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0年第一期  > 正文

民进党对2009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影响

日期:2010-02-23 09:06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铁声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铁声

  2009年,两岸关系在国民党重新执政、岛内政局发生转折性变化的背景下,围绕和平发展的主题,取得积极进展。一年来,国共两党继续保持良性互动,举办了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海协会与海基会举办两次“陈江会谈”并签署多项合作协议;两岸民间团体举办了大规模的首届海峡论坛;祖国大陆组织多批大型赴台采购活动,积极参与台湾“莫拉克风灾”救助,妥善解决了台湾参加世界卫生大会的问题。总体上看,两岸之间友善气氛有所增强,制度化建设有所推进,和平发展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但同时,两岸之间互信的基础依然脆弱,深层次的矛盾依然存在,“台湾主体意识”在岛内根深蒂固,民进党依然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要牵制力量。举其要者:

  一、蔡英文发起“全民保台”运动

  2月8日,民进党召开临时中常会,讨论该党的路线发展、组织再造、当前政治情势与选举策略等问题。党主席蔡英文表示,台湾人民不分统“独”与蓝绿,处于集体焦虑,就是对国民党快速倾向大陆的政策与路线感到极度焦躁与不安,这是现阶段社会对执政当局最大的不安来源。民进党将诉求不同性别、年龄、不同政治立场的民众,共同来保护台湾,保护台湾“主权”。5月17日至18日,针对马英九上台一周年,民进党在蔡英文带领下掀起群众游行、晚会、守夜三波高潮,抨击马英九严重“倾中”换取短期经济利益,不但“主权”流失、人权倒退、经济不振,更让人民处于不安之中,号召用民主救台湾,夺取后续选举的胜利。

  二、民进党对两次“陈江会谈”提出批评并发动抗争

  4月26日,第三次“陈江会谈”在南京市举行,两会就两岸空中定期航班、金融合作、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签署三项协议。蔡英文批评说,这次谈判是失败的,每次“陈江会谈”前,马英九都有“主权”退让的说法,执政当局对大陆经济过度依赖,并且一直回避在野党及立法机构制度性监督,也未清查“国安”团队的利益回避问题。12月22日,第四次“陈江会谈”在台中市举行,民进党发动数万人到场抗争,再次陷入“街头游击战”的思维中。

  三、民进党对参与世界卫生大会的立场

  5月18日,第62届世界卫生大会在日内瓦召开,台湾正式以观察员身份参加大会,这体现了祖国大陆的善意,以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诚意。民进党表示,不接受大陆与WHO签订的2005年备忘录;反对WHO的疫情资讯与会议邀请必须经过大陆再代转给台湾;台湾不应该接受大陆所提逐年控管、逐年参与的方式参加世界卫生大会;不接受大陆以宗主国的身份代为申请,并让台湾以副会员(附属会员)的身份参与WHO与WHA。

  四、陈菊祖国大陆之行的前后表现

  5月21日,民进党籍高雄市长陈菊赴北京、上海参访,宣传高雄世运会,成为到祖国大陆访问的民进党现任在职最高行政首长。陈菊强调,这次大陆行纯粹为推广世运的和平精神,没有政治意涵。在祖国大陆,陈菊受到高规格的接待,积累了政治资本。但在其后的“莫拉克风灾”中,包括高雄市政府在内的民进党执政县市,以慰问灾民为借口,共同邀请达赖喇嘛访台,引发两岸关系震荡。而后,高雄市又不顾两岸民众的反对,于9月22日执意播放热比娅的纪录片“爱的十个条件”,在两岸关系上再次挑起事端。

  五、范振宗、许荣淑被民进党除名

  7月11日,台湾“农委会主委”范振宗、前“立委”许荣淑因违反民进党中执会决议,参加在长沙举办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遭停权三年处分。两人发表对民进党中央不满的言论后,更遭民进党临时中评会除名。台湾《联合报》评论说,范、许二人触犯的“天条”就是去了一趟国共论坛。民进党如此惊惶失措,自己吓自己、惩罚自己人,简直是乱了套。《中国时报》评论认为:“对贪污者不敢割袍,对登陆者毅然断义,这就是民进党的是非吗?”

  六、“莫拉克风灾”中的民进党

  8月8日,莫拉克台风带来超大豪雨,台湾出现50年来最严重的水灾损害,马英九当局也被台风吹得“东倒西歪”。祖国大陆社会各界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民进党操作马英九当局拒绝海外援助议题,趁势把祖国大陆扯进来。对祖国大陆愿意提供各种类型的直升机赴台救援,民进党诬称大陆的做法有“政治考虑”,是“与美国较劲”的具体体现。当祖国大陆决定援助台湾1000套组合屋时,民进党籍“立委”质疑组合屋含有不利于人体的甲醇,要求马英九当局严格查验甲醇含量。8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会见无党籍“立委”高金素梅率领的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王毅主任代表国台办捐款2000万元人民币。民进党发言人称,高金素梅利用原住民的灾难与痛苦,去换取大陆的捐款,不仅违反原住民传统、是政治棋子,也是配合对岸统战,马英九应制止这项捐款。

  回顾民进党一年来在两岸关系中的作为,展望新一年民进党在两岸关系上的表现,可以得出以下五点结论:

  1、民进党将争夺对两岸关系的发言权。面对经济自由化、区域一体化的大趋势,两岸关系将日趋紧密,并走上制度化的轨道。作为台湾最大的反对党,民进党不会甘于在两岸关系议题上被边缘化,必将积极发声,以凝聚和扩大支持其的民众。

  2、民进党将利用街头抗争的方式凸显其政治能量。民进党在岛内失去行政和立法主导权后,被迫以街头抗争的方式显示其作为反对党的角色。“三合一”选举的结果,使民进党士气大振,但也只是取得局部战果。在民进党全面夺回执政权前,其走上街头的频率将越来越大。

  3、民进党将对马英九的大陆政策产生牵制性影响。基于双赢的策略,马英九当局期盼两岸在“互不否认”的观念下进行协商,在充分开放、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上展布新局。而民进党则担心台湾“主权”流失,将用放大镜来审视马英九在两岸关系上的作为,并运用其在台湾社会的影响力对马英九实施牵制。

  4、民进党与祖国大陆严重缺乏互信。民进党人坚持“台湾前途由2300万台湾民众决定”的理念,使他们热心扮演台湾“主权”守护者的角色。祖国大陆对民进党高层来访者释放的善意,未能使其感动从而照顾对方的关切,这说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方面,目前岛内民众对两岸经贸文化、民间交流的赞成与参与,一时难以减弱其对“台湾主体意识”的认同;另一方面,转变民进党人的思想观念,确非易事。

  5、民进党内部围绕大陆政策的转型将展开争论。政党的发展必须以民意为依归。一年来,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虽然没有增加岛内拥护祖国统一者的比例,但是,两岸民众都认为两岸关系趋缓了,和平发展是目前两岸相处的最大公约数。台湾的前途与祖国大陆密切关联,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民进党要想重新执政,将不得不寻找与祖国大陆接触和相处相容的办法,民进党内要求检讨其大陆政策的声音将不断浮现。如何处理好两岸关系,如何正确地对待祖国大陆,将是民进党未来发展的关键之一。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