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1年第六期  > 正文

吴敦义 —— 台湾当局的行政掌门人

日期:2011-12-23 09:56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汪曙申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6月,马英九正式宣布吴敦义为其竞选连任的副手人选。现年63岁的吴敦义凭借其完备的政治历练以及与马英九的长期互信,开始走向新的政治生涯高峰。

  

  资历丰富的政坛老将

  

  吴敦义1948年出生于台湾南投县草屯镇,1966年考上政治大学东方语文学系,后转入台湾大学历史系就读。19岁,吴敦义加入国民党。吴敦义在大学期间十分活跃,曾在校刊发表《台大人的十字架》一文获得广泛关注,并因此被时任“救国团”主任蒋经国召见。大学毕业后,吴敦义当过新闻记者,以文笔犀利受到报社高层器重,累积了一定的知名度。在台湾当局培养台籍青年政策的鼓励下,吴敦义被国民党提名参加台北市议员选举并顺利当选,并在1977年以高票连任。1981年,吴敦义因在市议员任内成绩突出被提名参选并获任南投县长,打破了南投县历史上最年轻县长的记录。1985年,37岁的吴敦义获得连任。在八年的“县长”任内,吴敦义勤于县政,施政考核名列全台湾前茅,民众满意度超过八成。

  在国民党推动“本土化”的背景下,吴敦义的实干精神和突出业绩受到国民党高层赏识,1990年被李登辉任命担任高雄市长,是当时最年轻的直辖市长,政治生涯迈出了新的一步。由于政绩突出,吴敦义在1994年首次民选高雄市长竞争中以大幅优势轻松战胜民进党候选人张俊雄。但在1998年高雄市长选举中,民进党参选人谢长廷阵营在选战的关键时刻捏造“绯闻录音带”,对吴敦义大肆“抹黑”,结果导致吴敦义以微弱差距败选。高雄市长连任的意外失利成为其从政历程中的首次挫折。为开辟新的政治舞台,2001年吴敦义返回家乡参加南投县台湾民意代表选举,并以第一高票当选,此后又相继连任两届民意代表。

  2007年初,吴敦义接替詹启贤担任国民党秘书长,肩负起马英九幕僚长的角色,协助推动国民党改革。马英九因市长特别费案被起诉辞去国民党主席后,吴敦义选择坚定支持马英九角逐2008年大选。2008年5月,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吴敦义留在立法机构继续替马英九当局的政策护航。2009年,“八八风灾”重挫马英九执政声望,刘兆玄行政团队陷入危机,马英九被迫改组行政部门人事,延揽吴敦义执掌行政部门。由于吴敦义在岛内政坛一向以行动力强著称,因而一时被岛内舆论称为“行动内阁”。吴敦义出任行政部门负责人后,重视施政效率和体察民意,在经历“美国牛肉案”、“二代健保案”引发政坛震撼后,加强汲取教训,提升危机处理能力,全力辅助马英九“拼政绩”,连亲绿的《自由时报》都称其为“最好的行动者”。为使普通民众感受执政绩效,吴敦义施政以民意为依归,要求“一定要用民众听得懂的语言去说明政策,要用很白的话让民众感受”。凭借丰富的政治经验,吴敦义在行政部门负责人任内完成“八八风灾”重建、新流感防治和振兴经济等三项重任,成为辅佐马英九竞选连任的副手。

  

  政治性格鲜明

  

  在岛内政坛,吴敦义是一个个性鲜明的政治人物。首先给人印象深刻的是能言善辩。不管是当地方行政首长、民意代表或任行政部门负责人后在立法机构接受质询,吴敦义总能以其敏捷的思维和雄辩的口才及时反驳对手,化被动为主动。作为行政部门负责人,吴敦义经常亲自上第一线为政策辩护,成为“政府最佳发言人”,甚至还专门向行政部门成员传授表达技巧。不过,好秀辩才的个性也为吴敦义带来不少麻烦,曾因“失言”而遭到民进党的奚落和攻击。

  个性直率,精于政治盘算。吴敦义曾以“大炮”、“剃刀”自居,敢于向上级进言并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他曾经公开批评李登辉的“戒急用忍”政策,并在“八八风灾”后为主张发布紧急命令与马英九激辩,为提高行政效率在“行政院会”上不留情面地斥责“公文旅行”现象。从政以来,吴敦义一直保持相对低调的作风,曾表示“不喜从政、从不求官”,但却十分懂得判断政治风向。2005年,国民党主席选举出现“马王之争”,吴敦义经过审慎考虑选择支持马英九。2009年,被马英九任命为行政部门负责人后,吴敦义则一直保持“尊王”的姿态。

