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0年第一期  > 正文

抓住难得机遇 开创澳台新局

日期:2010-02-23 09:02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程金中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程金中

 

  澳门回归祖国已经10周年。在这开创澳门历史新纪元的10年中,伴随着澳门日新月异的变化,澳门与台湾之间的关系持续稳健发展,呈现出令人欣慰的新局面。回顾总结10年来澳台关系的发展变化,研究新形势下推动澳台关系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澳台关系稳健发展

  澳门回归祖国后,澳台关系成为两岸关系的特殊组成部分。过去10年,在两岸关系跌宕起伏的大背景下,澳台关系总体上是稳健发展的,呈现出稳中有进的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交流活动更趋频繁。10年来,澳台民间交流活动蓬勃发展,规模扩大,层次提高。交流活动的数量由回归之初的每年30余件增加到2008年的200余件,其中在澳门举办的交流活动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三,广泛涉及诸多行业和领域。同时,一些涉及两岸关系问题的论坛、研讨会频频在澳举办。2006年12月,“全球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有400多位台湾人士出席,是台湾各界出席历届反“独”促统大会人数最多的一次。2008年5月,台湾局势发生重大积极变化后,澳门各界人士赴台交流、考察的热情高涨,澳门中华总商会、澳门学者同盟、澳门归侨总会等十多个从未组团赴台的重要团体,纷纷组团入岛交流、考察,澳台双向交流迅速发展。

  人员往来更加热络。多年来,台湾是澳门的第三大客源地。每年赴祖国大陆的数百万台胞中,有近三分之一经澳门往返两岸。澳门居民赴台旅游、升学亦渐趋热络。据统计,2002至2007年,澳门居民赴台人数平均每年2万人次左右,2008年逾3万,同比增长32%;到台湾大专院校求学的澳门中学生,从2000年的197人增加至2009年的1000多人,目前有3000余人在台就读。因地缘和历史原因,澳门回归前有不少居民赴台打工和定居,高峰时打工者多达2万余人,申请定居者每年达1600余人。澳门回归后,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迅速好转,不仅去台打工的澳门居民陆续回流,且有为数不少的台湾民众来澳工作、定居。热络的人员往来成为加强澳台沟通、密切澳台关系的重要桥梁。

  经贸交流找到新的切入点。澳台间一直保持着一定的经贸往来。据有关方面统计,1999年以来,澳台双方贸易额每年保持在3亿美元左右,2008年达4.35亿美元。受澳门微形经济体的局限和其他因素影响,澳台经贸合作规模相对较小,互往对方直接投资较少,但澳台工商界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经常组团互访、交流。2005年以来,澳门逐渐成为台湾向祖国大陆各地推介地方特色产品、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的视窗和展台。台湾农产品业者先后在澳门举办了近10场名优农特产品展销活动。两岸关系发生重大积极变化后,不少澳门工商业者赴台寻求商机和合作者,一些台湾知名的连锁特色餐饮纷纷进驻澳门,两地经贸交流与合作正在拉开新的序幕。

  两地官方事务性接触逐步展开。10年来,随着澳台民间交流合作与人员往来的日益密切,许多台湾政界人士也频频来澳活动,或经澳门转往祖国大陆和香港。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教青局、贸促局、经济局等部门官员也分别赴台举办展览、参加研讨会或参访考察,与台湾有关方面展开交流。两地在不断增多的公务性接触中,建立了联系,积累了经验,形成了默契,并为两地诸如旅游观光、打击犯罪等涉及公权力领域的合作创造了条件,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澳门在两岸间发挥着独特的桥梁作用。1995年底,澳台空中航线开通,以“一机到底”的模式直飞两岸,由此创造了两岸民间机构在一个中国原则下进行事务性商谈、签署协定的成功模式。2002年,澳航开通深圳—澳门—台湾的货运专机航线,成为当时祖国大陆唯一飞行台湾的货运航班。2003年,两岸春节包机18个航班中,有12个航班以澳门机场为中停机场。2005年1月,两岸台商春节包机谈判在澳门达成协定,此后两岸多次就春节和节日包机、祖国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等事务在澳进行商谈。在两岸合作打击犯罪中,澳门也承担着重要的中介角色,多名在祖国大陆落网的台湾通缉要犯由澳门机场遣返台湾归案受审。现实表明,回归后,澳门在两岸间的特殊桥梁作用进一步显现。

“一国两制”方针和澳门基本法的作用

  一是中央政府为澳台关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保障。澳门回归以来,“一国两制”方针和澳门基本法得到全面落实,从根本上保障了澳门回归后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也为澳台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中央颁布的《中央人民政府处理“九九”后澳门涉台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明确指出,澳台两地的民间交往,澳门同胞、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都应予以维护,以促进两地共同发展;对两地人员往来、台湾居民来澳投资、澳台航线、两地民间社团之间的关系,两地官方接触往来以及台湾在澳机构的留存等问题,做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澳台交流往来的规定。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在处理澳门涉台事务上的具体体现,也是澳门回归后处理澳台关系的指导性文件。实践证明,这为澳台关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保障。

