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2年第二期  > 正文

对美国介入台湾大选的思考

日期:2012-04-25 15:32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张华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012年台湾大选已经落下帷幕,马英九战胜蔡英文连任成功。虽然台湾问题相关利益方都认可选举结果,认为马英九当选符合各方利益,但是回顾选举过程中各方扮演的角色,尤其是美国介入台湾选举,尤为值得各方关注。

  美国一直是影响台湾选举的最重要外部因素。美台关系中“美主台从”的格局决定了美国对台湾的巨大影响力。过去美国很少公开为台湾具体候选人背书,仅仅是重申其政策和利益诉求,然而,近年来美国对台湾选举的介入程度越来越深,且日益公开化。

  

  美国介入台湾选举早已有之

  

  一直以来,无论是美国政府还是美国国会都宣称,美国不会介入台湾选举,也不会支持特定候选人,会与台湾民众选出来的领导人进行合作。然而,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最大利益,一直试图影响左右台湾的选举结果。

  2004年大选后骗“连宋配”,解散支持群众。2004年大选,在野的国民党和亲民党主席连战和宋楚瑜搭档挑战寻求连任的陈水扁和吕秀莲。在选前的各种民调中,“连宋配”支持率一直大幅领先“扁吕配”。然而,选前最后一夜,陈水扁和吕秀莲遭到神秘“枪击”,致使选情在一夜之间翻转,连、宋以0.3%(不到3万票)败北。由于选票过度接近,且在选前多次传出民进党有“奥步”行为,因此连宋支持者纷纷上街示威游行,岛内蓝绿对峙形势升级。在这种情况下,时任“美国在台协会”(AIT)驻台北办事处长包道格(Douglas Paal)积极穿梭于蓝绿之间,一方面向陈水扁施压要求其不得以武力镇压抗争群众,另一方面秘密拜会连、宋,要求其取消街头抗争,并承诺协助查验选票,且在结果出来前不会承认陈水扁当选。然而,当泛蓝群众于3月27日退出抗争之后,美国却旋即发表声明承认陈水扁当选。

  2008年大选中替马英九解套“绿卡”问题。2008年大选,虽然选举主轴是马英九的清廉对陈水扁的贪腐,国民党的支持度也大幅超过民进党,然而,马英九却一直被美国“绿卡”问题所纠缠。对于马英九的“绿卡”问题,美国政府一直模糊以对,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其绿卡已经失效,刻意给民进党留下攻击马英九的空间。选前,“美国在台协会”前理事主席夏馨(Therese Shaheen)在民进党的邀请下访问台湾,传出其可能出席民进党造势大会,并谎称马英九的绿卡仍然有效,从而对马英九的选情造成冲击。由于美国对民进党执政不断挑衅其利益的政策已经十分厌烦,因此美国务院立即联络夏馨,严厉要求其谨言慎行,副国务卿柯庆生也接受采访称“夏馨是一介平民,不能代表美国政府立场”。然而在选前一天,包道格却打破对马英九绿卡问题的沉默,接受台湾媒体采访公开称,持有美国绿卡者离开美国一年未再使用,绿卡自然失效。

  

  2012年大选中支持马英九

  

  对于2012年的台湾大选,美国政府公开表态仍然是虚伪地老调重弹,但是很早就表现出明显的倾向,而且支持的手段方式非常粗糙。

  其实,美国“支持马,不放心蔡”的言行早就表现出来。蔡英文为了化解美国对其上台可能影响台海稳定的担忧,曾在2011年9月率团访问美国,遍访美国白宫、国务院和国防部等,一方面强化与他们的联系与沟通,另一方面自然是当面向他们阐述其两岸政策。然而,令蔡英文失望的是,在其尚未离开美国之际,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多尼隆(Tom Donilon)便以匿名的方式向英国《金融时报》称,“她(蔡英文)让我们明确怀疑她是否有意愿且有能力,维持近年来区域所享有的两岸关系稳定”。美国对蔡英文的不放心可见一斑。

  然而,美国支持马英九的态度并非一以贯之,而是顺势而为,根据岛内选情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在岛内大选开跑之后,马英九的支持度一直领先蔡英文,所以美国一直支持马英九。然而10月底11月初,由于马英九仓促提出“和平协议”议题引发争议,加之蔡英文“三只小猪”策略大获成功,民调显示“蔡苏配”支持率一路追赶“马吴配”,甚至出现“死亡交叉”的情况。因此,美国的态度一度游移不定,试图采取更“公正”的立场。然而后来随着民进党“水果月历”议题操作失当,加之“九二共识”议题在岛内持续发酵,马英九胜选的态势再次变得明朗,因此美国支持马英九的信心再次坚定起来。

  到台湾大选前夕,美国对马英九的支持表现得无以复加。2011年12月初,奥巴马政府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连续派出国际开发署署长沙赫(Rajiv Shah)和能源部副部长伯纳曼(Daniel Poneman)两位部长级官员访台,打破11年多来无美国部长级官员访台的历史。12月22日,“美国在台协会”驻台北办事处还特地召开记者会,宣布将台湾纳入美国的“免签证计划”(VWP)候选地,送给了马英九翘首以盼的大礼,国民党当局称其为“台湾‘外交’的极大突破,是台美关系持续正面友好发展的重大里程碑”。可以说,美国给予台湾免签待遇为马英九胜选注入一剂强心针。

  与此同时,美国一直在不断制造舆论表示对马英九的支持。一向被认为与美国政府关系较近的美国学者,如葛来仪(Bonnie Glaser)、容安澜(Alan Romberg)、包道格等纷纷撰文分析岛内选举。其观点也惊人地相似,如果马英九连任成功,两岸关系将会持续和平发展,美国对此也会感到放心;如果蔡英文上台,两岸可能重新回归动荡期,美国表示高度忧虑。这些美国学者的文章透过台湾媒体的报道,逐一传到了岛内选民耳中。

