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4年第四期  > 正文

对台湾“七合一”选举态势的观察

日期:2014-08-23 14:25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吕存诚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七合一”选举将是首次全台地方性选举,被视为2016年大选的前哨战。当前,国、民两党重点围绕22个县市长展开激烈争夺,双方已各自完成主要县市候选人布局。

基本盘因素

基本盘是决定重大选举的关键因素。从整体看,岛内仍维持“蓝大于绿”、“蓝松绿固”、“北蓝南绿”的特点。从2009年县市长选举、2010年“五都”选举及2012年大选和立法机构选举看,虽然国民党每次选前都遭遇选情紧绷乃至危急的局面,但最终结果国民党仍取得相对多数席次和大选胜利,其背后起主要因素的是蓝绿基本盘的大小,蓝营的基本盘仍较绿营有优势,蓝绿基本盘尚未出现岛内一些媒体所谓的“交叉现象”。目前舆论存在一种错误的声音,即将绿营上升势头强劲、蓝营士气低迷的现象简单归结为蓝绿基本盘的位移,这一方面是绿营媒体刻意炒作,唱衰蓝营,为选战造势,以图形成“西瓜偎大边”效应,拉拢更多投票意向不确定的选民。另一方面则是部分分析缺乏客观,不自觉跟着绿营的调子走。

蓝营基本盘松散、绿营相对稳固是客观态势,对选战结果影响很大。受2008年以来国民党执政不彰等因素影响,蓝营基本盘优势逐渐减小,蓝绿的差距已经从过去“6比4”逐步缩小至“5.5比4.5”,乃至“5.2比4.7”,意味着实际选票差距可能在5个百分点间。同时,蓝营基本盘松散还表现在,蓝营支持者在部分非关键性选举中的投票积极性和意愿不强烈,部分选民存在以“选票惩罚国民党”的想法,让国民党在小型选举中失利以发泄个人不满。这也是国民党组织动员效果大不如前的原因之一。此次全台地方性选举蓝营选民的危机感能否被激发,是否愿意出来投票,将影响国民党获取席次的多少。相对而言,绿营基本盘比较稳固,以弱势群体为主的绿营选民具有较强反抗权威的特性,使其投票意愿相对高,加上民进党近几年上升势头良好,更激发绿营选民的投票积极性。

北蓝南绿依旧,但是绿营逐渐向中部倾移。从地理界线看,蓝营越往北部,基本盘优势越明显,越往南部,就越成为绿营的地盘。从执政县市长、台湾民意代表、地方县市议员席次等来看,都呈现这样的特点。但是从近年看,绿营向浊水溪以北地区抢攻的能力突出,对包括台中、彰化、南投等原来的蓝营地盘形成强大压力,这背后的根源还是绿营基本盘在中部逐步扎根。另外,民进党在外岛县市的渗透力也在增强,长期被蓝营把持的连江存在绿化可能。

大环境因素

每次重大选举都深受当时、当地的外部环境影响,这包括了执政环境、经济民生环境、趋势环境等,这些环境并非割裂而是相互影响,也就是说几类环境因素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马英九2008年执政后不久,执政环境便开始恶化,并且出现下滑趋势难以阻挡的情况。造成这样局面的因素已经被舆论、媒体广泛分析,无需赘述,但主要问题仍是马英九本人及其团队自身执政素质不过硬,所以执政环境在2016年之前都将对国民党不利,只是不利的程度有所区别,要视马英九团队改进情况而定。年底选举的执政环境相较2012年大选更艰难,这是由于上半年的“反服贸风波”、“反核运动”等已经对马英九造成重挫,其执政支持率一度跌至2008年执政以来的最低点,目前虽然有所回升,但仍在20%至30%低谷徘徊,这样的情况在年底前都很难缓解。

今年经济、民生环境有所向好,但很难快速释放出对国民党有利的因素。从台湾统计部门发布的截止5月主要经济数据看,每个月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在2.5%左右,而且全年预测增长率也接近3%,比去年低迷情况有所好转。同时在就业率、物价指数、经济景气指数等方面都较去年同期有小幅改善。可以说,台湾今年的经济、民生情况有所好转。只是经济环境变化释放的积极效应比较缓慢,并且不明显,普通基层民众的感受更加微弱,整体仍存在“经济闷、民生难”的声音,对国民党选举加分有限,能不增加负担已经是好的状况。

趋势环境代表了蓝绿双方发展的态势,这对研判选举具有重要意义。总体看,年底前仍维持“蓝守绿攻”,民进党方面的声势、士气都处于上风,四处出击、纵横捭阖,对选战议题的掌控力强,将打乱国民党选战布局,对其形成强大压力。更为关键的是,这样的趋势是否会在选举后延续,如果仍旧如此,很可能形成“骨牌效应”,对国民党2016年选举将是重大挑战。如果趋势有所变化,则可能促成“钟摆效应”,刺激蓝营支持者危机感,在2016年选举时能蓝绿各自归队。

