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5年第四期  > 正文

桑梓情浓赤子心

日期:2015-08-23 15:29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史兰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访问新西兰、汤加、澳大利亚侧记

  故土难离,思乡情切。虽然旅居海外,远离故土,但海外华侨华人始终有一个共同的家园,那就是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的中华大地,他们心中珍藏着一个共同的期盼,那就是从未改变的民族复兴中国梦。

  2015年3月20日至30日,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秘书长郑琴一行赴新西兰、汤加、澳大利亚访问,行程虽短,但海外华侨华人的赤子情怀却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守望历史记忆

  经过漫长的旅途抵达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时,已是傍晚时分,热情友好的奥克兰朋友带我们登上了地标建筑“天空塔”俯瞰城市夜景,眼前一片繁华似锦令人赞叹,但更让人感动的是身旁华侨华人朋友对祖国统一大业的热情似火。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座谈会成为话题焦点。这是新西兰侨界纪念活动的序幕,也是祖国系列纪念活动的呼应。与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一样,新西兰侨界总是在关乎国家发展建设的重要结点,率先起步,走在前列,拉开大旗鼓与呼,令人欣慰和感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对全球华人来说,那是血洗耻辱的悲壮记忆,也是浴火重生的光荣象征。座谈会上,新西兰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秘书长和志耘深情地说:“新西兰华人在二战时期为抗日战争捐款,是当时海外华侨华人为数不多的人数中,捐款最多的。新西兰本国在二战时期也参加了澳新联军,反击了德国法西斯的战争。记得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年大庆中,侨社举办了大型红歌比赛,再一次体现了中华民族和海外儿女团结一心的民族精神。”新西兰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新西兰许老师学校校长许志红激动地说:“战争是我们胸口沉重的伤疤,每次想起心里都格外悲痛,我们是多么渴望和平,可今天仍然会看到各种对和平的挑衅存在,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和重视。在我的学校中,会教孩子们唱抗战歌曲,讲述抗日历史,播放抗战视频,就是要让我们的后代都铭记历史,珍惜现在。”正在筹备“聆听中国”大型晚会的郭宏倍受启发地讲道:“这次座谈会召开得非常及时,纪念抗战胜利要借助多种媒体,利用各种平台,我们也将思考在即将举办的‘聆听中国’晚会中融入纪念抗战胜利元素,为宣传这一重大主题做一点贡献。”新西兰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分会会长朱熹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体会:“抗日战争是不能忘却的记忆,我们不是纪念仇恨,而是纪念战争中不灭的民族精神。”林启鹏理事也感慨道:“70年过去了,我们深深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我们不能忘记,和平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只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更有能力保卫和平,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

  听着大家的肺腑之言,我不由得为海外华侨华人的爱国之心感动,他们如今在异国他乡,凭借勤劳和智慧安居乐业,但舒适的生活从未让他们忘记祖国沉痛的过去,热切关心国家命运的家国情怀始终萦绕心头,无法抹去。这,就是民族的根脉,历史的烙印。多年来,新西兰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围绕保卫国家核心利益,在“台独”势力甚嚣尘上之时,召开场面盛大的批驳会;在北京奥运之时组织4000人集会反对法轮功;在达赖窜访之时,及时发声,坚决抵制。座谈会上他们激情洋溢的话语让人感动,而长期以来他们为祖国统一付出的踏实努力更加令我们叹服。

  守候民族夙愿

  告别新西兰,我们踏上了去往汤加的行程。汤加王国是南太平洋地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岛国,人口10万左右。努库阿洛法是汤加王室所在地,在这里,丝毫看不到奢华或宏阔的君主印记,城内绿茵遍地、鲜花盛开。汤加人生性乐观、民风淳朴,整个城市都显得悠闲平静、漫不经心。这样的环境吸引了相当一部分华侨华人前来投资经商,早期定居汤加的多为台湾同胞,现在则以福建人为主,长期居住2000至3000人。他们在这里经营店铺、超市,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活便利,也把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带到了闲适自在的岛国。

  此行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首次组团访问汤加。飞机降落,迎接我们的除了海风、阳光、椰林,还有华侨华人朋友满脸洋溢的笑容和双手捧上的芬芳花环。用他们的话说,这是迎来了“娘家人”,喜出望外,亲切自然。我们在美丽海岛的逗留十分短暂,汤加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很快召集当地华人联合会、广东同乡会等华人社团,齐聚一堂共话中国梦。会场设在台胞蔡明森先生经营的卡哈娜度假村,这里见证了无论祖国大陆侨胞还是台湾同胞不分你我、其乐融融的浓浓乡情。这大概是我们见过的最美妙梦幻的座谈场地了,迎面就是夕阳、大海、渔船,晚风吹得“共圆中国梦”的红色条幅沙沙作响。

