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1年第二期  > 正文

稳中求进,不断开创两岸和平发展新局面

日期:2011-04-23 08:11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学习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两岸关系部分的体会
 
  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温家宝总理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涉及两岸关系部分篇幅虽不长,但含意深刻,使人们对两岸关系顺利发展更加抱有信心。

  一、坚持和平统一,不断推进两岸关系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将坚持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和各项政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是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保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既是祖国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两岸合作、共创双赢的重要条件。自2008年3月台湾实现了第二次政党轮替以来,在两岸双方的努力下,两岸关系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呈现出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现在,和平发展已成为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景,两岸之间的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局面业已形成,两岸关系的持续改善和发展,给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由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仅在台湾岛内已获得强大民意支持,而且在国际上也得到各方舆论的普遍肯定,受岛内民意和国际大气候的制约,公开反对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宣扬“台独”已经越来越没有市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岛内不仅公开反对两岸交流交往的声音趋于弱化,而且一些绿营的政治人物也相继“登陆”,寻找商机。近年来,特别是“五都”选举后,民进党迫于岛内民众要求两岸和平发展的压力,几位政坛要角在宣示其对于两岸关系的主张时,也多以“和平”字眼来包装。但是,毋庸质疑的是,民进党坚持分裂的立场并未放弃,他们至今仍不接受“九二共识”,他们所说的“和平”并不是和平统一,“台独”理念与主张仍然是该党政治思想的核心。因此,要继续发展两岸关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重要性,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必须致力于稳固两岸双方业已达成的重要政治共识,稳固两岸之间已经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稳固两岸民众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流民意,推进两岸交往机制化进程,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从而保持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推动两岸关系继续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二、积极落实《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其他协议,推进各种经济合作的后续协商。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继续推进两岸协商,积极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产业合作,加快新兴产业、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合作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大陆企业赴台投资。”

  今年是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之年,两岸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1月1日正式生效,两岸经济关系进入到机制化、制度化发展轨道。全面落实《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各项内容无疑是当前两岸关系的首要任务。2010年7月12日,胡锦涛在会见吴伯雄时强调:“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决议,标志着两岸经贸合作有了一个新的水平,这个协议是为民谋利,互利共赢,影响深远的好协议,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希望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能尽快得到落实,以便为两岸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继续推进两岸经济合作的正常化、机制化、制度化,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关于“机构安排”的规定,由海峡两岸共同组成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简称“经合会”)负责处理与《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相关的事宜。在两岸关系中,“经合会”则成为彼此间经济合作制度化的重要平台。“经合会”的成立及正常运作,不仅有利于两岸“两会”及时协商解决两岸经贸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推动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而且对两岸之间未来将要成立的其他机构起到示范与推动作用。随着“经合会”开始运作,两岸投资保障协议的协商、签署以及落实《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内容的货物贸易、服务业贸易等谈判也将适时展开。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当前,尽管自2008年9月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还未完全消除,但是祖国大陆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内部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政府调控能力较强,这亦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能。海峡两岸要抓住“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扩大和深化两岸各项交流与合作,在此基础上继续增强两岸同胞的共识,采取切实措施,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两岸同胞,尤其是台湾基层民众,让两岸民众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三、积极扩大和深化两岸交流合作,使两岸同胞在交流合作中累积共识。

  加强两岸产业合作尤其是新兴产业合作既是两岸各自内在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2010年6月,台湾当局向祖国大陆资本开放了100个投资领域,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台资单向投资祖国大陆的不正常状况,使陆资入台终于得以实现。陆资入台不单是对祖国大陆有利,对台湾的意义更为突出。因为祖国大陆资金进入台湾将为台湾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赴台投资的必然都是祖国大陆的优秀企业,除了给台湾经济发展带去资金扶持,也会为台湾地区带去祖国大陆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优质服务,祖国大陆企业已在国内外大型交通基本建设方面显示出良好的业绩与雄厚的实力,必将为台湾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新鲜血液。但由于台湾对陆资管卡太严,陆资入台的总体状况是资金较少、规模不大,未能形成预期的“陆资洪流”。而要改变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继续对祖国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给予鼓励与支持,为祖国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提供便利,也要求台湾尽快出台相关办法和配套措施,为祖国大陆企业赴台投资营造良好环境,以促进两岸经贸投资的双向化与正常化发展。2011年,祖国大陆资本到台湾的投资也将有较大的进展,无论是入台的资金、项目还是商务分支机构,都将因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化而取得一定程度的突破。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表明海西经济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的“先行先试”作用将进一步受到政府的重视。由于海西区与台湾地区有地缘、亲缘、商缘、法缘、血缘等“五缘”关系,在对台交往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在扩大和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关系、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推进海西经济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的“先行先试”的内涵还有待于两岸同胞发挥聪明才智,通过两岸“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管理、共同经营、共同受益”的合作模式,去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和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开展两岸社会各界交流,积极拓展两岸文化教育合作”。两岸关系的发展离不开两岸民众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只有通过经济、贸易、文化、教育等各界人士的交流交往及其合作,扩大和强化两岸民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交流交往活动,两岸民众才能拉近心理距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才会更加扩大。通过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的扩大与共享,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识才会有进一步的凝聚。根据两岸“两会”达成的共识,今年两岸之间的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扩大。表现在:一是一年一度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将继续举行,将就两岸之间的文教交流等问题进行深入与富有建设性的探讨;二是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将进一步深化与具体化,突出的是两岸共同编撰《中华大辞典》等具体项目将进入落实阶段;三是祖国大陆学生以每年2000人的规模赴台就读,必将促进与深化两岸之间的文教交流;四是两岸有关签署两岸文化交流协议与教育交流协议的工作也将进入探讨的阶段,从而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

  四、增进互信,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局面。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局面”。两岸关系发展之所以能取得重要成果,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而首要的一条就是台湾实现第二次政党轮替以来,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建立了互信,从而推动解决了两岸关系中一系列问题。两年多来,两岸关系的丰富实践使两岸双方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共同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双方建立政治互信、加强对话合作的基础。政治互信的深化,能为两岸关系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动力,只有增进两岸政治互信,才能持续与深化两岸和平发展,开启政治对话空间,及早找到化解争议之道。

  两岸政治互信的增进,必然是一个随着共识的增强和利益联结的深化而逐渐强化的过程。由于两岸长期固有的、历史所形成的结构性矛盾,目前的两岸政治互信并非完全稳固。因此,两岸应当继续秉持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继续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的思路,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积极稳妥地探索如何破解制约两岸关系发展的难题,使两岸政治互信得以进一步巩固、深化、稳定,为今后两岸协商政治和军事安全等问题预做准备、创造条件。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