  二是两岸关系稳定发展为澳台关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000年以来,两岸同胞共同努力,先后取得了反对“一边一国”、“入联公投”等“台独”分裂活动的胜利,重挫“台独”分裂势力,维护了两岸关系的基本稳定,为澳台关系平稳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08年5月以来,台湾局势发生重大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取得突破性进展,步入和平发展的轨道。两岸关系进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时期,为澳台关系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澳台民间交流交往明显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三是特区政府为澳台关系的发展采取了积极务实的举措。澳门特区政府重视发展澳台关系,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和《中央人民政府处理“九九”后澳门涉台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妥善处理自治范围内的涉台事务,引导澳台关系健康发展。回归以来,特区行政长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积极参与澳台民间交流活动,经常出席重大涉台交流活动,会见来澳参访的台湾知名人士。特区政府指派专人负责处理涉台事务;将台湾居民免签入境逗留时间由21天延长至30天;允许“台北经济文化中心”为澳门居民以及经澳赴台的内地居民、外国公民办理入台证和提供旅行服务。此外,特区政府管辖下的澳门基金会对重大涉台交流活动予以资助,积极支持。这一系列务实举措,促进了澳台交流交往,推动了澳台关系的稳步发展。
 
  四是澳台之间深厚的人文历史渊源为澳台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石。澳门与台湾作为中国的两个特殊地域,人文历史渊源十分深厚。从历史上看,尽管两地都曾遭受外国侵占和殖民统治,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但都无一例外地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优秀传统,形成了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从社会制度看,台湾地区长期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澳门回归后继续“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方面,两地也基本相同或相近。多年来,澳台之间通过经商、求学、就业、定居、通婚等多种方式,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使在海峡两岸处于长期隔绝、不相往来的年代里,澳台间也一直保持着交往和联系;即使在两岸关系高度紧张之际,澳台关系仍保持相对稳定的小气候。这种深厚的人文、历史渊源,为回归后澳台关系的稳步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

  五是台湾方面正视现实、务实面对,也是澳台关系稳步发展的条件之一。为因应香港、澳门先后回归,台湾在“两岸关系条例”的基础上,拟定了“香港澳门关系条例”,将港澳地区的政治定位由“海外地区”改为“有别于大陆其他地区之特别区域”,所涉港澳事务归口有关部门统一管理,这些举措应属务实安排。澳门回归后,台湾即依据“条例”来处理澳台关系,将留存在澳门的机构更名为“台北经济文化中心”,为澳台民间交流提供相关服务。台湾方面从维护自身利益,以及维系和发展台澳关系出发,正视澳门回归并实行“一国两制”的事实,客观评价澳门“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务实地采取一系列有助于澳台民间交流交往的举措,推动了澳台关系的发展。

推进澳台关系进一步发展

  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以及澳门“一国两制”事业的稳步推进,澳台关系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这新的历史起点上,只要各方把握大势、积极作为,澳台间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局面就一定能够实现。

  把握机遇,齐心协力,是推进澳台关系深入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两岸关系方兴未艾,展现出光明的前景,为澳台交流交往创造了更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严重冲击,需要澳台两地进一步加强合作,共谋发展。澳门与内地CEPA的逐步深化,珠澳跨境工业区的建设,泛珠江三角洲区域性合作的全面启动,为澳台两地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与潜力。面对新的形势,澳台两地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具备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促进澳台关系发展的共同意愿。凡此种种,都为进一步发展澳台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机遇。

  互惠互利,共创双赢,是推进澳台关系深入发展的重要原则。加强澳台交流合作,符合两地同胞的共同利益。因此,两地要不断扩大交流、深化合作。从澳门来说,可以充分利用澳门自由港、低税制等条件,进一步吸引台湾会展、旅游业者来澳投资兴业;采取新措施,扩大与台湾旅游业界的沟通合作,吸引更多台胞来澳旅游、观光;组织举办有台湾县市和企业参加的大型交流活动,推动澳门与台湾在科技、旅游、会展、医疗保健等领域开展合作。台湾方面则可采取措施,鼓励业者赴澳门发展,或以澳门作为进入祖国大陆发展的视窗和平台;考虑澳门高等教育得以显著发展的现实,及早承认澳门高校学历;切实维护在台就读澳门学生的正当权益,吸引更多澳门学生赴台接受高等教育;适应两地交流往来的需要,进一步简化双方居民往来台湾手续,提供更多的便利。只要双方以互利双赢为原则,以两地同胞共同利益为依归,就一定能够拓宽澳台交流合作的领域与管道,推动澳台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

  发挥优势,挖掘潜能,是推进澳台关系深入发展的重要途径。澳门回归后作为海峡两岸接触交流的视窗和平台,在两岸关系中发挥了特殊的中介和桥梁作用。两岸“三通”后,对澳门从事两岸中介或中转服务的行业短期内会产生一些影响,但从中长期看,“三通”将促进两岸更密切的经贸及社会文化交流,澳门仍有从两岸关系新格局中获益的机遇。因此,我们要把握大势、集思广益,深入探索在澳台关系发展进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澳门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比如,利用澳台间良好的互信基础,发挥澳门在增进两岸互信中的传导作用;发挥澳门环境特殊的优势,为两岸探讨、处理双方间某些复杂敏感问题提供平台。我们相信,只要双方不断增进互信,累积共识,共同努力,创造条件,就一定能够找到更好发挥澳门优势的途径,澳台关系发展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积极进取,务实推动,是推进澳台关系深入发展的重要动力。经过多年的发展,澳台交流交往已有一定基础,具备一定规模和水准,但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民间性、自发性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适应澳台关系不断发展的需要,超前思考、预先规划,切实采取措施加以推动,努力形成适应两岸关系发展新形势的大交流、大合作的新格局。要以远大的目光、务实的思路,认真思考和解决澳台关系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寻求解决之道。如新形势下如何深化两地的经贸合作;如何扩大两地其他领域的交流;如何建立必要的联系机制和沟通管道;如何在必要时以适当名义设立相应的机构等。总之,只要是有利于加强澳台交流、促进澳台关系发展的事,都应该积极考虑、大力推动。

  回顾过去,澳台关系良性互动、稳步发展,为维护澳门繁荣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展望未来,澳台关系面临难得机遇,前景美好。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