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菲律宾] 董拔萃
两岸“两会”第五次领导人会谈在重庆举行,双方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与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并规划了下阶段“两会”的协商议题。
“两会”已经签署的十二项协议给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互惠双赢的丰硕成果让人满意,新协议的成功签署让人欣慰,今后的协商议题以利更全面、深入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更多、更大的成果,谋求更长远、更永固的福祉,让人有更多的期待。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是两岸经贸关系的重要里程碑,是两岸和平发展进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点,不仅是“两会”制度化协商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标志着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机制化进程正迈向新的阶段。两岸已呈现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的局面,两岸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属于两岸同胞、属于中华民族的新时代正在来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两岸携手赚世界的钱”;“1+1大于2”,亦必将体现在两岸经济合作的现实效益中,实惠两岸同胞、有益经济繁荣。
海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表示:“大陆让利不会感到委屈,因为两岸是一家人,台湾也不必还回去。大陆劳工也不会进入台湾,还要照顾台湾的中小企业。”从这里不难看出,中国大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诚意和对台湾同胞的善意。在一个中国框架里,兄弟之间什么事都好商量,什么问题都能得到妥善的解决。无论是“让利”或“争利”,都体现出平等互谅、不计一时得失,目的在于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充满着互助互惠的同胞亲情。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涵盖的议题之多,牵涉两岸主管部门之广,历经一年多的协商,其复杂性不言而喻。今天,如此复杂的“协议”能如此完美地签署,这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智慧。只有“两岸一家人”的骨肉亲情才做得到,而且做得这么好。
马英九7月1日宣布新经济战略表示,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是改变台湾经济发展重要的一步,可为过去十年萎缩的经济注入新的动力,让台湾有着力点及机会。
陈水扁时期,整个台湾岛被悬在“台独”氛围的怪圈中空转,台海局势也随之进入濒临战争的高危险期。陈水扁、民进党为一己一党之利,反“一中市场”、挑衅“一中原则”,企图冲破“一中框架”,台湾的经济为之付出严重萎缩的惨重代价。究其原因,也就是“台独”势力企图动摇“一中根基”,危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造成台湾失去了发展的着力点和机会。
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冰释春回,在一个中国框架里,发生了积极的重大变化,产生了良性互动,进行了交流合作,取得了可喜成果,呈现了光明的前景。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和强劲的良好势头必须珍惜,两岸关系必须因势利导不断推进。
笔者认为,深刻地理解两岸关系发展的成果缘何而来,才能从根本上珍惜,才能护好根,只有根深叶茂,才能不断地结出新的成果。两岸关系只有巩固好互信的基础,才能永续发展、不断创新高。
6月26日,民进党发动了一场所谓“反一中市场,人民公投做主人”的游行,由蔡英文带队的这一闹剧,包括李登辉、吕秀莲、苏贞昌、谢长廷、游锡堃、陈菊这一帮陈水扁“台独”政权时期的核心人物,陈水扁之子陈致中也在行列中。事实上,民进党的游行已是强弩之末,也已词穷理尽。祸害台湾人民最深的李登辉再次盗用“台湾人民”的名义,歇斯底里地叫嚷“要反对到底”,谢长廷更是只能嚷上几句近似已成为笑话的所谓“男人没工、女人没尪、孩子去黑龙江”的陈词滥调。但是,为政治之需、选举之需,民进党利用议题无理取闹,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可能会成为常态,不能不防。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符合时代潮流和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更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6月19日,在厦门举办的第二届海峡论坛有万名台湾乡亲参与,来自基层的占80%,来自中南部的占60%,能汇成如此波澜壮阔的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的壮观场面,说明两岸同胞十分坚定地共同谋求和平、发展与繁荣。
马英九宣示打造台湾“黄金十年”,将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起跑点。愿马英九带领台湾人民,战胜来自“台独”势力的破坏和其他方面的困难,在正确的道路上起跑、创造佳绩,为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为菲律宾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秘书长)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