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0年第一期  > 正文

上海世博会: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动力

日期:2010-02-23 08:36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王忍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王忍

 

  今年,中国将迎来又一场沟通中国与世界,联通现在与未来,推动全球性的城市文化大交流的盛宴——上海世博会。这次世博会将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全面探讨人类城市生活发展,谱写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同时,随着两岸关系的大交流、大融合、大合作、大发展,这次世博会也将成为两岸各界人士充分交流的新平台,成为两岸经济整合、摆脱金融危机影响、共享世博商机的一次重要契机,更将成为两岸同胞共同参与和见证的一场盛会,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写下新的绚丽篇章。

台湾参与上海世博会的概况

  台湾参与上海世博会的过程,充满了曲折与变数。2002年,上海获得世博会的承办权,两岸共同参与、分享世博荣光成为两岸同胞共同的心愿。但当时在民进党当局的阻挠和干扰下,台湾民间、台商都无法参与到其中。直至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后,在大陆方面积极邀约下,台湾各界进入世博会舞台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2008年6月,台北市长郝龙斌正式确定台北市参与世博会,并见证了台北市的“无线宽带、宽带无限的便利城市”和“资源全回收、垃圾零掩埋,迈向城市的永续”两个案例参展城市最佳实践区的签约。2009年5月22日,台湾“外贸协会”对外宣布,台湾方面决定以台湾馆的名义参与世博会。这是自1970年参加日本大阪世博会后,台湾第二次正式参与世界博览会。12月10日,由台湾著名设计师李祖原设计、耗资10亿新台币的台湾馆实现结构封顶,象征台湾为世界祈福的巨大“山水心灯”的造型初现。在上海投资发展的台商也满怀热情地投入了参与世博的洪流。震旦集团与上海世博局签署了建造企业馆的参展合同,将建设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的“中华玉文化”的玉器展示馆。台湾文化艺术界也积极参与世博会的文艺创意活动。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的原始创意就来自于台湾设计师巫永坚。歌星伍思凯为世博会创作了主题歌。为丰富世博会的文化演艺活动,台北艺术推广协会还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联手策划主题秀《城市之窗》。这台30分钟的主题秀将戏剧性、艺术性、娱乐性完美融为一体,激发观众领悟生活真谛与和谐内涵,进而体会到城市文明和进步。

上海世博会对两岸关系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台湾参与世博会的诸多活动,是两岸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成果,也是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新阶段的最好体现,将对两岸关系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一,上海世博会将为两岸经贸关系的继续发展、推动两岸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化提供动力。一方面,上海世博会将为两岸经济成长注入新的活力。世博会商机无限,涉及硬件规划与建筑设计、品牌商业化、园区运营以及相关各种服务业等,可以与台湾相关产业、台资企业所分享;另一方面,上海世博会将加大台湾与长三角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尤其会促进以台北为龙头的北台湾地区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之间经济资源的全面整合。随着两岸经济融合度的日益加深,两岸一日生活圈将逐步形成,可以预见,长三角的台资企业将利用这难得的机遇,形成两岸共同品牌与市场。

  第二,上海世博会将增进两岸民众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文化是两岸共同的精神纽带。而搭建两岸交流的文化平台,有利于增进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营造更浓的和平发展氛围。海峡两岸同文同宗、血脉相连,文化一脉相承,台湾各界对于上海世博会具有独特的情感,对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具有更深刻、更细腻的感受。据了解,包括台北爱乐乐团、明华园歌仔戏、云门舞集等台湾著名文艺团体,正积极争取世博会的演出机会。这些文艺表演将为两岸文化艺术的交流创造广阔的平台,为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的共同发展积累深厚资源,为大陆民众了解台湾艺术和台湾同胞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创造了便利条件。

  第三,上海世博会将成为展示两岸现代科技与文明成果的最新园地。世博会是工业文明的产物,也是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上海世博会期间,将充分展示来自两岸的科技与人文、理念,交流城市建设经验,探索新的更好的人类居住、生活、工作模式。以台北展区为例,其空间规划为模拟台北101大楼高速电梯的360度3D剧场、未来剧场及互动体验区等三大展示区。参观游客将通过3D立体影音多媒体、360度环幕剧场和金字塔型幕墙,犹如在台北101大楼内搭电梯,体验各种场景与市民生活,看到一座兼具未来与时尚感的台北城市模型,体验台北未来美好的生活面貌。

构建五个平台,推动上海世博会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动力

  150多年来,世博会首次来到中国,适逢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的新阶段,无疑将为两岸关系注入新动力。目前,两岸已顺利摆脱政治与历史的纠葛,促成台湾深度参与世博会。而下一阶段,两岸应当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两岸经济交流和人员往来,深化各领域的合作,不断巩固和推进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是要打造展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美好前景的平台。上海世博会带来了一次实现台湾全方位、深层次参与,提升和平发展的新境界,丰富和平发展的内涵,拓宽和平发展的新领域的重要机会。我们应当通过世博会所创造的经济、文化、科技、人员交流互动的平台,充分展现两岸同胞追求和平、崇尚和谐、向往发展、促进合作的智慧与信念,向世界各国表明两岸同胞有能力处理好两岸问题。让台湾同胞充分感受到祖国大陆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上的信心和诚意,向他们充分展示大陆与台湾实现和平发展后,为两岸民众在生活各层面上所带来的便利,从而进一步推进两岸联手合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是要打造“世博模式”的政治互动新平台。台湾参与上海世博会的实践证明,既坚持原则,又保持灵活弹性,是解决两岸分岐的重要法则。在今后的政治互动中,双方可在此基础上,更灵活、务实处理相关问题,扩大成果,充实内涵。特别是台湾方面,在其他诸如加入国际组织、缔结自贸协议等问题上,也应当借用“世博模式”,理性务实地面对两岸政治分歧,在与大陆进行充分沟通和多渠道的商谈后,主动与大陆合作,在大陆知情、同意和协助下谋求实质经济利益与国际空间。

  三是要打造促进两岸经济合作的平台。上海世博会提供了两岸联手应对金融危机的难得契机,也有利于创造能充分发挥两岸双方优势,实现互利双赢经济格局的新机遇。首先,祖国大陆应充分利用世博效应,乘势借力出台各种优惠措施,积极探索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机制。其次,应当统筹考虑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和台湾岛内的产业分工合作,鼓励台资企业借机扩大投资大陆。第三,要尝试建立金融合作机制。在开放台资银行大陆设立分行试点方面先行一步,或者组建沪台合资银行,向台商提供系统金融服务。

  四是要打造城市对接平台。上海世博会期间,祖国大陆各省区市都将建设城市展览馆,向世界展示各地特有经济文化氛围。这就为全面推动两岸城市间交流、对接创造了条件。我们应当利用上海世博会的契机,主动邀请台湾各县市组成参访团赴世博会参观考察。并推动大陆各省市与台湾各县市之间的直接交流,争取建立点对点的沟通渠道,形成一批友好城市,全面推动城市间经济、文化、人员的交流。

  五是要打造推动两岸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平台。要紧紧围绕“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这个中心做好文章。例如,在世博会上推出一批反映中华文化的精品书籍音像制品,供台湾游客选择;利用各种文化表演的形式,宣传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等,使世博会成为促进两岸文化认同以及情感融合的新平台。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