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2年第二期  > 正文

中华文化在两岸的历史渊源

日期:2012-04-25 15:36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李立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两岸同胞都在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台湾同祖国大陆的文化渊源深厚而久远。 

  从两岸出土的文物来看,台湾各地相继发掘出土的石器、黑陶、彩陶和殷代两翼式铜镞等大量的文物证明,台湾的史前文化与祖国大陆同属一脉。

  台湾出土的旧石器、新石器文化遗址,其特征与同期的祖国大陆文化遗址也十分相似。如台北县八里乡发掘的以绳纹陶为代表的大坌坑文化在祖国大陆东南沿海各地广泛存在。高雄县凤鼻头出土的以印纹细陶为代表的凤鼻头文化和台北市发掘的圆山文化受到祖国大陆东南沿海地区马家浜——良渚文化的明显影响和福建闽江下游的昙石山文化的浸润,是同属闽台地区以几何印纹硬陶和彩陶共存为特征的古文化遗存。这些文化遗存证明台湾的史前文化与祖国大陆同属一脉,早在史前时期台湾就已经是中华民族祖先的“生活空间”,台湾住民和祖国大陆住民皆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

  台湾山脉走向与祖国大陆沿海地区的山脉走向一致,都是有规律地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平行排列,台湾岛西部海岸形状与隔海相望的福建海岸形状基本吻合。台湾海峡最深处不过100米,过半地域深度只有50米,台湾岛与祖国大陆最近处仅130公里。从海底地形来看,台湾海峡海底河谷有向南及向北两大河系,这种海底河谷地形是台湾海峡还是陆地的时候,由陆上河谷侵蚀形成的。这些都说明台湾与祖国大陆原本就是一体的,只是后来由于地球自转向心力作用和地壳运动,相连接部分沉陷成为海峡,台湾遂成海岛。台湾就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 

  从祖源地来说,我们可以推定远在七八千年前,“百越”的一支为台湾原住民的族源。从岛内原住民一直保留的断发纹身、龙蛇崇拜、缺齿墨齿、拔毛去须、腰际纺织、贯头衣裙、饭稻羹鱼、干栏建筑、龙船竞技、婚前交往、女劳男逸、父子联名、老人政治、占卜猎首、悬棺曲肢等16条“百越”遗风,就可得到有说服力的佐证。从民族文化史的观点来看,祖国大陆居民至少有3次大规模迁徙台湾的行动,第一批是所谓“长滨文化”的主人,他们从祖国大陆南方迁到台湾的年代约在距今5万年前;第二批从祖国大陆迁徙台湾的移民是大部分现代台湾少数民族的祖先,最早者在距今6500年前,最迟者约在2500年前;第三批也是近代汉民族移民。

  另由姓氏探源,由族谱寻根,我们同样可以找到两岸血缘相通的证据。早期移居台湾的人士始终怀念故乡,他们以故乡地名命名移居之地。据清刘良壁《重修福建台湾府志》载,台湾各地以福建地名命名的有91处。台湾各姓宗祠,都标明“江夏黄氏”、“颖川陈氏”、“延陵吴氏”等一类的堂号,以表示本支出自中原。在宗祠的祖宗神牌上也铭刻祖籍和郡望堂号以表达怀念故土、追维祖德、慎终追远和报本返始的感情。正如谢东闵在为陆炳文著《台湾各姓祠堂巡礼》一书所作的序中所说:“台湾各姓祠堂,……从精神层面而言,它是中国古代的宗教制度的延续,也是台湾与祖国大陆血缘关系的表征。台湾祠堂载明各姓祖先发祥根源和变迁过程,显示各姓宗派都源自黄河流域,与祖国大陆有着脐带相连的宗族血缘关系,而我中华民族系由各宗族统合成为国族,因此台湾各姓祠堂的存在,有助于增强民族意识和增进民族团结。当各姓后裔瞻拜属于自己姓氏的祠堂时,便有如投入慈母的怀抱一般的亲切与温馨”。

  史学研究证明两岸史缘关系之源远流长。从夏代的“扬州之域说”、春秋战国的越人迁台说、秦代的“瀛洲”说、西汉的“东鯷”说、三国的“夷洲”说、隋代的“流求”说、唐代施肩吾居澎湖说来看,虽然还称不上是主权的确立,但确是一种“历史联系”,一种主权的发生,从而为中国中央政府对台湾行使主权奠定了基础。宋代已在澎湖设置管理机构,实施户籍管理,“留屯水军”成为中国官方第一次在澎湖正式驻军,“钱质小薄”货币的发现不啻具有主权国家的某种象征意义。元代设立澎湖巡检司,开直接设置政权机构之先河;“讼者取决于晋江县”,表明对澎湖拥有司法管辖权。明代设置海外贸易管理机构——市舶司,设澎湖“游击”,发放两岸船只管理“引票”;郑成功在台湾设“承天府”,主权的行使已无疑义。清政府1684年在台湾设“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至1888年把台湾建为中国的一个行省,正式划归中国版图。期间,台湾人民和祖国大陆人民一道,英勇抗击来犯之外国侵略者,保卫了国土和主权,进一步证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须臾不可分离。

