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2年第三期  > 正文

同根同源 花开两岸

日期:2012-06-23 10:42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忠诚 曹燕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

  相声作为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它发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海内外。由于它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在表演的过程中,与观众的交流互动十分密切,因此构成了相声艺术的独特魅力,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曲艺表演艺术形式。也正由于它深受两岸同胞的喜爱,因此在两岸的文化交流中,相声艺术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发挥着特殊的作用。近日,记者就相声艺术在两岸的传承、发展和交流等问题,采访了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

  谈到相声在台湾的发展情况,姜昆说,据他看到的资料介绍,1949年后,相声艺术才正式在台湾生根开花。台湾相声艺术传承肇始自陈逸安、吴兆南、魏龙豪先生,他们都来自祖国大陆,凭借着对相声的喜爱与执着,以年轻时在启明茶社中听得的相声为蓝本,从台湾社会现实出发,对诸多传统名段重新加以演绎,起初主要在劳军演出中表演,随后在晚会上正式登台表演。

  据魏龙豪先生在台北新舞台《吴兆南、魏龙豪,上台一鞠躬》演出自序中所述,这一时期,传统相声及其他曲艺品种在台湾颇受欢迎,吴兆南、魏龙豪、周志泉、王静波等相声名家,联合章翠凤女士的京韵大鼓,高欣伯先生的戏法、孙玉鑫先生的评书,组成“鼓、溜、彩”的杂耍形式在萤桥河畔的纳凉晚会上演出,后又在马继良先生创建的乐园书场,以及西门町的蓬园书场、红楼书场等地演出,另有陈逸安与小龄童(杨宝华)搭档登场,侯瑞亭、王祥林、赵如明三位组合,偶尔下海客串,也备受观众追捧。

  上世纪六十年代,魏龙豪、吴兆南及陈逸安先生借助新兴的广播媒体推广相声艺术,开始在电台播出相声节目,播出之后深受听众欢迎,魏、吴两人的相声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广播节目,街头巷尾,到处可听到“魏龙豪、吴兆南,上台一鞠躬,现在轮到我们哥儿俩,侍候您一段相声”的声音,甚至还流传有“武侠看金庸,相声听魏吴”的说法。那个时候台湾社会中电视还未普及,广播相声是大众最熟悉的文化娱乐活动,所以由广播媒体普及,在台湾,不论士农工商、男女老幼,提起魏龙豪与吴兆南,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吴兆南先生曾告诉姜昆:“那个年代能听一段正儿八经的相声,你不知道有多难。我冒着偷听敌台的危险,从短波里搜大陆广播电台,找侯宝林先生的段子,听一段吱吱啦啦带杂音的相声,如获至宝,录下来大家传着听、学,那是我们最开始的‘录(音机)老师 ’。”

  1968年,魏龙豪、吴兆南先生在台湾出版第一张相声唱片,后又录制相声集磁带《相声集锦》、《相声选粹》、《相声捕轶》等,汇集了250多段相声精华,包括《歪批三国》、《唐汉争》等,使得这些经典段子在台湾社会迅速传播开来,成为台湾相声爱好者的启蒙资料。魏、吴两位先生的努力,使台湾民众领略了传统相声艺术的魅力,为传统相声在台湾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但由于政治因素影响,加之相声表演所得收入微薄,许多相声从业者纷纷改行,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台湾相声艺术日渐式微,仅靠魏龙豪、吴兆南及陈逸安先生的相声录音,勉强维系着相声艺术在台湾的传承。