  然而,美国对马英九的支持并未就此完结。2012年1月11日,包道格在台北接受台湾中视采访,公开表态支持“九二共识”,并称“美国政府和学者认为,如果马英九若连任成功,美国、中国大陆、台湾将松一口气”。“美国在台协会”虽然澄清“包道格是平民身份,不代表美国政府”,然而这一表态并未引起媒体注意。事后,也未听闻包道格因此受到奥巴马政府的任何责难,可见包道格并未违背美国政府的政策,甚至可以合理推测是美国政府的授意行为。包道格的言论,对马英九的连任成功起到了“临门一脚”的作用。

  

  美国介入台湾大选的主要考量

  

  美国之所以一直掌控台湾,是因为美国在台湾具有重要利益。虽然台湾并没有较大的反美势力,岛内政界更是弥漫着亲美的氛围,因此美国本不用介入台湾选举。然而,美国近年来却不断地涉入台湾政治漩涡中,主要原因是并非岛内所有政治力量都完全通晓并配合美国的亚太战略,也并非所有政治力量的政策都符合美国利益。此次台湾选举中,马英九是较能配合美国的亚太战略,较符合美国利益的选择。

  首先,马英九维持两岸和平的政策符合美国利益。众所周知,美国在台海地区的最大利益是维持两岸关系现状,马英九“不统、不独、不武”的主张,与美国政策有很高的契合性。马英九过去四年的执政也证明,其执政能够带来两岸和平稳定,而且不会触及两岸统一问题。然而,由于蔡英文顽固坚持“台独”主张,拒不承认“九二共识”,美国对其上台后能否维系两岸稳定关系深表怀疑。如果因为蔡英文上台而使两岸关系再次陷入紧张状态,美国利益自然再次受损。

  其次,马英九团队较能洞悉配合美国的新亚太战略。奥巴马上台以后,美国战略重心不断东移,应对中国的步伐加快。对此,过去作为美国围堵遏制中国大陆一环的台湾将扮演何种角色,马英九和蔡英文都提出了不同的策略。马英九主张接触安抚日益强大的中国大陆,使其遵守国际规则以实现共赢;蔡英文提出台湾应联合美国共同围堵中国大陆,遏制中国大陆的发展。马英九团队成员都具有深厚的美国教育背景,而且长期与美国打交道,对奥巴马亚太战略有着精准的把握。到目前为止,美国的言行显示,美国并未公开将台湾作为围堵中国大陆的一张牌,而仅是将其作为“测试中国以何种方式崛起的试纸”。

  第三,国民党当局与奥巴马政府有良好的互信关系。马英九个人与美国有着很深的关系,他曾经在美国待了7年,不仅在美国获得纽约大学硕士和哈佛大学博士学位,而且曾在美国工作一段时间,并拥有美国绿卡。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积极拓展对美关系,指派在美国有深厚人脉关系的袁健生出任“驻美代表”,修复因陈水扁执政而受损的台美互信,强化台美在各个层面的沟通协调,双方关系很快得以重建。蔡英文虽与美国也有一定的渊源,但在美国仍未忘记善变的陈水扁执政让其吃尽苦头的背景下,美国对同样“善变”的蔡英文仍心存狐疑。

  最后,选情胶着是美国“吃相难看”的主因。此次选举中,美国一反常态,不顾各界的质疑和指责,不断抛出对马英九有利的议题,对马英九的支持已经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美国之所以如此,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支持的马英九与蔡英文的民意支持差距一直拉不开,选前岛内民调显示马英九的支持度只领先5%左右,而台湾过去的选举经验显示,这个幅度的优势是随时可以化为乌有的。因此,美国只有脱下虚伪的外衣,不顾形象地涉入岛内选举之中,才有可能发挥关键的影响作用。

  

  美国日益高调介入台湾选举

  值得忧虑

  

  观察台湾历次选举中的美国因素,我们可以发现,美国对台湾选举的介入程度越来越深,而且越来越公开化。2004年,美国只是在选后台湾爆发大规模社会运动的情况下才插手进来,主要目的是防止岛内出现社会动荡,伤害美国长期宣扬的“台湾民主”形象。2008年,美国插手台湾选举的动作虽有所显现,但是相对而言是比较谨言慎行的,包道格替马英九解套“绿卡问题”的采访见诸报端时,很多选民已经开始投票了,难以在岛内发酵。2012年,美国史无前例地介入到台湾选举中,不仅早早就表现出支持马英九的倾向,而且是高调支持,唯恐台湾选民不知。

  美国日益高调介入台湾选举,不仅应该引起岛内各界的关注和忧虑,更值得祖国大陆警惕和反对。对于台湾而言,台湾民众经过多年努力,最终迫使“两蒋”放弃独裁专制,实现所谓“民主化”,可以根据候选人的能力和自身的好恶选择领导人。如果“刚出龙潭,又入虎穴”,不是岛内经济状况,而是由外部的美国因素决定台湾选举结果,这对台湾民众将是十分不幸的。因为美国永远是从其自身利益出发,而不可能为台湾民众着想。

  对于两岸关系而言,台湾问题一直是中国自己的问题,祖国大陆一直反对外部势力介入台湾问题。祖国大陆尊重台湾民众的选择,不介入影响台湾选举,但也反对其他国家介入台湾内部政治事务。此次选举中,由于中美双方的利益诉求和目标选择基本一致,因此祖国大陆表现相对低调,策略性的未提起对美抗议。但是,如果美国持续介入台湾选举,强化对台湾的政治影响力,势必会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祖国大陆不会听之任之、置之不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