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1年第三期  > 正文

步循先人足迹的林公后人

日期:2011-06-23 08:05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鲁安泰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010年12月,应澳门林则徐纪念馆的邀请,笔者随林则徐六世嫡孙女——林岷女士赴澳门参加林则徐诞辰225周年纪念活动。这次难得的参访,使笔者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有幸近距离认识了林岷女士这样一位孜孜不倦地向世人传递林公精神、为祖国发展和国家统一贡献着自己力量的林公后人。她对先人的崇敬之情以及那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令人难忘。

  林岷,1941年生于重庆,1959年考入苏州大学(原东吴大学)历史系。回忆求学经历,林岷津津乐道。以史为鉴,使人聪颖,因此各大院校历史系是她报考的第一志愿,之后,研究林则徐的丰功伟业及其人生,成了林岷一生中的大事。她认为自己“自幼受家庭熏陶,继承先祖遗风,振兴中华,必须先要了解林公”。

  1963年,林岷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戏曲学院任教,直到2006年退休。执教四十余载,林岷自信没有辜负先师柴德赓先生的教导,做到了忠诚于党的戏曲教育事业。“信息量大,涵盖面广,且讲授生动活跃,听不够已下课,”学生评价林岷的课时如是说。林岷教学与科研并举,几十年来,她应邀参加国内外重大学术研讨会十余次,发表《林则徐的经世匡时思想与传统文化》、《中国文献档案记载中的欧洲传教士马国贤》、《胡雪岩与林则徐》、《再论<赵氏孤儿>与欧洲戏剧》、《古希腊的戏剧》、《沈葆桢开发台湾、保卫台湾的贡献》、《二十四史简介》等论文数十篇。1995年,完成专著《历史与戏剧的碰撞》。同年,与张习孔教授合作,耗时九年、五卷本270万字的大型历史工具书《中国历史大事本末》,被学术界评价为首创纪事本末通史体的大型工具书。她还参与了《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世界历史之窗》、《中国古代名将》等的写作工作。她所撰写的《澳门回归慰先祖,家祭勿忘告吾翁》、《林则徐的为官之道与婚姻、爱情、家教》分别荣获“《情系中华》杂志二等奖”。在香港、澳门回归前夕,她还专门撰写了《香港的沧桑史》、《林则徐与澳门》,共计数万字,并应邀在各地演讲数十场,在多家报刊登载。

  谈到自己的执教生涯,林岷说:“林公为官14省,做官40载,无论沉浮荣辱,无时无刻不是兢兢业业,后人理应如此。”林岷执教40余年中,中国社会经历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着高等教育,为高薪跳槽者比比皆是。有人劝林岷离开戏曲学院,到工资更高的单位,都被她婉言拒绝。她坚信先祖林公的格言“人到无求品自高”,静心打造着自己心爱的事业。

  林岷一直不忘已故前中国戏曲学院院长俞琳的嘱咐:首先当好一名学者,还要充分发挥自己主客观的良好条件,做一名社会活动家。多年来,她一直为此而努力着,承担着多项社会工作,在戏曲学院、北京文史研究馆、全国妇联、民盟中央等对外交流中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林岷也因此成为众多新闻人和业界朋友眼中的“民间大使”。1991年,林岷与“澳门葡萄牙政府文化司”联络,组织中国戏曲学院23位师生赴澳门演出,首创澳门邀请内地艺术院校演出的先例,也是中国戏曲学院第一次以学院名义赴澳门演出。通过演出,传播了京剧艺术,扩大了戏曲学院在境外的影响。1998年,林岷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2000年9月,她邀请12位馆员赴澳门参访,为文史馆首次拓展与外界的合作交流创造了条件。根据党中央提出的“要对全国人民尤其对青少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指示,作为一名史学工作者,作为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后人,林岷毅然担当重任。她撰写了讲稿——《伟大爱国主义者林则徐》,并应邀在北京多所学校、数家工厂以及京、津、鲁、浙和内蒙古党政干部班、青年教师学习班做报告百余场。同时,她还发起并联络有关单位共同组织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为期50天的“林则徐爱国主义教育展”。展览受到中央有关部委的高度评价,在社会上反响强烈。

  林岷更因在两岸交流中所做的独特贡献,被朋友称为“为海峡两岸牵线的林妹妹”。1991年,林岷应邀赴台湾讲学,逗留50余天。从台北、高雄到台中、花莲,从学界到工商农军各界,不管走到哪里,她深感台湾地美、物丰、人亲,民族文化气氛浓厚。她说,在众多场合,只要一提到黄河、长城以及四大发明,人们油然产生一股民族自豪感,一提到岳飞、文天祥、郑成功、林则徐,人们立刻肃然起敬。这一切都使林岷深感炎黄子孙血脉相承、中华文化连接两岸。除学术交流外,林岷还拜访了台湾前行政部门负责人李焕、时任台湾“省政府主席”连战、林丰正(现任国民党副主席)及马鹤凌(马英九之父)诸多台高层人士。

  林岷不仅先后五次赴台湾讲学、参访,还响应中央精神,积极“请进来”。1991年,林岷组织十余位海峡两岸历史学家,举办了“沿着林则徐在新疆的足迹”考察活动,通过举办座谈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两岸学界共同宣扬了林则徐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1994年,林岷组织接待了以张立中、蔡兆章为团长的“台湾福建乡亲赴京恳亲团”。恳亲团一行四十多人,多为工商企业界人士,通过开展座谈交流、参观考察活动,部分团员在祖国大陆投资兴业,效益颇丰。1996年,林岷与史学界同仁合作,邀请台湾文献馆馆长陈捷生为团长的史学家、文学家代表团,赴扬州举行“海峡两岸谱牒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后,台湾学者中的扬州籍人士,有的多次在家乡捐资助学,有的则在台湾组织扬州籍乡贤赴扬州寻梦。随后,台湾“扬州同乡会”成立。学术研讨会的后续效果已经大大超过了其学术本身,对于促进两岸扬州籍人士交流,推动扬州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好效果。为响应中央开发大西北的号召,2000年8月,林岷协助邀请“台湾社会杰出人士”23人访问新疆,得到新疆各地统战、政协、台湾事务各有关部门的热情接待。他们返回台湾后写了详细的新疆行报道,在岛内反响热烈。作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她多次陪同会领导出席各种接待活动,还曾组织统促会部分书画艺术界理事赴澳门交流访问。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如今的林岷,虽已至古稀之年,但仍用她独特的生活经历和身份,为祖国的发展与和平统一贡献着自己的力量。2010年,林岷耗时13年完成的著作《林则徐与中国图录》出版,通过大量史实,解密了众多历史信息,更深刻揭示了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那一段镌刻在人们心底的历史。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