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3年第三期  > 正文

中国毛体书法流派创立者——贺惠邦

日期:2013-06-23 15:38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张斌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010年9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书画新流派代表人物》一书,贺惠邦先生作为中国毛体书法流派的创立者和毛体书法领军人物入编。这是中国书法史上、在典籍中正式出现毛泽东书法流派新概念。

  人所共知,毛体书法是由开国领袖毛泽东创立的一种书体,其突出特点是:气势宏伟、舒展流畅、雅俗共赏,既有高超的艺术性,又有广泛的群众性。经过贺惠邦与同仁们多年来积极倡导,已在全国形成了一个新的书法流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书写毛体的人数达到十多万人,并出现了数以百计的佼佼者。毛体书法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多年来,贺惠邦为倡导和弘扬毛体书法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最早提出“毛体书法”概念

  贺惠邦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开始研习毛体,并提出了“毛体书法”概念。当时,有人问他“你在写什么体”时,他说:“写毛体,就是毛主席创造的字体。”从此“毛体书法”这四个字,便成了他经常说的。当时他不但自己写“毛体”,而且还收徒教授毛体书法。有一次,他发现有一个叫王同山的学生在棉被靠袖口处有一个小洞,经询问,得知是用指在袖口内描摹笔法磨的,他感觉此子可教,从此,便收王同山为徒。在向其讲授传统行书、草书之外,还向其传授了毛体书法的技艺。从王同山上初中到高中,共教授了六个春秋。王同山毕业后,在天各一方的岁月里,师徒之间的毛体书法交流从未间断。现在王同山已是吉林省书法协会鉴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大草书法家,他念念不忘老师的教育之恩,深怀感情地写诗赞恩师的毛体书法:

  笔走天地惊飞鸿,出神入化豪迈中。

  飘来阵阵泰山云,忽见海越千条龙。

  一纸跌宕乾坤意,字字武略文韬情。

  珪墨江山共万里,人人笑赞惠邦公。

  新世纪之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毛体书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人认同。2002年1月,菲律宾《商报》以整版向世界介绍“中国贺惠邦毛体书法”,引起了美国、日本、菲律宾、新加坡众多国家书画人士的注意。在国内外媒体上,也经常出现“毛体书法”这一概念。2004年7月,《北京晨报》记者曾专门对贺惠邦做过采访,问他什么叫“毛体书法”时,贺惠邦做了圆满解答。《北京晨报》为此发了半个版面,向广大读者介绍什么是毛体书法。“毛体书法”已经融入国人的生活之中。

  最早建立毛体书法组织

  1996年3月,在毛泽东的亲属邵华、毛新宇等人的支持下,山东潍坊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毛体书法组织——山东潍坊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会。从此,一个在中国有影响的新的书法流派拉开了序幕。贺惠邦与同仁们一起自觉而积极地倡导毛体书法。每年在毛泽东诞辰时,都要举办全国性毛体书法大展。贺惠邦还不断在北京、西藏、香港、青岛、宁波、宁夏、青海等地以及日本举办毛体书法展,逐步扩大毛体书法的影响,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毛体书法的队伍中来。在贺惠邦及同仁们的带动下,各种毛体书法组织也如山花烂熳,在全国各地纷纷建立,很快迎来了毛体书法兴盛的春天。不仅出现了一大批毛体书法家,而且一些原来写其他书体的书法家也纷纷转到写毛体书法上来,因为他们认识到,弘扬“毛体”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最有影响的毛体书法家

  这些年来,贺惠邦的毛体书法在国内外的影响是多方面、立体化的,是众多毛体书法家中的佼佼者。他不仅多次在国内外举办毛体书展,还多次分别举办中美学者、中日书法家、中新(新加坡)学者等跨国性“毛体书法研讨会”,并通过发行书法邮票和用毛体书写奥运书法长卷,引起了国内外广大书法艺术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他经过辛勤笔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书法之“最”:在国外最早举办毛体书法展的毛体书法家;历史上最早把《论语》写成书法长卷赠送西藏的书法家;新世纪以来最早由国家邮政局发行被誉为“国家名片”书法邮票的书法家……

  贺惠邦的艺术实践充分说明,弘扬毛体书法大有可为,大得人心。他创造的光辉业绩向世人证明他不愧为中国“毛体书法”新兴流派的倡立者和领军人物。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