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0年第四期  > 正文

谢长廷是福建省东山县人

日期:2010-08-23 10:55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彭丹宇  王光辉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彭丹宇  王光辉

 

  谢长廷,台湾民进党的“四大天王”之一,曾担任过民进党主席、行政部门负责人。2008年3月22日,与苏贞昌搭配在第十二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失败。随后,卸任党主席。近年来,谢长廷逐渐淡出台湾政坛。

  谢氏渊源

  谢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源远流长,其先祖可以追溯到与黄帝同时代的炎帝。谢姓始于西周,至今已有2800多年历史。始祖申伯是周文王的母舅,受封于谢邑(今河南省唐河、南阳一带)。申伯为一世祖,谢姓从得姓至今,成为中华姓氏二十四大姓之一。黄帝小儿子禹阳的后裔建立了10个国家,其中一个就是谢国。谢国的地域约在今河南唐河、南阳一带。西周后期,周宣王为了加强对南方的统治,将其舅父、姜姓炎帝后裔申伯自山西、陕西移封于谢,建立申国,并派召穆公虎等大臣率领军队先行灭掉谢国,在谢国境内选择新址,为申国建造了都城(今河南南阳独山附近)。亡国后的谢国遗民,部分人被申国留下来作奴隶,多数人外逃。谢国遗民为纪念故国,以原国名为姓氏,形成中华第一批谢姓人。申国存在了100多年,约公元前688年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称为申氏。原居住在申国都城谢邑(亦称申城)的人,有申伯的后裔,也有谢国的遗民,他们以邑为氏,也称谢氏。这一批谢姓人人数较少,且比第一批谢氏晚形成约百余年。

  谢氏自祖国大陆徙居台湾始于明末,清康熙、乾隆、嘉庆年间更是络绎不绝。台湾谢氏基本上来自福建的漳州、泉州及广东沿海地区,现为台湾第13大姓。

  福建谢氏源流及谢长廷家族迁台

  早在唐武德年间就有谢姓入闽,据古田县石床《谢族家谱》记载,这支最早入闽的谢姓是诗人谢惠连之后。其次是唐代中期,一个叫谢万宠的人官至饶阳太守,家在泉州所属的莆田。福建大多数谢姓为唐末黄巢起义时由中原地区迁入,当时,福建僻居东南一隅,干戈较少,黄巢虽趋建州(今建瓯),占福州,但不久即撤兵而去,福建仍是相对安全之地,故谢姓迁入福建者众。

  东山县位于福建省东南端,五常堂谢氏系南宋诗人谢枋得(叠山)次子熙之的后裔,由漳浦县赤湖迁居铜钵村。据赤湖洋美村谢氏族谱记载:“惟熙之公,由河南广州固始县来闽,曾避乱建阳唐石山,延至大有,始迁居泉郡,于佛寺东西塔边,传二子,因遭兵燹,故一移至龙岩,一移至漳浦二十八都衡山马口(今横山南马场,又名洗马池),生三子,传九孙……而始祖光启以军籍漳浦东区十七都赤水保清岩右边又偕三子承庆、武庆、元庆,同入十五都锦湖保西谢社,建屋立祠,聚族而居,传子及孙子,创立世系。”明世宗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漳浦赤湖锦湖保洋美石九世祖谢鸿基,迁居诏安县五都铜山铜钵社(今东山县康美镇铜钵村),为铜钵谢氏五常堂开基始祖,娶妻沈氏,衍传敦本堂、世光堂、敦敬堂、敦伦堂、燕翼堂和乌山房。自第四世起,世系昭穆辈序为:“鸿基初启、玉树芳辉、世昭明德、奕叶崇隆。”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福建沿海第三次迁界期间,五房迁居台湾基隆,三房七世祖拓展本县探石村,置霞美、善美(俗称下尾、顶下尾)自然村,四房开张于本县后边村。八世祖迁诏安县菜公脚。