  在以选举论成败的台湾政坛,吴敦义能占有一席之地还依赖其选举才能。从政迄今,吴敦义参选过台北市议员、南投县长、高雄市长和台湾民意代表,除1998年连任高雄市长失利外,其余皆获成功。长年征战使吴敦义积累了丰富的选举经验以及对基层民意的把握能力,曾被李登辉称是“国民党内最会选举的人”。与其强悍的选举作风相比,吴敦义从政魄力毫不逊色。面对出任行政部门负责人后成为民进党炮轰的箭靶,吴敦义选择针锋相对,曾承诺“失业率不降到5%以下就辞职”,被马英九称为“具有豁得出去的勇气”,吴敦义也因此被民进党视为国民党内的“鹰派”。

  与马英九颇为相似的是,吴敦义十分爱惜形象,向来“独善其身”,在三十多年官场生活中,他为自己定下从政原则,坚持不与财团、派系来往,不浪费公帑,不滥用人员,不营私舞弊,不收受贿赂。这种“不沾锅”的行事风格使吴敦义一直保持良好的清廉形象,但不愿介入派系和利益纷争,又让他很容易得罪财团和各派势力而被疏远,有评论就形容吴敦义是国民党内的“政治孤鸟”。从担任行政部门负责人伊始,不少国民党人士担心其会因为在党内人缘差将成为其施政的掣肘。然而,吴敦义上任后主动放下身段,与国民党籍民意代表加强沟通,并勤下基层与地方派系和工商界人士交流,减少了施政上的阻力,取得了积极效果。

  

  两岸关系主张

  

  吴敦义曾多次来祖国大陆参访,并与高层领导人见面,在两岸关系上遵循国民党的基本立场,认同并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首先,坚持“九二共识”。2007年任国民党秘书长期间,吴敦义称“九二共识是国民党两岸政策的既定立场”。2009年5月,吴敦义在“两岸经贸论坛”上明确表示,“台湾与大陆之间保持和平发展的基本路线,对台湾是最好的一种选择。”其次,反对“台独”及“公投制宪”。陈水扁执政后期加紧推动“公投制宪”的“急独路线”,对此吴敦义表示强烈反对,并曾以国民党秘书长身份宣示“国军不会为台独而战”。第三,主张推动两岸交流合作。早在李登辉执政推行“戒急用忍”政策时,吴敦义便公开表示反对,主张尽快实现两岸直航。民进党执政八年期间,吴敦义一直积极呼吁扩大两岸开放与交流。马英九上台执政后,继续为国民党的大陆政策护航,主张两岸搁置政治争议发展经济合作关系。在行政部门负责人任内,以“行稳致远”为基调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贯彻“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原则,以“两会”协商为平台签订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促进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和机制化。最后,在两岸军事安全问题上,主张在两岸“自我节制、互相尊重、循序渐进的前提下,若时机成熟可以开始谈军事互信机制”。

  作为国民党内本土派政治精英,受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的限制,吴敦义在两岸关系上的一些看法仍带有一定局限性。一是为与民进党的“本土论述”相抗衡,将“九二共识”定义为“一中各表”,并呈现淡化“一中”、强调“各表”的趋势。二是坚持“不统、不独、不武”的“三不政策”,在国家统一问题上缺乏明确方向,强调“维持现状”。三是虽不排斥进行两岸政治谈判,但又设定诸多前提,如“两岸要累积更多的善意与互信”、“要有台湾2300万人民强固的支持与共识”、“台湾国际空间更受尊重、大陆先撤导弹”等。

  

  对大选的影响

  

  总体上看,吴敦义担任副手对马英九竞选连任具有积极作用。长期以来,吴敦义与马英九之间形成较强的互信,在选举中能相互有效配合,有强强联合的效应。在党内对吴敦义担任副手多持肯定态度的情况下,马英九、吴敦义的结合能调动党内上下团结气氛,凝聚泛蓝阵营的向心力。吴敦义带职参选,除稳定施政外,还可以整合执政优势,通过进一步创造政绩为马英九连任背书,加之其选举经验丰富,战斗力强,熟悉政策和民意,能够有效替马英九辩护,抵挡民进党的污蔑和攻击。

  由于台湾选举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吴敦义带职参选仍然存在一定的变数。一是若出现施政失误或突发事件处理不妥,将会冲击国民党的选情。二是民进党紧盯马英九当局在选举中的“行政中立”问题,这将使国民党在调动执政资源辅选上束手束脚。在目前民调反映马英九领先蔡英文不大的情况下,执政因素对未来选举结果的影响将更为重要。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