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4年第一期  > 正文

“检讨纪要”再度暴露民进党的“台独”本质

日期:2014-02-23 10:06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曹骏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历经五场“中委会”会议、九场“华山会议”,600多人次出席、200余人次发言,民进党最后抛出一份《2014对中政策检讨纪要》。该“纪要”既没有对检讨两岸政策得出结论,也没有为以后指明方向,只是罗列了一堆无用的老套语言,但却偏偏漏掉了在会前、会中党内一些人士提出的“宪法共识”、“冻独”等重要主张。这份“纪要”只谈表面,避谈实质,词语陈旧,看不到民进党转变,更看不到民进党的出路。

  一、名不符实,毫无“检讨”、“反省”的内容

  “纪要”没有检讨的内容和诚意。检讨是指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反省或检视。但民进党的这份“纪要”,既没有对该党两岸政策的检讨与评判,也没有从近年来执行的两岸政策的失败中总结和汲取教训,而是重申一贯的“台独”路线。

  苏贞昌于2012年5月接任民进党主席,当时正值民进党连败两次大选。民进党的败选,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坚持“台独”立场,否认“九二共识”,恶化两岸关系无疑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民进党要走出困境,就必须走出“台独”死胡同,对过去执行的两岸政策改弦更张。作为现任党主席,其主要职责就是要带领民进党彻底反省败选原因,走出困境。

  自台湾第二次政党轮替以来,两岸关系日益紧密,经贸及文化交流日益热络,两岸议题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苏贞昌既知道两岸问题无法回避,但又不能放下“台独”神主牌,为了缓解党内和社会各界要求改变两岸政策的压力,则幻想通过诸如召开系列“华山会议”等大阵仗的假动作来造成“重视两岸关系”的假象,一边欺骗舆论,向中间选民捞取选票,一边继续推行“台独”政策,以巩固“绿色基本盘”,谋求取得执政地位。

  人们对于民进党不会放弃以往的两岸政策并非没有预感。早在去年7月的第一场“华山会议”中,苏贞昌就声称,处理两岸议题的原则就是1999年民进党党员代表大会通过的“台湾前途决议文”,在此前后,民进党的多位要角曾声称“台湾不愿纳入‘一中框架’”,如此的表态,反映了以苏贞昌为首的民进党非但没有改革党内两岸路线之意,反而一意孤行,继续走其“台独”老路。所以,这份“纪要”实际是民进党“台独”政策的宣示。

  二、重复“台独”教条,反对“一中框架”

  “纪要”中的“对中政策”是指民进党对“中国”的政策,这里的“中国”是指不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大陆。“纪要”通篇皆以“中国、台湾”、“中国人、台湾人”这样“一边一国”的“台独”概念来进行逻辑思维和政治推理。

  从民进党的“台独”立场出发,“纪要”竭力否认、反对“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纪要”称:“台湾与中国分别为两个互不隶属的国家”,认为国民党当局宣示的“一中架构”,同“对岸的中共”一样,是“要把台湾锁进一个中国的框架中”,指责马英九当局的“两岸关系高于对外关系位阶,呼应中国的‘一中框架’,漠视‘国防外交’,使两岸军力失衡扩大,让中国对台战略由反‘独’转为促统”。

  “一中框架”是近年来两岸政治进程上的一个重要成果。但“纪要”认为马英九当局的“台湾与中国同属一个国家的两岸定位,并不被台湾民众接受”。对于马英九表态的“一中架构”、“两岸关系非国际关系”,“纪要”则指责为“将使台湾自绝于国际大战略棋盘之外,排除友邦支援的正当性”,“弱化了台湾主权及国际参与权利”。

