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3年第六期  > 正文

民间政治对话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作用

日期:2013-12-23 11:26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吕存诚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10月11至12日,由两岸民间团体和学术机构共同发起举办的首届两岸和平论坛在上海举行。这是两岸首次由红蓝绿背景的单位共同主办、大规模集中讨论两岸重大政治议题的论坛,代表两岸民间政治对话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峰,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意义重大的新开端。

  “民间先行”铺平道路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迈入巩固深化阶段后,客观存在的政治难题已成为制约两岸关系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但在两岸双方正式的政治商谈一时难以启动的情况下,两岸有识之士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从民间开始进行对话”的主张,并迅速产生交集。

  祖国大陆积极鼓励并创造政策条件。2012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针对这一主张,中共十八大新闻发言人蔡名照及国台办发言人杨毅先后表示,“两岸政治议题是客观存在的,双方应当共同努力,为今后破解这些政治难题创造条件”。12月,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首次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由两岸的学界和民间人士先行探讨(两岸和平协议),应该是一个可行的途径”。2013年2月,范丽青更明确表示,“可以从民间先行,由两岸智库就政治领域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由此,“民间先行”成为祖国大陆破解两岸政治难题的重要主张。3月,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指出,“鼓励两岸学术机构和有识之士就解决两岸间的政治问题展开对话,包括适时举办两岸和平论坛”。这是祖国大陆首次公开提议举行两岸和平论坛。随后,国台办副主任孙亚夫在4月底赴台及5月初赴美交流期间反复表明,祖国大陆支持先从民间开始对话,举办民间性质的两岸和平论坛。

  台湾的态度渐趋开放。此前,马英九当局在两岸政治议题方面较为谨慎,不仅多次表示两岸政治协商的条件尚不成熟,而且对民间性质的政治对话也不支持。2012年6月,两岸统合学会、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曾计划在台北举办以“认同与互信”为主题的两岸学者研讨会,但台湾大陆事务主管部门认定议题敏感而致会议流产。但在岛内民意已经发生积极转变的情况下,包括部分绿营学者在内的岛内有识之士频频呼吁开展民间政治对话。9月,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参加亚太经合会议与胡锦涛会面时,首次建议由两岸学界智库召开和平论坛。2013年2月,连战在北京与胡锦涛会面时再次提出,两岸“可以从民间先行,就政治领域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这一建议在岛内获得积极响应,为马英九当局破除对民间政治对话的疑虑铺平了道路。6月,马英九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民间的两岸政治对话“从未限制”,将这些对话“称二轨、三轨、一点五轨,我们都没有意见”。这表明台湾推动“民间先行”的大气候已经形成。

  两岸研讨实践营造了良好的民间对话氛围。2012年7月,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首次增设了具有政治意涵的“两岸和平发展”议题,开启了两岸学界公开讨论政治议题的先河。年内,包括在北京举行的“北京会谈”、“两岸军事安全筑信研讨会”、在香港举行的“两岸关系发展与创新研讨会”、在沈阳举行的“第22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在浙江举行的“第7届两岸发展论坛”等频繁就政治关系、军事安全、民族认同等议题展开讨论,不断掀起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的热潮。在这一氛围下,两岸和平论坛呼之欲出。

  和平论坛划下民间政治对话新节点

  首届两岸和平论坛由14家两岸民间团体和学术机构共同举办,两岸各60多位专家学者以“两岸和平、共同发展”为主题,围绕两岸政治关系、涉外事务、安全互信、和平架构4项议题展开热络讨论,会后第一次达成了由红蓝绿多方共同签署的纪要,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亦首次出席此类民间政治论坛并致辞。这使和平论坛达到了近一年来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的高峰。

  论坛彰显了民间政治对话的鲜明色彩。其一,与会人员具有民间性与广泛代表性。与一些论坛邀请两岸政界及官方背景的学者不同,该论坛由全国台湾研究会、台湾二十一世纪基金会、新台湾国策智库等纯民间及学术机构举办,研讨人员均为普通学者。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所长张五岳称,“与会台湾学者没有任何官方授权”。同时,以往的研讨会虽有绿营学者参加,但此次论坛是第一次有绿营智库协办,实现了红蓝绿智库及学者同堂共商政治议题的场景。其二,议题具有前瞻性、敏感性。与以往一些论坛涵盖经贸、文教、社会等范围不同,该论坛明确指向最敏感的政治议题,讨论两岸政治定位、和平协议、军事安全互信、习近平与马英九会面等热点问题,体现了举办方试图协助执政者突破两岸政治僵局的用意。正如二十一世纪基金会董事长高育仁所说,“论坛只谈政治问题,这是两岸20年来首次正式直面政治难题”。其三,对话形式多元开放、包容并蓄。论坛汇集了各种意见观点、多元并陈,并具有相互交锋、百家争鸣的风格,突显了民间论坛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张五岳称,“这次论坛真实呈现了台湾不同党派、不同颜色的多方声音,具有开创性”。

