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5年第六期  > 正文

继往开来 行稳致远

日期:2015-12-23 10:31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郁川虎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台讲话之要点、特点和亮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15次涉台讲话,其中12次是在会见连战、吴伯雄、朱立伦、萧万长、宋楚瑜、马英九等台湾要人时讲的,另3次分别是在全国政协会议、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十八届五中全会上讲的。这些讲话站位高,内涵深,感情真挚,富有感染力。所提出的有关论述及政策主张有继承,有坚持,有发展创新,体现了祖国大陆对台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与时俱进,从中也彰显出习总书记关于推进两岸关系发展思想的一些特点和亮点。

  一、习总书记系列讲话要点

  习总书记对台系列讲话内容丰富,涉及两岸关系方方面面,概括起来要点如下:

  (一)倡导“两岸同胞一家亲”理念,血脉联系割不断

  2014年2月,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率领的台湾各界代表团时,习总书记表示:“不管台湾遭遇什么风雨,不管两岸关系历经什么沧桑,两岸同胞始终心心相印、守望相助。这告诉了世人一个朴素的道理,那就是两岸同胞血浓于水。”“我们的血脉里流动的都是中华民族的血,我们的精神上坚守的都是中华民族的魂。”“广大台湾同胞都是我们的骨肉天亲。大家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两岸同胞一家亲,根植于我们共同的血脉和精神,扎根于我们共同的历史和文化。”“这是与生俱来、浑然天成的,没有什么力量能把我们割裂开来。”2015年5月,在会见新任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时再次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两岸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11月7日,习近平在新加坡与马英九会面时表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二)呼吁两岸同胞携手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2014年2月,习总书记会见台湾各界代表团时发表《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谈话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孙中山先生的夙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夙愿,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夙愿。”“中国梦是两岸共同的梦,需要大家一起来圆梦。‘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两岸同胞要相互扶持,不分党派,不分阶层,不分宗教,不分地域,都参与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来,让我们共同的中国梦早日成真。”9月,在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再次强调:“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两岸同胞应该坚定信心、携手努力,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015年11月,与马英九会面时再次呼吁:“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

  (三)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习总书记在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指出:“中华民族在探寻民族复兴强盛之道的过程中饱经苦难沧桑。‘统则强、分必乱’,这是一条历史规律。”“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两岸同胞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台湾的前途系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的福祉离不开中华民族的强盛。”“希望台湾同胞同大陆同胞一道,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国家和平统一的进程中,把握住机遇,相互扶持,紧密合作,为过上和平安宁、幸福美好生活,为在世界上共享中华民族尊严和荣耀而携手奋斗。”

  (四)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习总书记在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表示:“在涉及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我们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不会有任何妥协和动摇。”“1949年以来,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两岸复归统一,是结束政治对立,不是领土和主权再造。”“我们所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我们理解台湾同胞因特殊历史遭遇和不同社会环境而形成的心态,尊重台湾同胞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愿意用真诚、善意、亲情拉近两岸同胞的心理距离。同时,台湾同胞也需要更多了解和理解大陆13亿同胞的感受和心态,尊重大陆同胞的选择和追求。”

  (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习总书记在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首次阐明了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他指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我们认为,这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他表示:“我们将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是能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的安排。”

  (六)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通向和平统一的正确道路

  习总书记在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表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通向和平统一的正确道路。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正不断向前推进,没有因遇到一些沟坎而止步,反映了两岸同胞共同心愿。我们将毫不动摇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坚持造福两岸同胞的政策举措,努力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

  (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两岸同胞共同推动,靠两岸同胞共同维护,由两岸同胞共同分享

