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1年第一期  > 正文

略论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历程

日期:2011-02-23 19:41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李立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李立

 

  台湾的政党政治源于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实行的威权体制,最初经历了蒋氏父子时期国民党“一党独大”、“以党领政”、“以党领军”、“以党领社”的“党国一体”威权体制;进而走过李登辉执政时期政治转型、国民党分裂、党外组党、多党竞争的政党政治最初形式;从2000年民进党上台执政实现执政党首次轮替到2008年国民党再次执政,台湾以民主政治为取向、以选举和政党竞争为特征的西方式政党政治开始确立起来。

  台湾之所以能形成政党政治,其主要原因:一是台湾政党政治的形成源于台湾社会多元化的变迁;二是台湾政党政治的形成受到美国政府的压力和国际政治气候的影响;三是台湾政党政治的形成也受到祖国大陆“和平统一”政策及两岸局势缓和的影响;四是台湾政党政治的形成是国民党适势求存、进行“民主改革”、推行西方现代政党政治政策的结果;五是台湾政党政治的形成也是反对党为争取政治权力、进行长期斗争的结果。

  蒋介石父子的一党专政、多党并存时期

  1946年,国民党制定《中华民国宪法》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也参与其中。但后来由于蒋介石坚持一党专政,拒绝了中国共产党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国共合作破裂,国共两党发生内战,结果国民党全面失败,退踞台湾。随国民党到台湾的虽然有中国青年党、中国民主社会党,但实际上不过是国民党的附庸和花瓶,所谓的台湾政党政治只是国民党的一党专政。

  但是退踞台湾后的国民党当局基于内外多重考虑,并没有废除1946年宪法,而是通过“戒严法”和“临时条款”的方式,一方面维持“以党治国”的事实;一方面维持民主政制的框架和理想。然而,1946年宪法毕竟写上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规定中华民国“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国”。这样的规定,使得国民政府虽然是事实上的一党专政,却并非极权政体。这就使得日后台湾过渡到多党政治有了宪法基础。

  尽管国民党当局退台后,为了巩固政权,冻结了宪政体制,架空宪法,建立了非常体制,但是“中华民国宪法”规定的“人民有言论、讲学、著作及出版之自由”,“人民有秘密通讯之自由”,“人民有信仰宗教之自由”,“人民有集会及结社之自由”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实行,大众传播及学校一再向国民和学生灌输各种民主政治常识,不断施行民主教育,实际上却在不断地培育对抗、否定“非常体制”的“合法独裁”的预备队。这也就为台湾的政党政治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和群众基础。

  由于“中华民国宪法”规定实行“省县自治”,“省设省议会,省议会议员由省民选举之。”“县设县议会,县议会议员由县民选举之。”“县长由县民选举之。”国民党当局自1950年代初便在台湾实行了地方自治。1950年4月5日通过的“台湾省各县市地方自治纲要”是台湾地方自治的法律保证。地方选举使一大批台湾本地人进入政治舞台,造就了一批台湾本省人的政治家。这就造成在国民党一党专政的背景下,稳健地推进了选举制度的不断发展,为民主化的多党政治奠定了制度基础。

  特别是“中华民国宪法”确定了“任何党派及个人不得以武装力量为政争之工具”,为以后的民主化的多党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军队的国家化或者中立化、非政党化,是实行民主化的多党政治最重要的保证。

  1971年的“保钓运动”和1979年12月的“美丽岛事件”后,国民党被迫开始实行政治自由化政策, 扩大民主选举,反对派的势力也循着选举的途径被纳入合法的政治轨道。但是,由于那时候“戒严令”还没有废止,“党禁”还没有解除,他们仍然只能以“党外”的名义进行活动,也就是说仍然在体制外进行“街头政治”斗争。

  1986年5月19日,党外势力数百人在台北万华寺集会,要求立即解除“戒严”,甚至公开提出“民主时间表”,要求在1987年开放组党,并于当年9月28日,以突袭的方式在台北宣布成立“民主进步党”(以下简称民进党)。年底,民进党与国民党作为两大主要政党同时参加年底的公职选举。民进党赢得“立法院”12个席位和“国民大会”的11个席位,国民党分别赢得59席和68席。这次选举显示, 以国民党为主导的竞争型政党政治开始在台湾成型。

