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6年第一期  > 正文

国民党的前景在哪里

日期:2016-02-23 10:30 来源:《统一论坛》杂志 作者:刘红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国民党败选下野,这是对这个百年老党的严峻考验。一方面,2016选举成为一场没有悬念的选战,选情基本处于一边倒,连接“九合一”选举,国民党选情没有乐观过。另一方面,也要看到8年前的那一场选战,情况与此次基本一样,胜选上台、原来在野的国民党也是拥有绝对优势,败选下台的原执政的民进党也是连败2005台北及高雄市长选举、2006县市长选举、2008年1月的立法机构选举后,大输3月份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2016选举与2008选举相比,只是角色互换。这说明什么问题,在所谓的民主体制下,执政对执政党的实力和发展并非一定是利多,“执政害党”,这也成为观察国民党失败和前景的一个重要思考点。

  一、国民党败选主因

  对于国民党大败,两岸都有思想准备,2016选举只是克隆“九合一”选举。“九合一”选举国民党遍体鳞伤,如今更是折戟沉沙,溃不成军。台湾发生的三次政党轮替,第一次2000年国民党下野,是因为李登辉从内部摧毁了党的战斗力。第二次2008年,是因为陈水扁疯狂推行“台独”和挑衅大陆政策的失误。此次政党轮替没有出现上述两种情况,直接原因是因为,国民党的支持者面对傲慢和失误的马英九执政,无能为力,只好借助自己的神圣一票,连续两次教训马英九。也就是说,面对绿营的全力打击,相当一部分国民党的支持者“默契和配合”,亲自筹划和完成了让国民党下台的“阳谋”。是国民党自身造成今天的败局。

  一是执政考验不适应。国民党执政8年,本来应该是利用公共权力和政策优势发展自身的机会,结果却成为自身发展、提升实力的阻力。如马英九的执政理念中,“全民领导人”是重要内容,但也是最不可行、最不实际的想法,在决策和人事安排上向绿营倾斜,日常施政过程不敢与绿营竞争,严重伤害了蓝营内部的利益和感情。如自动丧失执政优势。国民党拥有完整的执政优势,不仅是执政权,在立法机构、“九合一”选举前的都市和县市地方执政权、乡镇和村里等基层执政权都拥有多数席位。但在立法机构内拱手相让监督权,只要是民进党反对的议案和政策,拥有过半多数的国民党民意代表一般都无能为力,根本谈不上执政党民意代表为执政当局施政保驾护航的作用。如执政决策失误过多。马英九在公共政策方面的决策,不只民进党恶搞,社会各界严厉批评,甚至国民党内都不配合,党籍民意代表不少都成为“反对派”。国民党执政了,不仅原有的执政优势没有发挥,更有甚者没把自己当成执政党,畏首畏尾,犹豫不决,没把执政的事做好。结果执政的好处没拿到,执政的顽症却是接连不断发作。

  二是党内改革不适应。专制、官僚、陈旧、保守、僵化等都是国民党原罪,国民党执政8年,政党政治、社会和文化氛围发生了重大变化,倒逼国民党必须进行改革,只是党内难以形成共识。马英九看到了这一点,党内很多人、实力派、尤其是既得利益集团没有看到,在这一事关党存亡绝续的大事大非问题上,认识不仅不一致,而且还成为改革的阻力。如组织调整削弱组织。马英九调整组织机构,忽视人才培养和基层扎根训练,同时精减党工,造成党的人才流失和组织队伍涣散,严重削弱党的战斗力和动员力。如处理党产造成党的经济危机。国民党的党产是历史形成的,整个党的日常运作、辅选都是在这一党产机制中运行。马英九固断、快速处理党产,带来全党正常运作链的断裂,缺少经费成为全党和辅选时的直接和最大的危机,处理党产成了自废武功。如党内矛盾激化。由于对于改革认识上的混乱,以及对于既得利益集团的冲击,党内矛盾升级、激化,“府”“院”党之间,上层和中层、基层严重脱节,派系斗争严重,各自为政,人心涣散。最为典型的是,执政党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候选人竟然出现先是“强者”不出、后是阵前换将的闹剧。改革成为国民党失败的内部因素。