  2013年6月,习总书记会见吴伯雄荣誉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访问团,表示:“过去5年,我们两党、两岸双方和两岸同胞共同努力,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推动两岸关系取得了重大进展。”2014年5月,习总书记会见宋楚瑜时语重心长地讲:“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得来不易,需要倍加珍惜。珍惜成果的最好方式是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2015年3月,习总书记与全国政协委员联组座谈时指出:“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两岸同胞共同推动,靠两岸同胞共同维护,由两岸同胞共同分享。”强调:“我们坚持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的理念不会变,为台湾同胞办实事、办好事的政策措施不会变。我们注重听取台湾各界特别是基层民众意见和建议,愿意了解台湾同胞的想法和需求。我们欢迎更多台湾同胞参与到两岸大交流进程中来,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支持者、参与者。要继续加强两岸同胞交流往来,实施惠及两岸同胞的政策法律措施,扩大台湾基层民众受益面和获得感。”3月底,在博鳌论坛前对萧万长表示:“我们愿与台湾同胞一道,加强合作,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5月,会见朱立伦时重申:“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利双赢,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宗旨”,“我们愿意首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愿意优先对台湾开放,并且对台湾同胞开放的力度要更大一些。”

  (八)两岸政治分歧问题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

  2013年10月,习总书记在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时表示:“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2014年2月,会见连战率领的台湾各界代表团时诚恳指出:“至于两岸之间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我们愿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有什么想法都可以交流。世界上的很多问题,解决起来都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但只要谈着就有希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相信,两岸中国人有智慧找出解决问题的钥匙来。”2015年5月,会见朱立伦率领的中国国民党访问团时再次提出:“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要着眼大局,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不仅要求同存异,更应努力聚同化异,不断增进政治互信。对两岸间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和难题,国共两党都要勇于面对,汇聚两岸同胞智慧,积极探索解决之道。”关键是要“虑善以动,动惟厥时”。

  (九)两岸青少年身上寄托着两岸关系的未来

  2014年5月,习总书记在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时指出:“两岸青少年身上寄托着两岸关系的未来。要多想些办法,多创造些条件,让他们多来往、多交流,感悟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潮流,感悟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趋势,以后能够担当起开拓两岸关系前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2015年3月,在与全国政协委员联组座谈时再次表示:“我们愿意让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愿意为台湾青年提供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舞台,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成功注入新动力、拓展新空间。”5月,会见朱立伦时再次强调青年是两岸的未来,“我们要更多关注两岸青年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和舞台,让他们多交流多交心,成为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伙伴”。

  (十)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

  2014年2月,习总书记会见连战时郑重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对两岸同胞有利,大家都不希望目前的好局面逆转。为此,两岸双方要巩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基础,深化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这个基础是两岸关系之锚,锚定了,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只要这个基础得到坚持,两岸关系前景就会越来越光明。反之,如果这个基础被破坏,两岸关系就会重新回到动荡不安的老路上去。”9月,习总书记在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指出:“需要警惕的是,‘台独’分裂势力并未善罢甘休,仍在竭力煽动两岸敌意和对立,阻挠两岸交流合作,仍然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现实威胁。”他强调:“对于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我们绝不会容忍。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台独’之路走不通。”2015年5月会见朱立伦、11月与马英九会面仍如继往强调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的意涵和特点

  习总书记对台系列讲话意涵深邃,特点鲜明,可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即一大主题,两条线,三个自信,四种观念,五“心”。

  贯穿一大主题。两岸一家亲,共同维护并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这是习总书记对台系列讲话始终坚持的主题和主线。特别是针对“九合一”选举后岛内政局重大变化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带来的新情况、新挑战,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始终坚持并贯穿“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主线,强调“四个坚定不移”,科学回答了两岸关系发展走什么道路、如何推进、实现什么目标等重大问题,为对台工作指明了方向。

  明确两条线。强调“台独”分裂势力仍然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现实威胁,多次重申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绝不容忍任何分裂国家行径的一贯态度,划出了一条红线。强调“九二共识”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始终把坚持“九二共识”作为同台湾当局和各政党开展交往的基础和条件,核心是认同祖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明确了一条底线。