  研讨成果共识大于分歧、重要性显著。研讨期间虽然对立、激烈、曲折,但总体看“共识大于分歧”。如与会学者普遍赞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加强在涉外事务和军事安全互信领域的合作、建立互利双赢的互动规则等,只是对各议题的具体内容、路径、时机及推进速度等存在分歧。更重要的是,论坛举办各方最终达成并发表了《首届两岸和平论坛纪要》,就论坛研讨的若干问题达成了10项认知,包括建构稳定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厘清两岸关系的性质、定位,循序推动并共同参与具有两岸特色的和平制度化建设等。同时,也提出了对两岸关系若干症结问题仍需继续务实深入研讨的7个方面,包括如何就双方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如何厘清一个中国框架和两岸各自现行规定之间的法理关系、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的政治意涵及相应措施为何等。这是其他研讨会没有实现、而由该论坛达成的前所未有的成果。全国台湾研究会秘书长周志怀指出,“纪要的重要性无论如何评价都不会过分”。

  意义重大 作用突出

  两岸和平论坛将成为推动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的重要平台,有助于为今后破解两岸政治难题累积互信、营造氛围、创造条件,并对蓝绿双方正视两岸政治议题产生积极影响。

  其一,两岸和平论坛有望打造成重要的制度化交流合作平台。本届论坛顺利举办是对稳步推动两岸关系向前迈进、攻坚克难的一次重要尝试,在两岸民间政治对话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但破解两岸政治难题非一日之功,张志军形象地指出,两岸政治对话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融冰总要有个过程”。论坛举办方及与会学者对此亦有共识,会后各方达成了研商组建和平论坛常设机构、筹组两岸学者参与的课题小组、拟于2014年在台湾举行论坛等一系列设想。在民间政治对话已成大势所趋、两岸执政党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两岸和平论坛将开辟新的互动领域,有望成为制度化的民间政治对话平台,甚至不排除打造为继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两岸“两会”商谈、海峡论坛、两岸企业家峰会之后的第五大制度化交流合作平台。

  其二,为消除两岸政治议题禁忌、深化互信创造条件。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两岸交流合作的程度突飞猛进,但鲜少触及深层次的政治敏感议题。此次论坛的重要意义就是促使政治议题去敏感化,让讨论政治议题不再成为禁忌,促成“从私下谈向公开谈”、“从分散谈向集中谈”、“从小众传播向大众传播”的转变,最终有利于两岸同胞消除在政治关系、军事安全、涉外事务等方面的隔阂和误解,增进理解和信赖。《中国时报》指出,大陆一贯主张应适时触及两岸政治议题,“和平论坛为大陆找到了打破两岸政治禁忌的钥匙,可视为大陆话语权进入台湾的开始”。深绿的新台湾国策智库董事长吴荣义认为,“论坛能够增加双方的接触与了解,大家能坐下来谈就是成功的一半”。

  其三,为今后两岸正式政治商谈积累对话经验,营造社会氛围。随着论坛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两岸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将对两岸决策者的决策与咨询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并将对今后两岸正式的政治对话提供铺垫作用。《中央日报网络报》社评称,“这种坦率的沟通与务实的态度,无异为未来两岸的政治对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和平论坛持续发展的外溢效应,将不断向社会大众传播正面、良性信息,引导社会民意走向,从而营造出有利于开展政治对话的氛围。台湾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院长李明表示,“如果论坛的声音能得到适当的传播,将会引领两岸民意朝更加友善的方向发展”。

  其四,有利于促进蓝绿双方各自正面对待及处理两岸议题。对马英九当局而言,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的突破性进展,一定程度缓解了岛内民意的压力,将有助其消除触及两岸政治议题的敏感性,进一步增大两岸政策的开放力度。台湾大陆事务主管部门在10月11日的记者会上便表示,“对于分歧较大的政治议题,当局会考虑民意需求及反应,以决定推动政策的步调”,更宣称马英九当局“一贯务实面对两岸涉及政治的议题,没有‘只经不政’的情形”。对民进党而言,将有助于其正视不可回避的两岸政治议题。近一年多来,民进党籍学者及要角以个人身份参与两岸研讨会的频率增加,而在绿营内部深具影响力的新台湾国策智库参与举办两岸涉及政治议题的论坛更史无前例。民进党对此一反常态的未加挞伐,反而“集体噤声”。这表明绿营人士参与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程度越深,将对民进党保守、消极的两岸政策产生越强的发酵效应。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贵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浙江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