  “纪要”的错误在于,民进党关于“中国”和“台湾”的概念和政治定位的错误。中国是包括台湾在内的国家,而台湾只是中国的一个省,从来就不是国家,更谈不上主权独立,如果台湾是独立国家,那么,民进党为什么还要搞个“台独党纲”,为什么到现在还不愿终结或废除?即使在民进党承认的“中华民国宪法”中,也规定其领土包括祖国大陆和台湾,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2012年台湾大选,大陆政策是决定胜败的关键因素,蔡英文和民进党空洞无物的“台湾共识”,在马英九和国民党包含有一中原则内容的“九二共识”面前大败而归。民进党否认“一中框架”,是“台独意识”使然,而固守“台独”诉求的政党,是不会有出路的

  三、妄论“主权”,重拾“台湾前途决议文”

  民进党是“台独”党,在其两岸政策上前后有三个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基本纲领”即“台独党纲”、“台湾前途决议文”与“正常国家决议文”。《民进党党章》第十四条规定:“经全党代表大会就台湾重大决策所做之决议文、竞选纲领,视为本党纲领之一部。”按台湾“后法优于前法”的法律原则,“正常国家决议文”应是民进党的基本政治主张。但是,“纪要”只选择性地强调维持“台湾前途决议文”的基本立场与核心价值,而对其他两个纲领既没调整,也没“冻结”,更没“放弃”,它们难道就反映民进党的基本立场与核心价值?

  即使民进党不想遵循“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但是对于自己变来变去的主张总得有一个“有效”或“失效”声明,以免造成人们在判断上的困难。民进党是为了一党之私利无所不用其极的政党。为了取得选票,在选取不利的情况下不得不作出策略调整,宣称其放弃“台独”走“中间路线”,而一旦取得了执政地位,则立即撕下这块遮羞布。比如在“台湾前途决议文”已经出炉8年之久的2007年,时任民进党主席的游锡堃却主持通过了“正常国家决议文”,主张“早日完成台湾正名,制定新‘宪法’,在适当时机举行公民投票,以彰显台湾为主权独立国家”,并继续鼓噪要以“台湾”的名义申请加入只有主权国家才能进入的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民进党的上述行径,实际上已经把“台湾前途决议文”否定,正因为如此,游锡堃对民进党多数人强调“台湾前途决议文”就很不服气,经常将“正常国家”挂在嘴边。

  仔细比较“台湾前途决议文”中的“台湾已经独立,国号是中华民国”的说法,与《民进党党章》第一条“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的表述,两者之间矛盾明显。民进党既然要把“台湾前途决议文”作为“目前的基本立场与核心价值”,就应当直接废除“台独党纲”、“正常国家决议文”。因为不这样干,人们担心以后民进党会再次祭起“台独党纲”或“正常国家决议文”,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将遭受挫折、甚至可能出现停滞与倒退,使得岛内乃至海峡两岸不得安生。

  民进党的多名要角曾表白1999年的“台湾前途决议文”已经“取代”了1991年的“台独党纲”,原因是前者晚于后者,是对后者的否定。但若依此说,2007年的“正常国家决议文”也已“取代”了1999年的“台湾前途决议文”,何况2000至2008年间陈水扁当局的“台独”操作已经完全撕毁了“台湾前途决议文”。这一点充分显示,民进党是一个投机性政党,不求战略转型,只求策略运用以满足选举夺权之需要。这样的政治算计,其实并不高明,是人人都会看穿的。

  四、敌视祖国大陆,甘当美国“再平衡战略”棋子

  以“台独”为政治诉求的民进党为了给“台独”活动寻找靠山,对于日本军国主义在亚洲各国乃至太平洋地区发动的侵略战争罪行,不但鲜有批评之声,而且党内一些“皇民大佬”还对日本大有赞美之词。对于日本政客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民进党视而不见。对于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民进党不但失去在岛内政党恶斗中的勇气,不敢有任何“保卫钓鱼岛”的举动,其主席苏贞昌甚至主张与日本建立“民主同盟”。而对于祖国大陆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却叫嚣台湾“不能对‘国防’安全被侵害而不展现意志,这样不但会被人家看不起,还会被侵门踏户”。其实,民进党苏贞昌们并非不知道,祖国大陆所公布的东海防空识别区虽然涵盖钓鱼岛上空,但是祖国大陆也承认钓鱼岛归属台湾省宜兰县管辖。面对日本对钓鱼岛的“国有化”,民进党对日本的失语和奴颜婢膝,才“会被人家看不起”。