  展现三个自信。习总书记对台系列讲话展现出一个大国领袖在推进国家统一问题上的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一是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自信,指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也是通向和平统一的光明大道。二是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政策自信,指出两岸关系历史性深刻变化验证了对台政策的成效,宣示祖国大陆对台大政方针绝不会因一时波折而改变,将保持其连续性,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更好造福两岸同胞。三是坚持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目标自信,指出中国梦既是国家、民族的伟大夙愿,也是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呼吁两岸同胞同心携手共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蕴含四种观念。(1)鉴往资来的历史观。揭示“统则强、分必乱”的历史规律以及“台湾前途系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福祉离不开中华民族强盛”的深刻启示,习总书记从回顾共同历史,感叹共同命运,到宣导开创共同未来,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两岸间不可分割的连结,并为台湾未来作出前瞻。(2)高瞻远瞩的战略观。本着对历史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以中华民族整体利益至上,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习总书记始终坚持从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看待和处理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高屋建瓴,大气磅礴。(3)统筹兼顾的全局观。针对台湾问题的敏感性和复杂性,习总书记从大局着眼,为全域考虑,既坚持深入开展经贸文化交流又推动政治议题探讨,既有党际有官方又有民间,既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坚定性,又兼顾在突破两岸政治僵局上策略的灵活性。(4)以人为本的群众观。始终坚持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的宗旨,深化两岸利益融合,设身处地为台湾民众着想,千方百计照顾和维护台湾民众的切身利益。习总书记谈话中还恰当运用台湾民众熟悉的语言,如“黑水沟”、“讨生活”、“出头天”、“骨肉天亲”等娓娓道来,蕴含质朴细腻的风格和为民亲民的观念。

  彰显五“心”。一是雄心——对推进统一进程有历史担当。十八大后,习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首次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就郑重表示:“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是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责任。”这是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忠诚于党的伟大事业的庄严宣示,体现了对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担当精神。二是决心——对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坚定决心。台湾“反服贸运动”之后,习总书记在会见宋楚瑜时强调:“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务实举措不会放弃,团结台湾同胞共同奋斗的真诚热情不会减弱,制止‘台独’分裂图谋的坚强意志不会动摇。”在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明确指出:“当前两岸关系虽然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但和平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 在与马英九会面时强调:“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构建稳定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度框架。”这些意见透出对维护和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定不移的决心,有台湾媒体称其“为学运后摇摆的两岸关系安下定海神针”。三是耐心——对解决两岸关系中的难题有绵韧耐心。面对两岸间存在的差异和历史遗留问题,以及两岸关系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习总书记清醒地指出解决这些问题克服阻力需要时间,需要将心比心共同努力,为此,提出“四个坚持”,体现了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耐心。四是诚心——对广大台湾同胞有最大诚心。从履新之初习总书记表示:“维护好台湾同胞权益,发展好台湾同胞福祉,是大陆方面多次作出的公开宣示,也是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郑重承诺。”到会见连战率领的台湾各界代表团时提出“三个有利于”(只要是有利于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事,只要是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事,只要是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事,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办好,使广大台湾同胞在两岸关系发展中更多受益),再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提出“三个充分考虑”(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这些都表明对台湾同胞诚意满满、诚心之至。五是信心——对两岸关系未来有充分信心。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第一次会见台湾各界代表团,就明确表达了对两岸关系的信心:有充分信心继续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充分信心克服各种困难开辟两岸关系新前景,有充分信心同台湾同胞携手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此后迄今,历次讲话都透出强大的战略定力和坚定信心。

  三、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的亮点

  习总书记对台系列讲话体现了祖国大陆对台政策的传承性与连续性,也反映出针对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新形势而务实思考、处理台湾问题的开拓性。

  1.坚持血脉文化相连,从同属中华民族到两岸一家亲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同属中华民族,这是不争事实。习总书记在坚持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文化相通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两岸一家亲”。从回顾祖国大陆民众赴台走过的历程中,他作出论断“不论是几百年前跨越‘黑水沟’到台湾‘讨生活’,还是几十年前迁徙到台湾,广大台湾同胞都是我们的骨肉天亲”。特别指出“在台湾被侵占的苦难岁月里,无数台湾同胞用鲜血和生命来证明自己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不可分离的成员”。进而揭示了“两岸同胞一家亲,根植于我们共同的血脉和精神,扎根于我们共同的历史和文化”。习总书记首倡的“一家亲”理念,是两岸共同历史记忆、共同文化、共同连结、共同愿景的原点,是两岸走近、同胞团圆、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逻辑起点,也是维护好台湾同胞权益、发展好台湾同胞福祉的政策支点。

