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来自南台湾的民进党秘书长苏嘉全,曾任“国大”代表、民意代表、屏东县县长、内政部门负责人、“农委会主委”等职,现任民进党中执委、中评委、选战策略小组召集人、秘书长等,党政资历完整。苏嘉全为人务实低调,有较强执行力和爆发力,擅长协调周旋,党内关系良好,此次再度成为2012年大选蔡英文副手的热门人选之一,是民进党中生代不可小视的一匹“黑马”。
资历完整的中生代
苏嘉全1956年10月出生于台湾最南端的屏东县长治乡繁昌村,上有三个兄长和五个姐姐,在家排行老小,并因此深得父母宠爱。他1975年考取台湾海洋大学水产系,期间他热衷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深受党外运动的影响,加上亲戚中有政治犯,使他对国民党统治产生极大不满,1979年毕业后,先后做过老师、公司经理等。
偶然从政。1984年,苏嘉全因一次偶然的机会而从政。原先想要参选屏东县议员的二哥被父亲劝退,自己则因生性勤劳、诚恳而一再被父亲鼓动,而他自己也因仰慕当时叱咤党外的同乡苏贞昌与邱连辉等,陪同其二哥参加党外提名大会,遂被邱连辉等人相中而获提名,虽然最终以最高票落选,但为以后参选累积了重要的经验,并自此走上了政治这条路。
“议场打仔”。1986年9月民进党成立时,苏嘉全参与创党,此后在党内历任要职。1986年底,他参选第一届“增额国大代表”并当选。年轻气盛、身材高大的他经常带头在会场上“出风头”,或跳上议事台大骂对手,或怒掀发言台抗议议事不公,还常与国民党籍代表发生严重肢体冲突,并屡因闹事被驱离会场甚至“游街”。他由此被媒体讥为“议场打仔”,但也因“表现突出”,于1991年2月当选为民进党“国大党团”召集人。1992年底,苏嘉全转战立法机构,参选第二届民意代表并当选,1995年12月又连任第三届民意代表。
屏东县的“新好县长”。1997年,苏嘉全回乡参选屏东县长。他打出“反黑道、反黑金”、“清廉、平安、尊严”的口号,激起了选民摆脱“黑道故乡”恶名、“换人换党做做看”的欲望,最终打败国民党提名的曾永权当选。上任后,苏嘉全将屏东县定位为“观光科技县”,结合当地农、渔业大力发展观光业;推动南二高、恒春五里亭机场等基础建设;大力招商,争取在屏东设立了二代出口加工区、农业生物科技园区。亮眼的政绩使他的施政满意度一直在70%左右,在全岛21个县市长中名列前茅。2001年底,他顺利高票连任,成为20余年来屏东县第一个连任成功的县长,也是屏东县在政治光谱上由蓝转绿并逐步固化的重要推手。
陈水扁的“超级轿夫”。苏嘉全利用担任县长之便,深入基层,全力为民进党、陈水扁拉票。2000年,他率先在屏东县为陈水扁成立了第一个县市竞选总部,最终使陈水扁在屏东的得票比自己当选县长时的得票还要多。陈水扁当选后,苏嘉全又利用举办大型活动请陈水扁频频南下主持开幕式,给陈水扁做足了面子。2004年大选,苏嘉全再次全力为陈水扁助选,继续保持了陈水扁在该县得票领先的优势。苏嘉全两次不遗余力地为陈水扁抬轿,并在陈水扁连任后不久的2004年4月就被任命为内政部门负责人,成为民进党当局“拚治安”的急先锋。2006年1月执政当局改组时转任“农委会主委”,推动“新农业运动”等,使“农委会”的曝光度大大提升。
“新四大天王”之一。2008年5月民进党下台后,苏嘉全赴美国华盛顿大学短期进修三个月国际关系学。回到台湾后,接任民进党选战策略小组召集人,负责协调选举人选,成功应对多场选战。2009年12月,接任民进党秘书长,成为民进党的“党务总管”。2010年6月,苏嘉全被蔡英文指派“空降”参选台中市长,最终以3万多票的微弱差距败给担任9年台中市长的国民党籍胡志强。苏嘉全经此一役,展现出强劲的爆发力与亲和力,党内地位急速上升,被媒体与蔡英文、陈菊、赖清德并称民进党的“新四大天王”。
普受肯定的行事风格