  “纪要”称:台湾位处美国防堵中国的第一岛链枢纽,地缘战略重要,可以在美国“再平衡战略”中扮演角色,同美、日、韩等国家在政治、军事与经济上的合作,是台湾“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而对于祖国大陆,“纪要”却指责为“不再韬光养晦”。认为祖国大陆在钓鱼岛与南海加强周边海空域的军事活动与演训,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等,引发了“区域紧张”,称祖国大陆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捍卫民族尊严和国家核心利益的举措“将对区域与台海安全环境带来严重冲击”。当前东亚地区局势不太安定,而局势不安的因素皆出自美国及其卵翼下的日本。“纪要”对美日对东亚局势的破坏作用作了选择性失明,不仅极力回避,而且主张与其合作、结盟,而对祖国大陆却高度敌视,高调对抗,其讨好美日并企图求得美日对其“台独”给予支持的意图太过明显。这不仅无助于人们对于民进党的认同,而且会使民进党的党格尽失。

  五、渲染祖国大陆威胁,以“安全”为由阻碍两岸正常交流

  两岸交流符合两岸同胞的福祉和意愿。但民进党始终以“恐中”、“拒中”来愚弄、欺骗岛内民众。在两岸实现“三通”之前,民进党就曾以“木马屠城”臆想在岛内大放厥词,反对、攻击两岸直航,现在以台湾“安全”阻挠两岸交流。

  “纪要”虽然也曾表示过两岸交往的重要性,承认“随着全球化经济秩序的成形,两岸经贸、社会、文化交流日渐密切,双方人员往来也日趋频繁”。认为“在全球化的潮流下,两岸交流是必然的趋势”,表示民进党将“谋求两岸关系可长可久之道”,“积极自信参与两岸交流”。但是“纪要”一如既往地以祖国大陆为敌,一再出现“如何免于中共的威胁”、“防止中国因素对台湾自由民主生活方式的侵蚀”等文字,攻击祖国大陆凭籍着高成长的经济力威胁、影响着台湾。甚至将台湾经济低迷等原因归咎于祖国大陆,称“早期两岸的产业垂直分工体系,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发展逐步升级,目前两岸产业竞争已明显大过互补程度”,诬称祖国大陆“透过国家力量补贴与扶植特定产业,更让台湾企业受到严重冲击,且日益以大陆为核心”;渲染祖国大陆对台的影响力日深,“已经有系统、有组织地深入台湾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以国营企业为主的中资来台,往往并非纯粹商业考虑,不仅引发‘国安’问题,也使台湾日积月累的商业文明与社会基础受到侵蚀”。

  为了表现民进党不反对两岸交流的“开放形象”,“纪要”认为,民进党“应该积极自信参与两岸交流,包括智库与执政县市的城市交流”,以打破国共平台对两岸关系的垄断。此一说法看起来似乎能表现出民进党有开展两岸交流的意愿,但是陈菊、苏治芬、赖清德等台湾的县市要员皆已访陆或访港,可见此一主张已远远落在政治现实之后。“纪要”还表示“透过对法令的逐步检讨与修正,营造一个让陆配、陆生与陆客,尊严生活、健康学习及平安旅游的友善环境”。但在通篇的敌意语境下,这些许诺又会有多少诚意呢?

  民进党这样一份既无新意又充满矛盾的“对中政策检讨纪要”,至少反映出短期内民进党的大陆政策主张不会有大的改变与调整,民进党也难以实现政治转型。在这样的两岸政策下的“最后一哩路”将会变得无限遥远。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