  2.坚持强化目标引领,从命运共同体到共圆中国梦

  两岸同胞虽然隔着一道海峡,但命运从来都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国家强大、民族强盛,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生存、发展、尊严的保障。在以往中央领导关于“两岸命运共同体”论述基础上,习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中国梦”概念。特别指出中国梦与台湾前途息息相关,中国梦是两岸共同的梦,需要一起来圆梦。他呼吁两岸双方登高望远,看到时代发展、民族振兴大趋势,看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摆脱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束缚,明确振兴中华的共同奋斗目标,汇集两岸中国人智慧和力量,在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抚平历史创伤,谱写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崭新篇章。中国梦是习总书记把握历史发展趋势的睿智建构,是驱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及两岸关系发展的强大引擎。中国梦已经成为两岸愿景的最大交集,成为引领两岸关系发展的鲜明目标。

  3.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强调核心是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十年来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推动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轨道并逐步深化的第一块基石。习总书记针对“台独”势力仍不肯善罢甘休、坚持“台独”党纲的民进党很有可能重新执政的新情况,多次警示“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现实威胁,重申反对任何分裂国家行径的坚定立场,继续把坚持“九二共识”作为同台湾当局和各政党开展交往的基础和条件,首次指出“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这既坚持了一贯立场,画出了明确底线,从某种角度看也释放出新的政策信号。只要做到“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这一点,台湾任何政党和团体同祖国大陆交往都不会存在障碍。“九二共识”及其核心的论断成为两岸在事务性协商以外更高层次议题对话商谈的基础,为两岸互动提供了更广阔的操作空间。

  4.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更加明确和平发展通向和平统一目标

  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十八大报告中继续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习总书记多次谈到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选择和追求,多次表明中央毫不动摇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信心与决心。他指出,这是一条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走向民族复兴、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同时,更加明确和平发展是通向和平统一的正确道路,强调“这一方向是确定的、立场是坚定的、目标是不变的”,倍加珍惜、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局面,以更大勇气和决心面对并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合情合理解决存在的问题,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

  5.坚持国家统一基本方针,丰富发展了“一国两制”内涵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自邓小平同志创造性提出以来一直作为我们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习总书记继续沿用并明确提出“我们认为,这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是能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的安排”。这就在保持中央对台基本方针一贯性、连续性的基础上对和平统一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其创新价值在于赋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新内涵,增强了适用性。具体体现为:一是以“最佳方式”揭示适宜性,凸显最优性,强化了可用性。二是以三个“充分”强化惠台性,体现了尊重历史与现实、照顾台湾同胞利益的务实精神,体现了以人为本、为民谋利的价值取向。三是以“心灵契合”增进相融性,祖国大陆愿用真诚、善意、亲情拉近两岸同胞的心理距离,台湾同胞也要理解、尊重祖国大陆同胞的感受和追求,达到两岸同胞心灵相通相融。这不仅有正名作用,也为未来双方协商具体实行形式指明了方向。

  6.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强调广泛争取台湾民心特别是基层民众和青少年

  从十六大报告起将原先两个“寄希望于”调整为“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对台工作着眼点由“官”转到“民”。习总书记始终把台湾人民置于重要位置,他在谈话中指出:“要积极创造条件,扩大两岸社会各界各阶层民众的接触面,面对面沟通,心与心交流,不断增进理解,拉近心理距离”,“尤其要为两岸基层民众、中小企业、农渔民合作发展、青年创业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努力扩大两岸民众的受益面和获得感。”他特别强调:“两岸青少年身上寄托着两岸关系的未来”,要多想些办法多创造条件让两岸青少年多交流多交心,成为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伙伴,感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潮流,感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趋势,以后能够担当开拓两岸关系前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这是两岸关系的“希望工程”。

  习总书记对台系列讲话是在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祖国统一理论和大政方针基础上,针对不断发展的两岸关系形势和错综复杂的岛内外局势,基于以往工作体验和对台湾社情民意的深刻把握作出的,所提出的许多新理念、新观点、新论述丰富发展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推动对台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引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行稳致远。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贵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浙江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