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发展促统一 两岸关系开新局
日期:2011-04-23 07:31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高敬德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香港第一个实践“一国两制”,为推动国家和平统一作出了“率先垂范”的历史贡献。面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香港应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
和平发展是两岸统一的最佳途径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结果,不仅有利于两岸经济社会的共同繁荣,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最终以和平的方式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途径。
胡锦涛主席在《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讲话中强调,我们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全民族的团结、和谐、昌盛。这一讲话,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思想,揭示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实现国家统一和全民族团结、和谐、昌盛的内在联系。这是祖国大陆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主张和方针政策的重大宣示,为两岸关系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标志着和平发展已成为两岸关系的主旋律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规范两岸之间经济合作活动的基本协议。协议的签署,既说明祖国大陆经济强大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也显示两岸经贸合作进入全面成熟的阶段,更标志着和平发展已成为两岸关系的主旋律。
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大陆的经济成就举世瞩目,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了强劲基础,也为实施包括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在内的惠台政策,提供了必要的市场和足够的承载体,更为祖国大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展主导权提供了重要保障。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巨大进步,是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雄厚基础和可靠保障,决定了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涵盖了两岸间的主要经贸活动,符合两岸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两岸经济优势互补、互利双赢。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落实,标志着两岸经贸合作全面进入制度化轨道,将为台湾经济注入巨大的推动力。据台湾的研究显示,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光是关税减免,一年就为台湾带来295亿元新台币的优惠,将带动台湾经济增长率增加1.65至1.72个百分点,将为台湾带来大约26万个新的就业岗位。
更重要的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将成为台湾联结中国大陆和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节点。作为一个外向型经济体,台湾十年前就曾经希望成为亚太营运、金融和运输中心。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台湾更加迫切希望在与祖国大陆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争取发展更多更广的区域空间和国际空间,促进台湾经贸网络的“国际化”,化解其在区域经济整合中的边缘化困境。应当说,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之后,这一切皆有可能。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所体现的最大的善意是互利双赢、和平发展。随着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台湾经济社会发展的红利不断涌流,台湾民众在共享两岸经济发展果实的同时,将更多地感受到祖国大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诚意和善意。他们的注意力将从少数政客煽动的“台独”转移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上,在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融合中加深联系,增进了解和互动。
联系现阶段两岸关系的大背景,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所预设、所隐含的重要前提:两岸在尚未正式结束敌对状态的情况下,签署经济合作协议,不是隐含了军事互信、政治互信的前提吗?显然,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首先是经济合作协议,但也是一种和平发展的协议,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比政治、军事协议更实惠、更具实际影响的协议,必将成为未来两岸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签署和平协议的重要基础。
海外华侨华人在促进统一方面的重要作用
