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颐和园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始建于公元1750年,旧称“清漪园”。1888年重建,改名“颐和园”。颐和园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293公顷,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园内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古树名木 1600 余株。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
园中景区可分为万寿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三部分。
万寿前山景区以佛香阁为中心,由两条垂直对称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就是著名的长廊,长700多米,廊上绘有传统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内容图画万余幅,号称 “世界第一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颠的智慧海,层叠重廊,气势磅礴。巍峨高耸的佛香阁八面三层,踞山面湖,统领全园。
碧波荡漾的昆明湖平铺在万寿山南麓,约占全园面积的3/4。其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连接湖中的南湖岛。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象征着中国古老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后山后湖碧水潆回,古松参天,环境清幽,与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照。与前湖一水相通的苏州街,酒幌临风,店肆熙攘。谐趣园曲水复廊,小巧玲珑,被称为“园中之园”。
1998年12月2日,颐和园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美的自然环境景观,卓越的保护管理工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