候选人因素

每次重大选举,候选人因素都是不可或缺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尽管台湾已经形成蓝绿对立的政党政治,重大选举主要是“选党不选人”,但是候选人条件太差,势必拖累选情,而候选人政治光环突出,势必对选情有明显加持作用,比如2008年选举时出现的“马英九光环”。

当前,国、民两党已经在主要县市完成了候选人布局,剩下的选区主要是各自的艰困选区,很难选出强棒出征。此次国民党在台北市、新北市、桃园县、新竹县、苗栗县等都属于强棒出征,民进党在高雄、台南、屏东等候选人实力强劲。其中,国民党连续执政两届的嘉义市,主要靠原市长黄敏慧一人之力独撑大局,但是她已经无法连任,国民党空降陈以真出战,与黄敏慧的个人实力差距明显,黄敏慧能否将自身资源完全移转到陈以真身上,将决定国民党能否在南部维系唯一的“希望”。国民党在台南市推出台南大学校长黄秀霜作为候选人,试图通过教育界人脉争取中间选民,在绿营优势十分明显的台南,将让赖清德不费吹灰之力取胜。高雄市由出身绿营的杨秋兴出战,算是国民党能在高雄派出的最强棒,可能对陈菊产生一定牵制作用,但陈菊在高雄号称“南霸天”,个人经营太久,积累很深,难以撼动。

反观民进党,出战台中市的林佳龙已经多年在地经营,根基深厚,上一届台中市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凭借勤奋耕耘竟然差点拉胡志强下马,足见其实力。在台中市基本盘并不对民进党有利的情况下,此次选战林佳龙声势及民调一直压制胡志强,显示候选人因素的重要性。同样在台北市,连胜文被视为国民党强棒,民进党策略性支持无党籍柯文哲出战,使双方选情胶着。岛内舆论认为,若民进党坚持派本党籍候选人出战,无论是谁都实力平平,无力弥补在台北市的基本盘劣势,不仅可能大败于国民党,而且还能让国民党有余力腾出手支援北部乃至中部其他选区。“政治素人”柯文哲出战则大大扭转对绿营不利的局面,柯文哲的一些自身特性正好对应连胜文的弱点,比如所谓的“庶民对权贵”、“无党籍、第三条道路对传统政治派”等。

偶然因素

政治选举必然会遵循一定规则,长年累积后会有一些“定式剧本”,存在能被固定分析的条件。不过,选举总是带有很多偶然因素,只是大多偶然因素影响甚微,不被外界所注意,而一旦爆发偶然情况,往往具有突发性,能瞬间产生“翻盘”效果。台湾选举的偶然因素也一直存在,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2004年大选的“两颗子弹”事件。其他地方性选举也有偶然因素,比如上一届台北市选举突发的“连胜文遭枪击”事件,较大影响了最后的选情。

年底的选举必然会出现一些偶然因素,只是能多大程度影响到某个地区的选举难以预估。目前对国民党最可能产生冲击的偶然因素便是地方执政弊案的爆发。此前在彰化、桃园、基隆相继出现与地方候选人、执政县市长相关的弊案,无论弊案是否真正涉及关键人物,已经对国民党整体选情造成负面影响。而且未来若连续爆发,国民党一贯主打的“清廉牌”将大打折扣,选民观感更差。另一个可能对国民党产生冲击的偶然因素,可能是突发的社运活动。今年已经爆发过较大规模社运,理论上民众的不满情绪得到发泄,会进入波谷期,但是此次社运活动培植了类似“岛国连线”等激进社运团体,其组织、挑动、发起社运的能力较强,一旦选前再对马英九当局“挑事”,将严重冲击国民党选情。一般而言,作为在野党,民进党受偶然因素冲击的程度不会比国民党大,自身爆发偶然因素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不过民进党执政的几个地方县市仍存在一些隐患。

结语

以2009年、2010年两次地方性选举结果为参照,年底选举国民党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但是从这两年民进党并未因国民党衰退中大幅提升民意支持度看,民进党想一举拿下多席乃至近半执政县市长的难度也很大。国民党可能将丢失包括台中市在内的2、3个席次,总席次仍将比民进党多4、5席,总得票数国、民两党将可能持平,县市议员等其他地方性选举结果将呈现“国大民小”、但“国降民升”的情况。从席次输赢看,国民党属于败选,但从整体情况看,国民党仍将维持小幅优势,未必会在2016年出现所谓的“骨牌效应”。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