海外华侨华人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统一的重要力量。多年来,海外华侨华人以各种方式、各种渠道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向住在国政府、主流社会和民众宣传和介绍台湾问题的历史以及中国政府的对台政策,对住在国的对华涉台政策给予积极影响,在全球营造促进中国和平统一的氛围。他们更利用与台湾的广泛联系,深入岛内,推动两岸经贸、文化、科技、教育等多元化的交流和互动,为推动两岸关系向着有利于和平统一方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香港在促进统一方面的独特角色
邓小平曾经说过:中国最终要统一。能否真正顺利地实现祖国大陆和台湾的统一,一要看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结果,二要看我们经济能不能真正发展。显然,香港第一个实践“一国两制”,在推动国家和平统一方面多了一份率先垂范的历史责任。因此,港人努力落实好“一国两制”,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在为祖国和平统一作出贡献。
由于台湾当局一直对“一国两制”不认同,陈水扁执政期间更将“一国两制”妖魔化,令香港作为台湾观察“一国两制”的窗口,更显重要。随着香港“一国两制”实践的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逐步增加对“一国两制”的理解和信心,逐步体会到祖国大陆确实考虑到和尊重了广大台湾同胞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近年来,香港加强与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特别是《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和开放内地游客自由行,探索并积累了两个单独关税区之间建立经济合作机制的经验。这一切为进一步密切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人员往来、促进两岸实现全面直接“三通”,以及两岸磋商签署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发挥了重要的启示、借鉴和推动作用。
近年港台两地政府层面的交流取得重要进展。香港特区政府将提升港台关系作为施政的重要内容,继成立跨部门督导委员会后,又成立港台商贸合作委员会、港台经济文化合作协进会,首次在香港举办港台城市交流论坛,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亲自率队赴台出席由“协进会”和“策进会”在台北召开的首次联席会议。出席的香港官员层次之高,前所未有。
香港特区政府以“协进会”和“策进会”作为平台与台湾官员直接进行沟通交流,不仅打破了港台过去从没有正式官方邀访的政治禁忌,更重要的是奠定了日后两地合作的模式和基础,是港台关系发展进入新里程的重要标志。这不仅会大大加强港台之间的合作关系,而且可以为未来两岸之间官方接触尤其是内地一些省市与台湾之间的官方往来,作出有益的探索。
率先实行“一国两制”的香港,与台湾联系密切,在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具有无可取代的独特地位。港台关系的发展应该而且可以走在两岸关系的前面,更好地发挥香港在促进统一方面的作用。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下,香港应该有开创性思维以及与之相关的政策措施。
首先,经济方面,需加快推进港台实质联系。
当前,以泛珠三角合作为平台的南中国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正在加紧进行。在这一进程中,港澳均有参与,唯缺台湾。然而,南中国的经济区域一体化,港、澳、台“一个都不能少”。因应两岸与港澳经济合作形势的新要求,香港需要抓紧推动与台湾签订“综合性共同市场安排”,保证两地间贸易商品、资金、人才的无障碍流动,令港台之间率先实现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整合,尽早进入共同市场阶段,为台湾参与华南经济一体化,加快大中华经济圈进程,发挥连接作用。
其次,政治方面,争取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缓冲带”。
目前两岸政治互动难度极大,香港最有条件在化解这一难题方面体现出独特价值,成为两岸政治关系发展的“缓冲带”。香港应利用自身的特殊地位,构建与台湾绿营和民进党沟通的重要平台,主动邀请他们访港交流,以增进了解,建立互信。此举对民进党人客观地加深了解香港、了解祖国大陆的对台政策有利。同时,作为曾经在此达成“九二共识”的香港,是未来两岸领导人高层会晤的上佳地点,香港应该为此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第三,民间及文化交流方面,努力开创全面合作的新局面。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近年在不同场合强调,“新形势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把两岸交流合作推向最广泛的领域、推向基层,鼓励最广泛的基层民众参与到两岸交流合作中来”。无论是历史渊源、文化背景、社会制度还是现实联系方面,香港与台湾的民间交流与文化合作,都较内地省市有更多的优势和更大的空间。开创港台关系的新时代,不仅是逐步开通官方、半官方的沟通渠道,还包括开启民间大交流、大合作的新篇章,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港台交流合作中来,努力使港台民众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积极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
第四,海外方面,加强联络和凝聚华侨华人的促统力量。
香港移民遍及全球,在全球华侨华人社会中具有重要影响力。香港作为亚洲的国际金融中心和自由港,可以说是四面结缘,八面来风,与海外华侨华人的联络甚具天然优势。海外华侨华人通过香港,不仅能够具体了解“一国两制”实践的现实,增强实现祖国统一的信心,而且能够更好地联络和凝聚全球中华儿女推动祖国统一的力量。香港应该在这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喜看今日神州大地,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生机盎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我们的国家完全有能力实现和平统一,两岸的中国人也一定有智慧搭起和平统一的桥梁,为金瓯无缺的华夏盛世早日到来而努力奋斗。
(作者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