  2003年,俞珠华会长作为汤加华人联合会会长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华人社团大会。会议期间,澳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邱维廉召集大洋洲各国华人领袖开会,倡议组建大洋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2004年1月,汤加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成立。汤加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对建立大洋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十分重视,特委托俞珠华专程到澳大利亚商议有关事宜,并派4位代表出席大洋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成立大会。自2004年成立以来,汤加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秉承“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宗旨,团结当地侨胞,紧紧团结在使馆周围,维护祖国和平统一各项方针政策,坚决拥护《反分裂国家法》,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祖国。俞珠华说:“新形势下,我们将继续高举反‘独’促统大旗,坚定支持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完整,推动两岸关系健康有序发展,团结广大侨胞和台胞,为促进中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和经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汤加华侨华人虽然多是“生意人”,平时谈的都是“生意经”,但是对中国梦这个话题,这些远离家乡、在外打拼的华侨华人依然有着说不完的心里话。王刚先生说:“习近平主席提出希望两岸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顺势而为,齐心协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更多成果,造福两岸民众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我看来,中国梦是由我们每个人的梦组成的。每一个华侨华人都是带着一颗中国心出来圆梦的。我们要把自己的梦想和祖国的梦想联系起来,站在祖国的角度看自己的梦想,为圆中国梦而圆自己的梦,让我们共同的中国梦早日实现。”谈到“两岸一家亲”,台商蔡铭森在台湾服役期间驻守过海岛,作为一名军人,他对国家和领土有深刻的体会。他用浓重的闽南口音回忆了多年前自己驻守小岛时丢了领土的痛苦经历,话语间竟有些哽咽,“我到现在都悔恨,没能保卫好我们国家的领土,为此我深深地自责,如今看到两岸和平相处,共同守卫钓鱼岛,共同维护南海主权,希望两岸早日统一,共同捍卫我们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广东同乡会秘书长江庆忠不无感慨地说:“其实在汤加早已实现了不分大陆还是台湾的理念,都是以海外华人的身份互相尊重,互相扶持,友好合作,扩大在汤加的商业地位和综合影响力。”

  没错,看到汤加华侨华人不分中国大陆、台湾,融洽和谐的场景,我们深切地感到华侨华人与祖国是血脉相连、根脉不断的。在海外,能更深地体会到祖国赋予我们的荣誉,越能感受到中华儿女团结一家的亲情血缘是难以割舍、永不磨灭的。能够把我们团结在一起的正是苦难的历史和民族的夙愿,是两岸同胞心手相牵的共同命运。在不断的亲缘和不朽的使命面前,曾经的风雨坎坷都化作了养料,终将孕育出两岸共同的美好明天。

  守护人生理想

  海外统促会组织活跃着一批心系家国、胸怀天下的热心人。他们在积极谋求生存、主动融入环境、促进住在国政府维护一中框架的同时,还通过做慈善等方式,诠释了他们兼济天下的人生情怀。

  西澳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潘邦炤是一位在珀斯非常有名的企业家。潘邦炤虽然生意红火,交际广泛,但行事十分朴实,出行从不坐头等舱,在大型活动中从不会挤着与“大人物”合影留念,这些与众不同的行为方式,又为他打上了“做事高调,做人低调”的个性标签。在大家心中,他就是拿着上百万真金白银实实在在做慈善的“实诚人”,从他身上你会看到华商可贵的踏实、乐观。西澳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于2014年7月13日发起澳大利亚华人“滴水阳光”慈善教育基金会,发动华侨华人和当地各界朋友积极奉献爱心开展教育公益,奖励当地富有创造力的优秀学子,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并积极推动澳中汉文化艺术交流。慈善活动得到西澳多元文化部部长代表亲临祝贺,如今也成为当地政府支持和关注的一项重要华人慈善活动。用潘邦炤的话说,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融入主流社会,而是影响主流社会,因为他们早已融入主流社会,就在主流社会当中。不急功近利、不哗众取宠,脚踏实地地经商、行善,这些在潘邦炤身上有一脉相承的逻辑支撑。他说,他有一个最简单的想法,就是要在海外树立华人的正面形象,而这不需要巧言令色的游说,更不需要机关算尽的经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正是他的人生信条和真实写照。正因此,潘邦炤牵头的社团里总是聚集着一大批当地富有才干的华侨华人,许多其他重要侨团的负责人都乐于担当统促会副会长。平时各展其能、各自为侨,关键时候便团结一心、共谋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当地杰出华人群体的合力。

  澳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于2002年开始筹划“侨心光明万里情”慈善公益活动,通过组织港澳台、祖国大陆和澳大利亚的医务工作者,为中国大陆偏远地区5000多名白内障患者义诊,使其重见光明,有力推动了中澳友好交往,得到了众多澳大利亚国会议员、政府官员的认可和支持。黄向墨会长2014年从邱维廉手中接过澳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大旗。身为玉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向墨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企业家,也是一位热心公益慈善、乐善好施、心系家乡的侨领,多年来带领旗下企业在文化、教育、治安、宗教等多个领域捐款3亿元,曾在胡润中国慈善榜位列第10。在他看来,一个人的能力越大,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多。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可谓这些慈善家共同的人生理想。他们希望在经营好自己企业,为国家创造税收,善待员工,降低社会负担的同时,能够通过积极推进慈善事业,回报社会,营造和谐友善的社会氛围。虽然捐赠是有限的,但如果能带来爱国爱乡、奉献精神的传播,不断扩大慈善的边界,那么善举的影响就是无限的。