  说起相声艺术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过程,姜昆讲道,1984年,在台湾发生了一件让“相声”两字走进千家万户的事情。从美国学习戏剧归来的赖声川先生,为纪念在台湾经济迅速发展的大潮中逝去的传统艺术,以正被人们逐渐淡忘的相声艺术形式为素材,创作了《那一夜,我们说相声》。这部作品在台北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以至于“观众几乎是三句一笑、五句一爆,该笑的观众都如期笑了,不该笑的观众也出乎意料笑了”,演出实况录音带和CD的销量超过100万张,成为当年的白金唱片。当时在祖国大陆,有关台湾的消息隔绝,相声界不知道《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是在演什么,直到1985年,姜昆和唐杰忠先生随吴祖光先生到新加坡充当新加坡相声大赛的评委,有机会见到了台湾汉霖说唱团团长王振全先生与有“新加坡相声之父”之称的郭宝昆先生,又听到了实况录音的带子,才知道那是一出戏,是赖声川先生用西方解构戏剧的方式演绎的一出反映相声艺人今昔对比,从而引起当下对传统艺术思考的戏。在姜昆接下来与赖声川的交往中,他了解到,这部作品的本意是哀悼相声艺术乃至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洪流中渐次消亡的现实,却意外唤醒了民众心中对相声的记忆,改变了相声在台湾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为相声艺术在新时期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唤起了台湾相声从业者对自己钟情的艺术的那份自尊。此后,众多台湾相声从业者根据自己对相声的理解,重新开始探究相声发展的可能性,在已经经营多年的老的团体如魏龙豪创立的“龙说唱艺术实验群”、王振全创办的汉霖说唱艺术团等基础上,涌现出众多各具特色的相声表演团体,如金超群创办的“游于艺”茶艺馆、台北曲艺团、相声瓦舍等。侯冠群、刘增锴、朱德刚、樊光耀、冯翊刚、宋少卿、叶怡均等台湾新生代相声演员,在保持相声表演传统、重新诠释相声名段上做出了积极努力,同时也在变革创新,在相声表演中融入大量戏剧元素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使新时期的台湾相声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谈到两岸相声界最初的接触和交流,姜昆说,那还得追溯到1982年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首次赴香港演出。当年,侯宝林、郭全宝、马季、唐杰忠、姜昆、李文华是这个团的主力,演出轰动香港。海外侨胞中的相声迷,从世界各地云集在香港这个蕞尔小岛,争相关心相声的命运,一览“文革”后相声的风姿。吴兆南先生不失时机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在香港提出要拜侯宝林先生为师,作台湾正宗相声传承的第一人。侯宝林答应了吴兆南的请求,收下了这位时年近花甲的弟子。马季先生主持仪式,姜昆负责拍照。侯宝林的收徒和吴兆南的拜师,在两岸相声史上写下了极具历史意义的一页,自此,台湾的相声有了正宗的传承,台湾相声艺人挺直腰板走进中国相声族谱大系。

  1986年,新加坡的韩劳达先生创作了相声《讲华语》,由台湾的相声演员王振全、新加坡的相声演员王德亮和姜昆三人在新加坡表演。他们各自现身说法,讲祖国大陆的普通话与海外所称的华语、台湾所说的国语的相通与不同,效果极其火爆。这部作品,后在中国《曲艺》杂志发表。这是中国相声史上首次两岸和新加坡演员的合作。

  1987年两岸开展文化交流之前,台湾民众对相声的认知,主要来自于魏龙豪、吴兆南、陈逸安等人的相声作品,尽管魏先生在台湾透过各种管道收集、整理了许多相声资料,但一般相声爱好者还是很难接触和了解祖国大陆的相声发展状况。随着台海关系的缓和,海峡两岸互不接触成为了历史。1993年,中国广播艺术说唱团应邀到台湾演出,这是中国传统曲艺首次与台湾观众见面,其中包括相声、山东快书、单弦、河南坠子、含灯大鼓等曲艺品种,演出获得了极大成功。为让更多台湾观众欣赏到久违的乡音乡曲,中国广播艺术说唱团还将原定在台北的3场演出,改为在台北、台中、台南演出5场,两岸相声界的交流由此正式拉开帷幕。魏龙豪先生主持了在台北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姜昆作为团长,永远忘不了当时的情景。招待会一开始,魏龙豪就拉着姜昆的手对记者举起来说:这一天我盼了多少年了,头发都盼白了,真不错,终于让我盼到了!陈涌泉、李金斗、冯巩、牛群、黄宏等一起经历了这个历史时刻。

  同年,应中华文化联谊会的邀请,台湾中华友好说唱艺术访问团到祖国大陆访问演出,这是第一个到祖国大陆访问的台湾曲艺团体,演出了相声、双簧、太平歌词、竹板快书、京韵大鼓等精彩节目,让祖国大陆观众领略了台湾说唱艺术的特殊风格。他们还与中国广播说唱团、北京曲艺团、天津曲艺团、上海说唱团等祖国大陆同行举行座谈,互相切磋,共同探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道。自此,两岸相声交流活动日渐频繁。1997年起,天津市老曲艺家艺术团、天津曲协、北京曲协、北京市曲艺团及天津市曲艺团先后应邀到台湾交流演出,台北曲艺团、相声瓦舍等也多次在内地举办专场演出,很多祖国大陆观众或在现场,或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了解了台湾风味的相声,获得了不一样的审美体验。2006年,台湾青年相声演员朱德刚、刘增锴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舞台,表演的相声《新说绕口令》获得圆满成功,让亿万观众直观地了解了相声在台湾的发展。