  三是绿营恶搞不适应。绿营抹黑、挑衅和反对国民党是正常的,按照政党伦理和政党形象,批评执政党是反对党的天职。问题是国民党面对民进党的“反对作为”,不该模糊的模糊,不该妥协的妥协,不该让步的让步,招架乏力,还手无功。民进党为弥补自己的弱点,重点在破解国民党的两项功能。第一是破解国民党的反“独”功能。“台独”是民进党执政和发展的最大障碍,民进党一方面宣扬“台独”只是台湾人民在投票时的一种“政治选择”,把分裂祖国说成是“民主权力”,一方面宣扬民进党执政两岸关系不会紧张,造成社会上“台独执政无害论”的蔓延,国民党与之斗争不力。第二是破解国民党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交流的贡献。民进党坚持“台独党纲”,否认“九二共识”,长期自外于两岸交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潮,因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及其红利是国民党的重要政绩,也是民进党执政和发展的重大障碍。为此,民进党宣扬两岸交流“图利财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红利造成“贫富差距扩大”,马英九与祖国大陆签署协议是“用主权换利益”、“亲中卖台”。在社会上造成的恶劣影响是,为两岸交流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国民党被贴上“亲中卖台”标签,长年干扰和破坏两岸交流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进党成了“功臣”。对民进党的攻击和抹黑,国民党反击不力。

  四是转型社会不适应。国民党执政8年,民进党完成由“法理台独”向“隐性台独”转变,台湾社会加快向“公民社会”转变。台湾民意加剧多元化趋势,民粹主义意识增强,改革乏力、而守成不变的是国民党。对于台湾社会和民意变化没有思想准备,该坚持的没坚持,该转变的没转变。如社会上普遍没有感受到马英九执政的好处,在国际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台湾经济不景气,再加上民进党恶搞,“没有感受到国民党执政政绩”成为许多人的心理感受。如果说国民党的种种败选原因,蓝绿有不同的说法,但是马英九没有政绩,几乎是不分蓝绿、全社会的一致看法。如以“二洪事件”为导火索的“公民运动”,反体制、反权威、反政府的特殊性质自然被在野党所利用,对执政当局形成很大的心理上的威摄力,国民党对此找不到化解之道。如“首投族”和年轻选民,极易受在野党误导,民进党在社会上、特别是年轻群体中长年坚持做工作,在“九合一”选举和2016选举中,年轻选民、特别是约130万“首投族”对国民党形成很大压力。国民党跟不上社会转型的脚步,当然要受到相应惩罚。

  二、国民党演变趋势

  在讨论国民党下一步动作和趋势的时候,不要忘了16年前的此时,大家都在谈国民党的全面衰败,8年前的此时,大家都在谈的是民进党的衰败。事实上,两次政党轮替都成为失败政党重新出发的开始,历经8年在野又上台执政。今天,在分析国民党败选的动作和趋势时,8年前的情况值得参考。

  一是国民党陷入全面危机。2016选举结果,是国民党66年来没有遇到的惨景。因为是李登辉式的“实质台独”与蔡英文式的“隐性台独”的复辟,所以国民党整个生存和发展的政治环境更为不利。因为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和丰硕成果的背景下,为此作出重要贡献的国民党惨败,所以国民党在重新出发过程中如何发挥大陆政策优势并不容易。因为蔡英文不会照搬陈水扁式的挑衅祖国大陆、党内专制、搞乱政局、贪婪贪腐统治方式,所以国民党拥有的执政经验很难发挥作用。因为民进党拥有全面执政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所以国民党监督执政的难度更大。因为小党活跃,蓝营的团结更为重要,难度也更大。因为“台独”和反“台独”基本矛盾还在,但是内涵出现变化,“台独无害论”在蔓延,所以国民党传统的政治论述和政治理念的影响力出现全面萎缩。特别是如果蔡英文执政后的两岸关系真像蔡英文自己所说的“双方有沟通,不挑衅,没有意外,持续维持两岸和平稳定”的话,国民党就很难找到对蓝营进行政治动员的支点了。再加上国民党虽然也是第二大政党,但在民意代表和都市、县市长中,国民党已经不如2000年时大败的国民党,不如2008年时大败的民进党。如此情况之下,国民党的前景在哪里?