  除了热心慈善、侠肝义胆的企业家,海外统促会还活跃着才华横溢、技艺精湛的艺术家群体,他们把自己的艺术人生融入了文化强国的民族大梦。悉尼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余俊武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是澳大利亚华人文化艺术节联合会主席和国务院侨办授牌的澳大利亚华星艺术团团长。在海外从事28年文化传播工作的余俊武,致力于将海外侨界中的艺术整合起来,打造展示优秀中华文化的平台。他们扎根海外本土,在节目编排上有意识地融合中西文化,用适合当地观众的方式展示中华文化。余俊武常说,“文化孕育着一代人、一个民族。海外的文化氛围浓厚了,我们华侨华人才能更有地位,也才能得到更快的成长和壮大”。

  守卫国家尊严

  有人说,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脉动,家国情怀是中国梦的脐血。古往今来的中华儿女,谁不希望国家强盛,谁不憧憬生活美满。“先天下之忧而忧”,“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只有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无数诗词歌赋都在诠释着中国人特有的伦理维度——家国情怀。任何时候,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在中国人的心中都有比天还大的权重,都是关乎尊严的底线。访问澳大利亚期间,我们欣喜地看到悉尼地区的海外统促会组织始终把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视为己任,无论是涉台、涉藏、涉疆问题,还是南海、香港占中、法轮功,或是澳大利亚总理的媚日言论、帕尔默的辱华言论等等,凡是危及国家核心利益的事件发生之时,就是触及华侨华人敏感神经的时刻,就是统促会组织自发开展爱国行动的“号角”。

  澳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举办的纪念《反分裂国家法》10周年座谈会,召集了澳大利亚台湾籍同胞为主的社团代表30余人参加,积极表达澳大利亚台胞的统一梦和中国梦。西澳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在抗议安倍到访珀斯的活动中,不仅联合大华联会、澳洲贸促会、西澳各同乡会、新疆联谊会等华人社团,还特别邀请韩国社区共同发起抗议集会游行,坚决传递维护国家尊严的声音。悉尼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发起的“向安倍说‘不’”抗议活动,联合澳大利亚中韩社区共同向国会递交了《致澳大利亚联邦国会议员的公开信》,表明了澳大利亚华侨华人和韩裔居民对以安倍为代表的日本右翼言行的愤怒和抗议,切实反映了民众的心声,在当地社会获得了应有的理解和认可。

  悉尼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虽然会小人少,但能人辈出,志同道合,各领风骚,骨干人员囊括文艺界领军人物、华文教育资深元老、商贸界青年干将,使得团队凝聚力十足,行动力超强,在组织活动时能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成为一个思维活跃、智勇双全、高效能的反“独”促统战队。悉尼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自2009年发动“向达赖说‘不’”活动以来,始终怀着对守卫国家尊严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方式。前任会长钱启国先生为了培养青年侨领尽快走上前台,担当骨干,于2009年激流勇退,自己甘当幕后策划和中流砥柱的角色,展现出华人侨领的宽广胸襟和长远眼光。年轻有为的王然会长不负众望,推陈出新,在2013年的“向达赖再说‘不’”活动中,带领团队首次运用“快闪”方式,在达赖见华侨华人的场所,迅速拉出“达赖是骗子”“达赖说谎”等醒目条幅,并高喊口号,撕开了达赖的伪装,及时表达了当地华侨华人对达赖窜访澳大利亚的抵制。

  看到这些新时代的“国家卫士”在海外为祖国统一大业奋斗不息的昂扬斗志,回想他们多年来守护北京奥运,抗议辱华言论,依托媒体抵制分裂势力的口诛笔伐,为海外少数民族同胞后代免费开展华文教育等等默默无闻、实实在在的工作,访问团成员不禁为之动容。正是有了这样一群热血沸腾、不沽名钓誉的爱国人士,海外反“独”促统运动才得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10天的出访很快就结束了。对我们来说,每一次出访都是一次与海外朋友短暂紧凑的欢聚畅谈,也是一次直抵内心、难以忘怀的精神洗礼、情感熏陶。回顾那些饱含深情的话语、踏实肯干的作为,我时常想,是什么让海外华侨华人自觉、自愿、自发地汇聚在海外统促会组织中,几十年如一日地兢兢业业、默默付出?对他们而言,这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人力、财力。但同时,也见证着他们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踩下了自己独特的足印。正是那种源自心底的对祖(籍)国的热爱、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渴望、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向往,形成了这股聚沙成塔、不可小视的力量。如今,那一张张素净而真挚的面庞,已化为远方亲人的挂念,在日常问候中不断重温,也好似一页页光辉夺目的篇章,仍时时在我心底翻阅。每每想起,我总是感到,那平凡背后的耀眼光芒,是中国人特有的家国情怀的凝聚和迸发,是中华儿女自尊自强热血性情的绽放和闪耀。正是这一人一页、一笔一画书写的小小篇章,才终将汇集成我们整个民族源远流长、浓墨重彩的浩然巨著,相信里面都曾有你、有我。桑梓情浓意满满,赤子心扉字字诚。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