  五常堂谢氏衍育发展至今450多年,传至二十世,东山县内750户3200人。

  东山谢氏有记载的迁台历史主要有: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朝廷下令长期卫戍澎湖,东山县有16000多名青壮年到澎湖服役,铜钵村谢茅友等谢氏退役后定居该岛。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探石霞美村(俗称下尾村)十二世祖谢纯朴赴台定居,开基台湾彰化县社头乡广福村。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公元1850年),铜钵村房敦本堂十一世谢愈昌同妻林勤慈、陈恭俭等三代20余人移居台中开基“九张犁村”。

  据史料记载,清初铜钵村五常堂乌山房部分迁居铜山(今东山县铜陵镇顶街箭场)。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行伍出身的谢建雍赴台任职时带家人(包括父亲谢光玉)一同赴台,先后任水师左营游击、澎湖游击、代理参将、台湾水师协副将、安平将总兵等职,诰授武功将军。谢光玉为谢长廷七世祖。

  谢长廷祖籍地确认

  谢长廷过去虽然知道自己原籍福建省闽南地区,但不知道是哪一个县。上世纪90年代,任民意代表的谢长廷曾经几次访问祖国大陆,到过厦门、北京等地,没有到过东山县。他曾托人到闽南“寻根”,但没有着落。2000年7月,他在高雄市长任上当选民进党主席,准备应厦门市长朱亚衍邀请访问祖国大陆,同时请求有关方面帮助他“寻根”。但因受到党内基本教义派及台湾行政部门的阻挠,这一愿望未能实现。然而,他要“寻根”的想法一直并未泯灭,曾对台湾地区的谢氏宗亲团体有所表露。

  台湾谢氏源流委员会曾两次致函福建省姓氏研究会谢氏源流委员会,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谢长廷族系的情况和具体线索。函中说,“谢长廷的祖籍地有说在漳浦,有说在南靖,更有说在同安,莫衷一是。现据可靠消息是在诏安二十六都(郡)。然而,诏安只有一都至五都,没有二十六都,所以确切的祖籍地尚需查觅。谢长廷的迁台祖名叫谢光玉,谢光玉的儿子谢建雍,清朝在台湾澎湖任协台……”

  福建东山县五常堂谢氏理事会秘书长、曾任县农机厂会计主任谢玉三,发现谢长廷提供的先祖资料与自己收集整理的《东山谢氏历代名人》资料相符,铜钵村两座谢氏祖墓竟是大家苦苦觅找的谢长廷祖墓。为慎重起见,谢玉三又查看了自己随身带的数据,并通过电话再次与五常堂谢氏理事会理事谢国栋核实,随后宣布,“不用再找了,谢长廷祖籍地就在东山岛。”

  2008年8月,谢长廷托好友到福建东山县考证谢氏祖籍地,将东山县保存的有关谢氏资料,带回台湾以供确认。台湾港湾城市交流文教基金会董事长、中山管理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杨文全等赴闽一行认为,在东山县看到的实物和文字资料,与台湾谢氏源流研究会提供的族系情况是相同的,特别是祖厝内的神龛上有“谢建雍诰授武功将军”字样,与台湾谢氏族系记载是一致的,台湾谢氏祖地应该就是这里。其后,他们将这次考证的情况报谢长廷,并由其本人确认。

  2008年9月5日,谢长廷的姑妈谢美珍与丈夫吴日兴等一行,在福建省台办、漳州市台办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专程赶到东山岛康美镇铜钵村寻根认祖,成为台湾谢长廷家族第一次返回故乡认祖、拜祖的代表。谢美珍一行先后到谢氏先祖大祠堂、谢氏迁台祖谢光玉坟、武功将军谢建雍坟、谢氏祖厝前祭拜先祖。谢美珍把从台湾带来的谢氏族谱与东山谢氏宗亲的族谱及其两座祖坟墓碑、祖厝神主牌上等刻记的先祖姓名进行认真核对,确认无误。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