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2年第三期  > 正文

民进党主席之争:失焦的权斗

日期:2012-06-23 10:09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陈星 王延丽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5月27日,喧嚣多时的民进党主席选举落下大幕。这次选举参与人数较多,各个候选人背后牵涉到的派系关系也相当复杂。同时,本次党主席选举被认为关系到2016年谁能代表民进党出战台湾大选等党内权力重组的重大安排,各个派系均厉兵秣马,力求得到对自己最有利的结果,故而选举争夺异常激烈。

  

  党主席选举其实是派系角逐

  

  民进党内无论是什么样的选举,派系组织都非常活跃。按照政治学者拉斯维尔的说法,派系源于权力斗争。派系形成的一般模式是在较大的单位中,一些政治人物为了增加自己的私利,为推动于自己有利的政策、实现自己利益而组成的团体。这种派系特征在民进党的运作过程中尤其明显。蔡英文辞去党主席后,民进党内暂时出现了权力真空和领导人缺位的局面,这也意味着党内面临着又一次结构的分化重组。党内各个派系枕戈待旦、积极出击,都期望在党主席选举中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源,以更好地扩展势力并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显然,在参与选举的五个人中间,苏贞昌的实力最为强大。苏贞昌作为派系领袖,在党内拥有一批比较固定的拥趸,在派系经营过程中形成并逐步扩大了自己的势力,一度是党内比较大的政治山头。2008年民进党下台以后,苏贞昌失去一度掌握的庞大行政资源,所属派系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但是基本实力还在。同时,苏贞昌与前“新潮流系”一直保持着比较良好的合作关系。由于前“新潮流系”在党内一直受到其他派系的排挤与打击,刻意保持低调,所以在一系列重大权力调整中大都不是以派系为单位采取行动,而是通过开放式的策略,让成员自由选择支持谁,希望借此缓解其他派系的敌意。在这次党主席选举中,苏贞昌延续了与前“新潮流系”合作良好的态势,得到了前“新潮流系”部分人的支持。此外,掌握了大量人头党员的“绿色友谊连线”也支持苏贞昌,使其实力进一步扩张。总体看来,被外界称为“新苏连”的派系联盟是目前民进党内实力最强的组合。

  

  其他几位候选人除了许信良外,背后也都有派系支持的身影。吴荣义与蔡同荣都属于“独派”,吴荣义获得“台独”大佬辜宽敏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党内部分“台独基本教义派”的认同。蔡同荣曾经担任台湾立法机构民意代表、民进党中常委、民视董事长,有一定的实力,不过由于其“急独”立场鲜明,在党内的影响力有限,对苏贞昌构不成挑战。蔡同荣在最近的党主席选举中每役必与,既有借此扩大自己影响的目的,也有扩大“独派”声势的考虑。担任过台南县长的苏焕智曾被批是“政治孤鸟”,他以“中生代”、“没有派系包袱”作为选举诉求。苏焕智原来属于前“新潮流系”,不过在陈水扁执政时期与“新潮流系”渐行渐远,与陈水扁的关系反而走得比较近,在一定程度上有“扁系”的色彩。在这些候选人中,比较不具派系色彩的大概只有前主席许信良。他更多的是以理念参加这次民进党主席的角逐,按照民进党内派系分赃的惯例来看,基本上没有胜出的可能。对许信良来说,本次党主席选举更多是要推动党内对民进党发展和转型问题的思考,政治参与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在苏贞昌实力独大的情况下,这次选举中出现了其余四个候选人联合“围剿”苏贞昌的局面,在党内被称为“卡苏”之战。民进党主席候选人的电视政见会中,蔡同荣点燃派系战火,声称“苏贞昌若入主党中央,将由新潮流系掌控党机器”。在民进党内部,“新潮流系”与“非新潮流系”一直是政治势力分野的基线,其他几位候选人通过将苏贞昌与“新潮流系”捆绑在一起,再一次掀起了反“新潮流系”的斗争。此时尚在狱中的陈水扁也不甘寂寞,对苏贞昌坚持与他切割的做法表示不满,对前往台北监狱探望的亲近人士透露,只要苏贞昌当选民进党主席,“一边一国连线”不排除拉队伍出走另组新党。日前由“扁系”主导的“抢救陈水扁”行动中,苏贞昌拒绝参与,显然更加招致了陈水扁的不满。未来如何处理陈水扁问题,对苏贞昌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民进党主席选举中这种内斗激烈的情形是由该党长期形成的政治争胜性格决定的。也就是说,当事人在政治行动中往往只问结果,不管过程,只要能达成目的,什么手段都可以用。在政治争胜的思维下,当事者寸土必争,根本不会考虑整体的问题和未来的长远问题。民进党在长期与国民党斗争过程中形成的这种政治争胜的性格一度对该党政治版图的扩大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时过境迁,现在这种政治争胜的斗争模式转移到了党内,真给人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觉。

  

  焦点散乱的选举诉求

  

  民进党这次党主席选举可能是历年来诉求焦点最为散乱的一次。对于党主席未来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党主席选举的目的为何等重要问题,各个候选人的看法分歧巨大。这固然与这次参选人数较多有关,也与民进党内目前混乱的思想状态以及对未来发展基本路径不一致的认知有很大关系,更与民进党内目前复杂的政治生态有关。

  

