大力推动和加强与台湾的联系、交流与合作,并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有所贡献。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