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2年第五期  > 正文

“九二共识”不能被误读

日期:2012-10-23 10:26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张华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特有的政治词汇,而且是必不可少的词汇。因为它涉及到台湾政治定位这一两岸关系的核心问题。鉴于长期以来 “九二共识”在岛内被不同的政治势力错误解读乃至否认,从而造成人们认知上的混乱,因此,必须还原“九二共识”的真实内涵,以达到澄清事实、消除偏颇的目的。

  一、“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 

  “九二共识”是海协、海基两会于1992年达成的共识,其核心是“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

  “九二共识”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意涵。

  在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基础上,祖国大陆考虑到两岸固有的分歧难以短期内消除,因此主张对于“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采取搁置争议的做法。但是祖国大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反对“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两个对等政治实体”的态度是明确的。同时,祖国大陆对于未来“中国”的选项是开放的,正如海协会会长汪道涵1997年11月16日在上海会见新同盟会许历农等人时表示,一个中国“是两岸同胞共同缔造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应是一个尚未统一的中国,共同迈向统一的中国”。

  在两岸达成的“九二共识”中,虽然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但是祖国大陆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知也在不断调整。20世纪70年代,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建交时,建交国必须遵守的“一个中国”原则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也就是著名的“老三句”。1995年1月,江泽民主席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中对其进行了部分修改,“一个中国”原则是指“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2000年8月24日,钱其琛副总理在会见台湾《联合报》系访问团时,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又有了新的发展,“我们主张的‘一个中国’原则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此后,这一说法基本固定下来,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即采用了这种表述方法。

  二、国民党对“九二共识”的表述:“一个中国,各自表述”

  国民党承认“九二共识”,是认为它是两岸和解制度化的关键。

  在民进党执政期间,国民党不断呼吁民进党接受“九二共识”,并在此基础上与祖国大陆展开协商谈判,认为当时两岸关系之所以陷入紧张状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民进党不承认“九二共识”。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认为“九二共识”是两岸涉及主权争议的解决方案,是两岸和解的核心。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海峡两岸迅速展开协商谈判,并在四年多的时间内达成了18项协议,使两岸关系迈入和平发展的轨道。2012年的台湾大选中,马英九在最后关键时刻猛打“九二共识”牌,得到台湾企业界和民众的高度肯定,致使蔡英文节节败退,最后顺利实现连任。

  但是,国民党误读“九二共识”,将其异化为“一中”和“各表”。“九二共识”的发明人苏起曾称,“九二共识”实际上指代的就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马英九多次声称,“国民党与我个人都认为‘九二共识’是存在的,两岸在香港会谈后透过函电往返达成了接受‘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民进党否定‘九二共识’存在的做法是不对的”。但国民党认为,对于“一个中国”的内涵,两岸并未达成一致的意见,双方可以各自表述自己的看法,而国民党“接受的‘一个中国’是‘中华民国’”。2012年3月22日,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访问祖国大陆,在与胡锦涛主席的谈话中称,国民党在大陆政策上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是国共两党重要的政治互信。海峡两岸并非国与国的关系。根据双方现行体制和相关规定,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同的是“两岸同属一中”,对于异的部分我们正视现实,搁置争议。

  上述阐释中,明显与海协、海基两会当年达成的“共识”有异,一方面只强调“各表”,而这种“各表”并非海协会在当初所认同的;另一方面是上述阐释明显缺少了“共识”的另一重要内容——两岸“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只强调“各表”,不谈国家统一,甚至回避国家统一,这是违背“九二共识”基本精神的,也是人们所不能认同的。

  三、民进党否认“九二共识”

  以“台独”为神主牌的民进党不承认“九二共识”的存在。2000年台湾政党轮替之初,在各界的压力下,陈水扁抛出所谓的“四不一没有”承诺,对“九二共识”的态度也比较暧昧,甚至称“如果要说有共识,那就是‘没有共识的共识’”。对于陈水扁表现出的弹性,台湾大陆事务主管蔡英文立即踩刹车,发表声明加以“修正”,否认存在“九二共识”。之后,陈水扁的态度也开始变得明朗,指称“九二共识”是由当时的台湾大陆事务主管苏起杜撰的名词,根本不存在,从来没有人看过或听过“九二共识”这四个字。陈水扁之后的民进党领导人,不论是谢长廷、苏贞昌还是蔡英文,都认同陈水扁的主张,即否认“九二共识”存在。

  诬称“九二共识”是“投降共识”、“国共共识”。陈水扁称,“九二共识”是“一中”的共识,没有“各表”的共识。如果接受“九二共识”,就意味着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2004年11月,陈水扁称,“九二共识”是以“一个中国”为原则的共识,会让台湾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省份或特别行政区,是“投降共识”。当前,民进党对“九二共识”似乎又有了新的说法,那就是“国共共识”。2011年9月,民进党角逐台湾地区领导人的蔡英文在接受台湾三立电视台“大话新闻”专访时称,两岸根本没有“九二共识”,若有也是“国共共识”,并非经由民主程序凝聚而成的“台湾共识”。

  提出各种山寨版的“共识”。民进党不接受“九二共识”,为了争夺话语权,不断提出各种新的说法。2000年至今,民进党领导人提出过各种各样的主张,包括“九二精神”、“九二香港会谈基础”、“台湾共识”、“宪法共识”和“九六共识”等等,其中“九二精神”、“九二香港会谈基础”和“台湾共识”曾在民进党内部产生过一定程度的影响。“九二精神”是2000年6月16日美国前国防部长佩里在会见蔡英文时首先提出来的。当时,蔡英文一口回绝了佩里的建言,但后来陈水扁捡起了“九二精神”的牌匾,以此来对抗国民党主张的“九二共识”。2004年10月,陈水扁抛出了取代“九二共识”的新论述——“九二香港会谈基础”。时任台湾大陆事务主管的吴钊燮阐释称,“九二香港会谈基础”最重要的精神在于搁置争议,先协商双方关切的实质问题。2011年,蔡英文又提出了所谓的“台湾共识”,但是其无法阐释“台湾共识”的具体内涵。

  四、“九二共识”: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自2008年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会谈以来,两岸关系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如两岸“两会”签署的一系列协议,达成的一系列共识,为两岸的交往确立外在规范,提供了机制保障。这些都已成为两岸共有的理解与认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岛内不同的政治势力对“九二共识”的异化和误导,使得目前两岸在政治议题协商、军事互信建立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障碍。而这些障碍又对两岸的和平发展带来影响。因此,应该对“九二共识”正本清源:第一、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第二、两岸均谋求国家的统一,第三,两岸在坚持民族大义的基础上,形成“一中共表”。

  “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石。两岸美好前景的建构,必须以坚持“九二共识”为前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以坚持“九二共识”才能实现。只要两岸坚持以发展的视野去认识台海问题,以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感推进两岸关系发展,不断开创和平发展新局面,必将继续引领和推动两岸关系开辟新的前景,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新的贡献。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贵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浙江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