  二是国民党有过起死回生的经历。政党政治中,败选不等于消失,混乱不等于失控,失望不等于绝望,已经下野过的国民党不会放弃战场。再则,从思维常态看,共享福难,共患难易,败军之际、危急存亡之秋有团结的动力。国民党也可以算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经历过失败的考验。远的不说,16年前国民党执政50年后下野,当时的党主席李登辉在党的内部和顶层,组织上挑起内斗造成党的分裂,政治上背离一个中国原则和宣扬“特殊两国论”,造成党的全面衰败,国民党苦战8年后胜选上台。“九合一”选举开始了国民党的衰败,但也对此次失败有了思想上的准备,投开票前,国民党已经开始讨论谁来继任党主席,败选后开始重新确立党的领导核心,表明国民党主流势力开始关注败选对党的冲击,重点思考如何巩固领导中心、整顿党的队伍、完善和加强党的理念、发挥监督作用等议题,已经有了共体时艰、重新出发的思想和组织准备。

  三是政治格局有国民党的空间。台湾的两党政治格局和生态,很难出现颠覆性改变。朱立伦的得票数和国民党民意代表当选数都不理想,但还是第二大政党。蔡英文和民进党得票上升、立法机构席位大幅增加,台湾社会各界和舆论,都强调为避免出现一党独大的局面,需要加强在野党的监督力量和功能,因此小党只能与第二大党国民党合作才可以发挥监督作用。同时,2016选举使得小党政治地位和影响力得到提升,但在“台独”和反“台独”基础上形成的蓝绿两大阵营面前,面对政治动乱和稳定发展、“台独党纲”和“宪法一中”、“隐性台独”和“九二共识”的冲突时,必须明确各自的政治选择,必然要向两大党中的其中一党靠拢。第三势力依然缺少发展空间,小党只能成为两大党的协作力量。因此,国民党依然是政治格局和政治生态中的重要力量。

  四是下野是治疗“执政综合症”的良药。8年来,国民党执政集团内部官僚主义严重,丰富的执政经验变成了僵化的经验主义,百年老党成了派系内斗和政治交易的舞台,随着败选下野,执政带来的好处、成果、错误将自动消失,各类既得利益集团回到同一起跑线上。一是国民党的基本队伍还在,在发泄完对马英九的不满后,尤其是对于新执政集团的傲慢和失误的不满意上升后,他们还是集结在重新出发的国民党的旗帜之下。二是在蓝绿对立情况下,大规模投靠其他党、尤其是投靠民进党的国民党实力派不会太多,因为很难得到绿营的信任和重用。三是离党出走、另行组党的可能性不大,经过选后短期激荡后,小党也会出现分别向国民党和民进党靠拢的趋势,成立新党很难走出发展之路。

  五是监督执政是扩大党的影响和壮大党的实力的重要途径。蔡英文上台执政,“隐性台独”、经济艰困、大陆政策等问题的存在就为国民党作为最大在野党监督执政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机会。对于新当局利用公共权力推进“隐性台独”,因而不利于经济转型和升级,不利于政局和社会稳定的问题,拥有丰富执政经验的国民党也会做足文章,揭露民进党当局的“独”性和无能,团结和教育广大选民。国民党民意代表也会运用联合小党民意代表等手法,把立法机构作为为民谋利、扩大影响、团结队伍、提升士气的重要舞台。特别对于国民党监督执政大为有利的是,“公民运动”、“首投族”和年轻选民,因其反体制反权威反政府的天然政治属性,也会向已经在野党的国民党靠拢。

  六是大陆政策是国民党东山再起的最大优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常时,不仅没有充分显示国民党大陆政策的优越性,而且还在民进党的恶搞下,甚至成为国民党的“罪名”。蔡英文执政后,否认“九二共识”,干扰和破坏两岸交流,必然带来两岸关系紧张和台海危机。而下野的国民党,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交流和相互合作的推动者,执政期间媒体、舆论和社会上所批评的“国民党官商结合、权贵独享、坐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红利的时代”结束了,国民党在两岸关系的作用和贡献会增加,支持度也开始上升。不仅如此,更会成为批评蔡英文执政失败、对蓝营进行政治动员的重要思想和理论武器。

  国民党下野,是重大损失,也是重新出发。历经失败的剧痛后,应该是改革进程的启动。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贵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浙江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