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台湾知名人士陈立夫于2001年2月8日在台中逝世,享年103岁。
半个世纪前,陈立夫是中国国民党内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与兄长陈果夫一同主持的特务机构,人称“CC系”。陈家更是当时中国的四大家族之一,而且以陈氏兄弟为首的“CC派”,还影响国民党政策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
国民党派系斗争最严重的50年代,陈立夫被外放美国过了一段养鸡生涯,70年代回到台湾,创立了“中国医药学院”,还身兼“孔子学会”荣誉会长。晚年,他身体欠佳,仍孜孜以求寻找一切机会为国家统一而竭尽全力,多次向国民党建言并呼吁“国共第三次合作”。其为民族复兴大业着想的精神令人钦佩,两岸人民不会忘记他为国家统一所做的一切努力。
撰文呼吁祖国统一
陈立夫返台后潜心于儒家、老子、庄子等传统文化的研究,写成了《人理学研究》、《生之原理》、《中华文学概述》、《孟子之政治思想》等书。与此同时,他更以高度热忱关心社会进步和国家前途。晚年,他对海峡两岸的统一大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殷切希望祖国早日统一,并为此奔走呼吁。
早在1973年,陈立夫就用化名在香港的报刊上发表了呼吁祖国统一的文章,指出要使中国强大起来,只有两岸实现统一,而统一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自己去努力。1975年,陈立夫以国共两党在第一次大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都有过很好合作为先例,建言国共两党应为祖国的统一摈弃前嫌、再度合作。他还以“总统府咨政”的名义,通过秘密渠道,向中共中央发出邀请毛泽东去台湾访问的信息,但由于时值中国大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之际,此信息得不到任何反应。然而,陈立夫希望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殷殷之情更加迫切,故又写了《假如我是毛泽东》一文,在香港的报刊上公开发表,期盼毛泽东、周恩来能像赴重庆谈判那样,到台湾与蒋介石进行和谈。
1988年7月,陈立夫在国民党第十三届中央评议委员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牵头联合了34位委员提出议案,呼吁两岸应以中华文化统一中国,建立共信并以投资共同实践国父孙中山的实业计划,以利和平统一。这个提案尽管在某些方面不甚适当,但它主张和平统一、提出对话协商,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符合两岸人民要求和平统一、振兴中华的心愿,并且建议放弃“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想法,提出以经济合作互惠为手段,中华文化为基础,实现国家统一大业,实在是颇有见地。但由于这个提案对国民党长期坚持的“三不”政策有很大的冲击,国民党当局对此甚为不满而否决了。
未见统一 怀憾离世
1991年1月,中国第三届唯象中医学研究会在深圳召开,陈立夫给大会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表达了对祖国大陆的向往。同年4月,中华中医学会主办了张仲景学术国际研讨会,他又向大会寄去自己多年研究的论文。其间,陈立夫不但与祖国大陆的亲朋旧友书信往来,而且想尽办法同祖国大陆赴台人员、记者广泛接触,增进友谊。2000年6月,在一次国民党举行的会议上,他又一次提出国共第三次合作,共议和平统一。他曾明确指出,民进党一日不拿掉“台独”党纲,两岸就永无宁日。只有与对岸真诚合作、共同反对“台独”,中国才能免于分裂。这是陈立夫晚年一直到寿终都无法忘怀的大事,可叹他未能看到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轨道,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