苏嘉全从政以来,以其特有的行事风格获得民进党内多数好评。
务实的南部人。苏嘉全从政较为务实。早在1997年任屏东县长时,为改变贫困落后的屏东而努力招商,极力扭转民进党的“反商”形象,公开表明“只要在维护环境的前提下,热烈欢迎财团”。2004年9月任内政部门负责人期间,与大陆携手合作将逃亡海外重犯引渡回台湾,对大陆的协助一再表示感谢,并认为“这样的合作模式,必须继续下去”。但囿于民进党的意识形态,任“农委会主委”时,也曾宣称“农民应该以内销为主、外销为辅,不要把所有寄托都放在大陆”。
具强劲执行力和爆发力的“鲔鱼刀”。苏嘉全自称“是乡下人,是没穿鞋长大的,有什么苦不能吃?什么压力不能忍受?”坚信“上天不会让一个努力的人没有工作做”,始终保持着做事勤奋认真的实干态度。苏嘉全对每一阶段的任务总是全力以赴,表现出色:“增额国代”时纵横议场,“卖力演出”;任民意代表时努力问政,每天午休时间都忙着打电话做选民服务,从未间断;县长任内更将屏东县从“黑道故乡”变成“黑鲔鱼故乡”,也让其从此赢得“鲔鱼刀”的封号,意即其行事节奏明快,从不拖泥带水。2010年参选台中市长,他用不到半年的时间“上山下海”,多次走遍大台中地区的625个村里,最后虽高票落选但却输得漂亮,展现其惊人的战斗力。
“能文能武”的点子王。苏嘉全从政注重行销,认为“不会行销,进步就会停止”。任屏东县长时,推出“春游、夏戏、秋艺、冬悸”四大活动,着力打造“屏东黑鲔鱼文化观光季”、“垦丁风铃季”、“恒春半岛艺术节”等知名的观光活动品牌;为拓销屏东莲雾市场,推动将莲雾英文名由Wax Apple(涂了蜡的苹果),改为以其铃铛外型命名的Bell Fruit(叮当果),取得不错的效果。任“农委会主委”期间,提出推动“新农业运动”、“打造渔业新蓝海”,打造“创力农业”、“活力农民”、“魅力农村”,强化农业创新与行销等。2010年参选台中市长时,援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change(改变)”竞选口号,主攻担任九年市长的胡志强的软肋,在大台中掀起“改变”旋风。由于巧思创意点子多,加上实干能干,苏嘉全被党内公认是“能文能武”之人。
“身段柔软的黑鲔鱼”。苏嘉全擅长协调,人际关系佳。他自认温和,从小没和人吵过架,对于任“国代”时的火爆作风,他自我辩护为,眼看情治人员监视发言以及国民党的“多数暴力”,“不管你的脾气、修养有多好,绝对无法忍受”。任县长后,他迅速展现柔软身段,留任国民党籍的县府一级主管,推行人性化管理,并与县议会保持较好关系,县议会维持良好,以至施政顺畅。在党内,苏嘉全原属谢长廷的福利国连线,早期与谢长廷往来密切,合作对象也多为福利国连线人马;因地缘关系,与出身屏东的苏贞昌也保持良好关系;与陈水扁本无深厚渊源,但两次卖力辅选及县长任内的频繁互动,也与陈水扁建立深厚关系。随政治实力的增强,苏嘉全的派系色彩日渐淡化,2008年底任民进党选举对策小组召集人,2009年以来两度担任秘书长。苏嘉全负责协调选举人选,正是由于派系色彩不鲜明,加上个性沉稳、圆融,具亲和力,具高度的协调能力,许多“眉角”(细节)都能掌握,才受到党内各方肯定和认同。“外刚内柔”的苏嘉全也因此获称“身段柔软的黑鲔鱼”。
生活平实的“宅男”。苏嘉全出身屏东乡下贫苦农家,养成节俭作风。任内政部门负责人时,曾请随扈帮其拿一双在大卖场买的、800元新台币的皮鞋去修理;因工作关系经常租屋,食衣住行都自理,家具都用二手的。苏嘉全也注意树立清廉形象,任屏东县长时,其从商的二哥苏嘉富常带商界人士到屏东县政府,苏嘉全为此曾对家族宣告“禁止苏嘉富到县府”,并引发兄弟反目,但也因此在历次选举中难以被对手抓到把柄。苏的妻子洪恒珠警察出身,两人育有一双女儿,家庭和睦。苏不爱应酬,绝少参加晚上活动,被党内称为“宅男”。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