  海峡两岸相声艺术家的交流促进了台湾相声的繁荣。陈涌泉、马季、赵炎、李金斗、马志明、张志宽等和姜昆都曾在台湾演出、讲学,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推广效应。马季先生在接受台湾记者采访时说:“台湾观众对我们的喜爱、对相声的热爱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有不少观众专程从台湾各地赶来,许多没有票的观众一直徘徊在剧院门口不愿走。剧场里的热烈气氛更是让人难忘,我们都感到,台湾真是培植相声演员的好地方”。

  姜昆对此也感同身受。他说,在台湾演出有两点让他感触很深。一是台湾观众的文化素养和对相声的欢迎程度以及对相声的理解水平都比较高。每一次在台湾演出,观众从头到尾都听得非常投入,有时静得连地上掉一根针都能听见。再一点就是,每一次演出后,观众都长时间地热烈鼓掌,常常持续五六分钟甚至十来分钟。从这点也可看出,他们尊重艺术,懂得艺术,热爱艺术。他在台北演过六场,每次都是这样,现场气氛非常好。

  2000年,被吴兆南等前辈视为台湾说唱艺术最重要堡垒的台北曲艺团,由团长郭志杰率领,朱德刚、刘增锴、樊光耀、谢小玲、刘越逖、陈庆升、林文彬、李红等十余位演员,在天津参加第十一届津门曲荟,并演出了“台湾专场”。2005年他们又来到天津,和津门相声演员演出了“薪火相传”相声大会,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不少台湾相声演员还拜师祖国大陆的相声艺术家,如吴兆南拜师侯宝林,李国修拜师马季,陈庆升拜师陈涌泉,朱德刚拜师魏文亮,冯翊纲、宋少卿拜师常宝华,林文彬拜师陈永忠等。

  回顾两岸相声艺术界三十年的交往交流,姜昆深有感触地说,两岸文化同根同源,本为一家。相声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在两岸文化艺术交流中,起到了沟通交流桥梁的作用。通过这个载体,同行增进了了解,同胞在一起共同感受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艺术宝贵财富,这也进一步增强了两岸同胞同根同祖的认同感,推动中华文化在两岸的共同发展。就相声行当来说,台湾相声艺术向祖国大陆相声艺术学习,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叫“寻根”;祖国大陆相声艺术向台湾相声艺术借鉴,也可以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叫“求新”。

  先说“寻根”。台湾相声受祖国大陆传统相声影响颇深,骨子里有一种对相声传统的膜拜,其创作风格整体偏雅,以多元思考、多角度切入为特点,幽默、嘲讽、怀旧和寻根,是很多台湾相声作品乐于表现的主题。台北曲艺团相声演员黄逸豪就曾说过,跟祖国大陆相比,台湾的相声没有从小“作科学艺”的训练体制,因此在基本功方面比较吃亏。确实,与台湾相声相比,祖国大陆相声以侯宝林、马三立等老一辈相声名家的风格为参照,很重视语言技巧和北方语言魅力,这也是台湾相声所欠缺的。

  再说“求新”。台湾相声传承过程与祖国大陆有所不同,且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在创新、创意上颇有特点。有些相声演员将戏剧、电视、电影的手法引入相声表演中,台上风格与祖国大陆演员有着相当大的区别,而形式上的翻新也为相声赢得了很多新生代的观众,这些探索相声在新形势下发展路径的尝试对于祖国大陆相声艺术的发展也有启迪和借鉴意义。另外,台湾相声很重视表现各种主题,创作紧跟时代、紧贴社会生活,在追求“包袱”的同时,不忘恪守文化底线,让人们把浮躁的心静下来,给人们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这对我们当下的相声创作确实很有现实意义。

  展望今后两岸相声界的交流,姜昆说,通过加强交往,使得在相互切磋技艺的同时,推动两岸相声艺术的共同发展,使中华民族相声艺术血脉不断,这是两岸相声演员的共同心愿。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不仅是相声艺术,整个中华文化在两岸交流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形式都取代不了的。我们要借助这个桥梁,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细致工作,使台湾同胞在增进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础上,逐步增进对身为中国人的认同、对祖国大陆的认同、对祖国和平统一的认同。在这方面,我们两岸的文化界同行更是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贵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浙江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