  两岸文学一脉相承。台湾文学是按照中华古代文学的诗歌与散文的范式来建立文体模式的,中原文化的基因,规范了台湾文学发展的方向、形式、内涵和风格。从民族文化的血缘上说,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构成了台湾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母题,它既是社会发展留给台湾文学的一段历史情缘,也是社会心绪借助文学表现出来的一种政治情怀。具有广泛民间基础的台湾戏剧,有所谓正音、乱弹、四平、七子班、九甲戏、车鼓戏、采茶戏、歌仔戏、布袋戏、傀儡戏、皮影戏等多种形式,所使用的剧本、演出方法、伴奏乐器、台词等,没有一样不是借鉴、采用早期祖国大陆北方或南方传过去的戏剧样式。其他多种艺术形式,诸如:诗歌由于祖国大陆文人的入台而使诗社得以勃兴,书画留下的文人皴擦痕迹系由祖国大陆分根发脉,金石承续的是中原遗风,民间艺术更与原乡一脉相承。至于台湾教育,其制度完全由祖国大陆移入,科举取士为祖国大陆原版,甚至书院之主祀朱子神位,也与八闽文化一脉相袭。

  语言学研究确认了两岸语缘关系,印证了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两岸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夫台湾之语,传自漳泉,而漳泉之语,传自中土……”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层面来看,台湾闽南语语音跟厦门话几近相同,其差异甚至比厦门话跟漳州话、泉州话之间的差异还要小得多。以《台湾语常用语汇》所收5000个词语跟福建闽南话的说法比较,至少有90%以上是相同的;台湾闽南话语法,无论是词法还是句法,跟福建闽南话几乎完全一样。闽台两地闽南方言读音在许多方面和唐宋以来的官音(广韵系统)至今还非常接近,以致闽台百姓以当地口语诵读唐诗宋词不仅音韵合辙,而且不少词语似曾相识;甚至明朝末年的闽南戏曲《荔镜记》,两地闽南人至今仍可以读懂。可见,闽台文化同祖同根,同源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客家话也一样,是典型的移民产物,含有许多中国古代雅言的成分,现在岛内所说的客家话主要是祖国大陆“四县方言”和“海陆方言”。台湾少数民族语言经语言学“底层”理论印证,源出古越语。又据语言年代学推断,台湾为南岛语系的发源地,而南岛语系的语言主要来自古越语。

  两岸在民俗方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习俗两岸因同根而相承,生命礼俗两岸因同种而相近,民风民俗两岸因同文而相习,祭祀风俗两岸因同祖而相袭。具体来说,服饰上表现为“刺绣之巧,几近苏杭”,“绸缎之属,来自江浙”;饮食上表现为原住民“其肴刳鹿不腊,生鱼不燔”,与三国时期一脉相承;民居上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源自百越族,移民建筑造形则多承袭漳泉;生育文化上,衍生注生娘娘、临水夫人的诸神崇拜,说明两岸生育神灵信仰有其普遍性与共同性;婚姻习俗持续地保留了传统的礼仪,从“六礼”到“三礼”都十分喜庆热烈;丧葬习俗如“洗骨葬”与明代琅峤人的葬俗甚为接近,比祖国大陆居民更长久、更完整地保留了古代习俗;节庆年俗都依据农历来安排,完全与祖国大陆同源同步。

  台湾民间信仰大多传自祖国大陆,尤其是传自闽粤二省。随着明清时期祖国大陆移民成批入台垦殖,他们不论遇到多大的天灾人祸,不论遭到多重的艰难曲折,始终都有家乡的守护神相伴左右。就旧属泉州府范围看,共同的守护神是广泽尊王,俗称圣公,祖庙为南安县凤山寺;安溪县移民祀奉清水祖师,俗称祖师公,祖庙为安溪清水岩;同安县移民祀奉保生大帝,俗称大道公,祖庙为同安县白礁慈济宫;惠安县移民祀奉灵安尊王,又称青山王,祖庙为惠安青山宫;永春县、德化县移民祀奉法主公,祖庙为德化县石牛山石壶洞。漳州府各县移民都祀奉开漳圣王,祖庙为云霄县云陵镇威惠庙;祀奉保生大帝,祖庙为青礁石慈济宫(东宫)与白礁慈济宫(西宫)。粤籍人不论是潮州府、惠州府,还是嘉应州,都祀奉三山国王,祖庙在潮州府巾山之麓。

  妈祖是两岸人民共同的信仰。台湾各地妈祖庙都认同福建莆田湄洲岛,即湄洲屿的妈祖庙是他们的祖庙。台湾各大妈祖庙都有回湄洲谒祖寻根——进香合火的传统,特别是由湄洲祖庙分灵的妈祖,必须每年或每三年回祖庙“省亲”。妈祖精神构成了闽台人民的文化情结。

  台湾民众祀拜妈祖、王爷,在此信仰基础上所形成的情结和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海峡两岸民众中形成的文化情结是分不开的,表现出两岸中华儿女强大的凝聚力和文化的历史渊源。

  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在世界上立根本、谋发展的精神生命之源。无论时空怎样转换,海峡两岸的中华儿女用相同的文字、操同样的语言、敬同一位始祖,甚至连文化价值取向和作品审美标准都完全一致。两岸同胞必将基于中华文化之原本,携手并进,建民族之伟业,开万世之太平。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