  从选前举行的几场政见发表会来看,民进党这次主席选举给人的印象是权力斗争成为选举绝对的主轴,其他议题都纷纷靠边站。在这次选举中,媒体和党内谈论更多的是2016年谁能代表民进党出战台湾大选的问题,而民进党如何走到2016的问题反倒没能引起关心。整个选举辩论中“批苏”成为焦点。而为了达到“批苏”的目标,为民进党支持者熟悉的各种手法纷纷上场。许信良在辩论中直截了当地说苏贞昌的个性是“公是公,私是私”,“太过公私分明,不适合当党主席”;而蔡同荣则将攻击的重点放在“五都”选举中苏贞昌自行宣布参选台北市长一事,认为在这次选举布局中党中央被苏贞昌挟制。这种类似人身攻击的互动模式,使党主席选举的激烈程度不断增加。

  

  在媒体的解读中,民进党主席选举中这些激烈的攻防是权力斗争的外显形式,反映了民进党内复杂的政治生态,其中既有权力分配的问题,如上文所说的派系角逐;也有世代交替的问题,如许信良就有借现在“卡苏”助2016年蔡英文继续上位参选的表态;还有党内不同立场的表态,如蔡同荣就希望借“打苏”扩大“独”派的影响等。

  

  对党主席未来应该如何协调派系关系、大陆政策的调整以及未来民进党发展路径如何规划方面,这次选举却是明显失焦,所以这次选举被有的评论者称为是“只有内斗、没有牛肉”的选举。不过这也难怪,民进党主席选举是由党员投票决定,与“民意”没有什么关系。目前来看,民进党内有投票权的大概不会超过20万人,根本反映不出民意,只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党意”。如果考虑到民进党内“人头党员”现象严重,很多派系和个人都有豢养“人头党员”以增加自己影响力的纪录,党主席选举也许连“党意”都反映不了。既然如此,在竞选中有实力的候选者只需要讨好支持他的那部分党员,或者巩固住他能够控制到的党员就可以了,候选人没有必要将自己的政策诉求表述得很完整,也无需得到民众的首肯。这种投票范围极小的选举,导致了民进党内有意参与党主席角逐的精英根本不在乎政策论述,而将派系运作看得尤其重要。

  

  唯其如此,类似大陆政策这样的议题讨论,在各个候选人的话语系统中显然并不重要。在几个候选人中,对大陆政策谈得比较多的是许信良和苏焕智。许信良的两岸观经过多次表达已经比较清楚,这里不再赘述。苏焕智自知没有多大出线的可能,也选择了表述两岸关系的策略,以增加自己在党内的话语权。苏焕智认为,“中国(大陆)政策是民进党重返执政的关键”,只有处理好中国大陆的问题,民进党才有重新执政的可能。不过,也只有象许信良、苏焕智这样没有多少胜算的候选人才可能对两岸政策的理念进行阐述,而对实力较强的苏贞昌来说,则选择了干脆不触碰的态度。究其原因,民进党员中坚持“台独”立场者还是党内主流,谁敢在这个问题上有所突破,恐怕连主席选举这一关都过不去。对苏贞昌来说,在这个问题上谈得太多无疑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同时,目前民进党面临的问题太多,诸如各个派系之间的协调问题、两岸论述的调整问题、在岛内发展路线的调整问题以及世代交替问题等,都需要未来的党主席去处理,而这些问题处理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民进党未来的发展前景。不过民进党所面临问题的庞杂与散乱,以及候选人对这些问题的选择性阐释和强调,却成为导致这次选举议题失焦的一个重要原因。

  

  民进党会不会有“苏贞昌时代”?

  

  5月27日选举结果出炉,苏贞昌一如预期当选民进党主席,不过得票率刚刚超过50%,为历届党主席中得票较低者。对于民进党来说,苏贞昌的当选可能为该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

  

  首先,苏贞昌在党内派系结构中处于风暴比较集中的地带,与其他派系的关系并不是很好,难以完成党内的派系整合。2007年党内初选中,苏贞昌与谢长廷斗得两败俱伤,双方的怨恨一直难以弭平,也招致这些年来谢长廷阵营的不断围剿。2011年党内初选中,苏贞昌与蔡英文斗争激烈,二人形成了很深的心结。苏贞昌如果能当选党主席,面对如此众多怀有敌意的派系,未来之路能走多远,不容乐观。

  

  其次,苏贞昌在党内的形象并不是很好。“五都”选举中,苏贞昌擅自宣布参选把握不大的台北市长,逼得没有参选意愿的蔡英文不得不出马角逐新北市长,给党内造成了苏贞昌“权谋”和“自私”的印象,对其形象减分不少。在党内世代交替声浪日益升高的时候,苏贞昌却以打死不退的姿态继续“打拼”,当然会遭到部分年轻世代的反感,未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对苏贞昌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第三,苏贞昌对两岸关系的态度一直非常模糊,如果他当选党主席,对这个问题就不可能再回避下去。苏贞昌无论是出于策略考虑,还是因为真的不了解两岸关系而不愿对大陆政策进行表态的做法,不可能无限期地延续下去。面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推进的态势,以及两岸问题对民进党未来发展影响越来越大的局面,大陆政策的调整对苏贞昌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对苏贞昌来说,当选民进党主席可能是一个机会,但面临的挑战更大,现在说民进党会出现“苏贞昌时代”显然为时过早。苏贞昌当选党主席,就等于站上了党内斗争的风口浪尖,这种情况可能直接导致苏贞昌派系实力的下降以及其对党内整体局势把握能力的削弱,更不用说民进党内还有“谢长廷系”和“蔡英文系”枕戈待旦,伺机而起。所以,虽然苏贞昌利用这次胜选谋求2016年上位的企图心是明显的,但是最后的结果能否如“苏贞昌系”预期,却是相当不乐观。就民进党内以往结构变迁的经验来看,未来苏贞昌的路会走得很艰难。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贵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浙江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