  李登辉的两党为主、多党竞争时期

  李登辉上台后,为了实施“政党政治”,授意“立法院”研拟一部允许政党合法化的法规。“立法院”1989年1月公布实施“人民团体组织法”, 这个法规采纳了民进党等反对势力的意见,成立政党只需向主管机关报备即可,正式解除了“党禁”,从而使台湾结社、组党合法化。民进党虽然对其中有关“不得主张分裂国土”的规定不满,但还是于4月29日向“内政部”作了备案登记,终于取得与国民党政治竞争的资格,推动和加快了台湾的多党政治进程。与此同时,各种政党纷纷出现,并且可以以政党的名义参加各级选举,从街头活动演变为组织性、团体性的带有法治规范性政党政治。“议会斗争”成为政党角逐政权的主要手段,台湾才真正开始走向多党政治。

  1989年底的选举是解除“戒严令”、开放“党禁”后的第一次选举。在取得了合法的政党地位后,民进党在“立法院”选举中取得21席,超过了提出议案需要20席的基数,其他党派和独立人士得8席;在省议会方面,民进党取得16席,其他7席;在县市长选举中,民进党赢得6个,其他1个。国民党虽然仍赢得多数,但却是40年来得票率最低的一次。此次选举显示,竞争型政党政治在台湾得到确立。

  李登辉主政后,大力推动多党政治。1992年,李登辉推动第二阶段“宪政”改革,不仅规定了台湾省的自治和省长的直选,也规定了最高领导人、副领导人的直选。1992年台湾省长第一次实行民选。1996年3月,台湾实施了第一次最高领导人直选。当时共有四组候选人,除了国民党的李(登辉)连(战)配,国民党非主流派的林(洋港)郝(柏村)配,以及独立参选的陈(履安)蒋(纬国)配外,还有民进党的彭(明敏)谢(长廷)配。选举结果,国民党的李(登辉)连(战)配取得了胜利。但是,公民直接选举最高领导人、副领导人,却使台湾的政党斗争,从争夺地方民意代表、地方行政权、民意代表的层面发展到了争夺“中央”执政权的阶段,台湾的政党政治也就从一党专政发展成为多党竞争。

  “泛蓝”“泛绿”两大阵营竞争发展、小党泡沫化时期

  2000年3月的“总统”大选,国民党、民进党、新党和独立参选人共5组候选人参加竞选。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以39.3%的相对多数得票率当选,实现了夺取“执政 党”地位的政权目标。台湾的政党政治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党第一次失去执政权,变成在野党,而民进党从在野党变成了“执政党”,实现了台湾历史上的首次政党轮换。

  2000年大选后,台湾建党风潮再次高涨。宋楚瑜组建了亲民党;李登辉成立了“台湾团结联盟”。

  国民党成为在野党后,其支持度一路走低。2001年底的“立委”选举中,国民党仅仅获得68席,比1998年的123席大幅度下降,丧失了“立法院”第一大党的地位。而亲民党成立后发展势头良好,在2001年底“立委”选举中,获得46个席次,占总席次的20%,确立了其台湾第三大党的地位,尤其是在“立法院”里,在民进党、国民党均未“过半”的情况下,亲民党成为“关键的少数”,与民进党、国民党形成鼎立之势。

  由于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原本一家,在执政理念、意识形态以及大陆政策上极为相似,加上选举的需要,2003年后三党实现了整合,组成了“泛蓝”阵营。与此同时,民进党和“台联党”也组成了“泛绿”阵营,两大阵营开始角逐2004年“总统”选举。

  2004年3月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陈水扁靠两颗子弹侥幸赢得连任。但台湾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台湾的政党板块出现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一轮的调整与组合。国、亲两党虽败选,但“泛蓝”阵营却实现了空前团结。随后,“泛蓝”与“泛绿”两大阵营在后来的选举中进行对决,台湾岛内多党纷争的局面正在随着政党之间的重新整合而结束,一个以蓝、绿两大政党联盟为特征的“两党制”政党政治已经开始。

  2008年1月12日,台湾地区第七届“立法委员”选举结果揭晓,国民党得81席,约占71.6%,民进党仅得27席,约占23.8%。在总共113个席位中,国民党赢得2/3以上的席次,遥遥领先民进党。3月22日,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结果揭晓,中国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萧万长得票765.87万张,得票率为58.45%;民进党候选人谢长廷、苏贞昌得票544.52万张,得票率为41.55%。马英九高票当选,台湾实现第二次政党轮替,以国、民两党为主角逐台湾政坛的台湾两党政治格局逐步确立,小党逐步走向泡沫化、边缘化。

  未来蓝绿双方阵营力量对比的消长,对岛内统“独”力量对比的变化、统“独”斗争的形势以及台湾社会发展方向都将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在仍然分裂的社会基础之上被塑造出来的台湾民意将还在国民党保守政治理念和民进党急进政治理念两极间拉锯,在泛蓝与泛绿阵营统“独”对垒两端间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动摇。台湾政党政治还将承受更多考验,经历更高层次的发展。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