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6年第二期  > 正文

2016大选后台湾如何走

日期:2016-04-23 14:08 来源:《统一论坛》杂志 作者:[澳大利亚]张智森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016台湾大选已经尘埃落定,民进党没有悬念重新执政。大选政治热情退去,人们回归理性,回到现实。稍有政治敏感度的人都知道,选举时期发酵的族群问题只不过是政治人物在政治争斗中所借用的一种策略战术,而普通民众不明真相信以为真。其实,台湾民众的真正不满是经济民生问题。如果台湾还在上世纪80年代高速发展时期,或执政的国民党让人民就业增加,收入提高快,年轻人对未来充满憧憬,那么也许国民党不会下台。

  台湾的现实是经济萎靡,前景渺茫,人民选择一个新政府的真正原因是希望重振经济,改善民生。撇开政治,首先让我们看看台湾现在是怎样的图画:

  今天的台湾在世界上仍然是一个发达经济体,也确实还在发展,但是与过去相比,发展的速度无论是量还是质都变慢了,在这个不进则退的世界,又与发展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们比邻,自然会有很强的相对衰落感。

  2016年台湾经济增长目标为2.1%至2.7%,可以说“保2”将成为2016年台湾经济增长主要目标。

  台湾在全球出口额中所占比重自1993年起一直在下降。1993年,台湾和韩国在全球出口中所占比重都为2.3%左右。到2011年,台湾占比降至1.5%,而韩国占比升至3.3%。

  横向来看,10年前台湾人看不上韩国人,10年后韩国经济文化各方面大发展,台湾几乎拿不出哪样能说比韩国强。10年前台湾视祖国大陆如无物,现在各个方面都感受到祖国大陆越来越大的影响,有些领域已经形成反超,在淘宝上购物,在起点上看小说,在优酷上追祖国大陆影视综艺,买小米华为手机,甚至是为了使用更好用的输入法而学拼汉语拼音,都成为不少台湾人的选择。

  如今,台商面临两头挤压,一头是成本更低廉的祖国大陆竞争者,一头是精明的韩国竞争者。韩国已通过提高产量、打造高价位的品牌,把台湾远远地甩在了身后。韩国企业在平板显示器、电脑存储器和智能手机等领域与台湾企业展开了直接竞争。令台湾沮丧的是,它在品牌建设、产品推出速度和研发支出方面往往完败于韩国。祖国大陆市场十分庞大,台湾若不参与则无法发展;台湾若参与,则面临着人才、资金外流的窘境。这是台湾当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祖国大陆无疑仍是台湾企业最重视的市场。除了13亿人口的庞大内需,台湾企业也相当关注祖国大陆企业成长、演变出的角色与面貌。在一份台湾企业问卷调查中,78%认为未来12个月的整体发展前景,祖国大陆仍然最重要。由于大量的外汇储备,加上祖国大陆实行一系列的改革,让受访企业对祖国大陆经济成长力道抱持信心,且祖国大陆已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市场”,祖国大陆消费基础有草根性支撑,未来的祖国大陆将可以不必依赖国际贸易,靠自己的13亿人口健康成长。

  在一个竞争的时代,台湾不知道何去何从。这种迷茫带来了台湾经济实力的下降。尤其新产业和人才,其实已经落后于祖国大陆。越年轻,相对竞争力越低。

  台湾最大的竞争对手,不在祖国大陆,不在韩国,在自己的狭隘。台湾可能是除了伊朗、朝鲜外,全球对人才最不开放的经济体。不要只怪政府,多年来民间充斥着排外情绪。

  站在十字路口迷茫的台湾,回头,不甘心;往前,会担心。

  鉴于目前台湾政治上对立,社会不稳定,经济上衰退,人心思变。新当选的领导人必须:

  有号召力及魄力但需稳健理性,能摒弃政治门户之见,化解族群矛盾,将民众、商界、各种社会力量凝集在一起,促进社会和谐共荣。

  懂得世界经济生态,有商业意识能开创新格局引领台湾经济方向,有能力重振低迷的台湾经济,提高民众信心及福利。

  有政治远见卓识,能从历史、民族、民众福祉的高度理性把握好两岸关系,让台湾人民抓住中华民族复兴的机遇,分享祖国大陆经济腾飞的红利。

  随着祖国大陆的发展,中美之间的力量彼此消长,中国和美国也无需为此永远对抗而为之支出无谓的安全成本。台湾只是美国的一颗棋子,却是中国的核心利益。随着两岸的共同利益逐渐增多,随着台湾经济地位的下降,台湾海峡会越来越“窄”,两岸肯定会越走越近。有一天台湾海峡天堑变通途,中国统一将瓜熟蒂落。

  台湾问题有中美博弈,归根到底是中国发展的问题。台海和平统一为的是经济和地区和平,是两岸的共同希望,当今世界谁都不愿打仗,但如果“台独”走得太远,两岸和平统一完全绝望,最终是否武力解决的确是个未知数。

  国力衰弱只能受人摆布,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愿意看到自己国家被分裂。魁北克要独立,加拿大推出一个清晰法案让独立成了泡影。苏格兰要独立,大英帝国硬是没有让其成为现实。

  有人分析,台湾有和祖国大陆统一、维持现状、“独立”3种结局。但从实际上讲,“独立”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独立”意味着祖国大陆一定会武力攻台。台湾离祖国大陆太近了,即使美国直接参战也守不住,海陆空优势都在祖国大陆一边,所以“独立”几乎就等于统一。

  那么维持现状呢?维持现状等于缓慢地统一,台湾当局可能希望维持现状,不追求“台独”,但追求“独台”。可是这是做不到的,因为台湾对祖国大陆的依赖太深,台湾出口的产品40%到了祖国大陆。但对台湾的贸易额只占祖国大陆全部贸易额的2%,可见从经济角度上讲,和台湾的贸易对祖国大陆影响很小,如果没有海峡两岸同属一个民族,同文同种的缘故,去韩国和日本进口产品可能会是更好的选择。而一旦失去祖国大陆市场,台湾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出现大幅下滑是不可避免的。更关键的是,无论“台独”还是“独台”,祖国大陆都不允许,国际环境也不支持,在这样不是同一个量级的博弈中,台湾很难长时间维持“不统”的现状。

  基于台湾对祖国大陆的依赖,脱离祖国大陆的影响不太可能,但也不是没有人想这样尝试。蔡英文想南进东南亚寻找能代替祖国大陆的市场,希望台湾多发展同菲律宾、越南甚至印度这些国家的贸易,很明显是在给“台湾独立”找后路。然而事实是,基于地理位置和文化,祖国大陆对于台湾来说是最好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还有各种优惠,市场经济逐利性的本质决定台湾的企业和个人没有办法不去选择最好的市场。所以明智的领导人知道怎样顺应潮流,也明白断了商人的财路有人会拼命的。

  从政治的角度,我们不认为台式选举一定优于祖国大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西方学者指出,民主并非最好的制度,只是为恶最少的制度。它的优势在于实现不流血的政权更迭。但是民主方式本身就必然伴随着对效率的削弱,当今台湾民主的效率也证明了他的所说正确。有时民主选举不是因为被选上的人完美,而是因为对手更差。

  有研究者认为,社会主义也可以有民主。尤其在市场经济比重越来越大的中国式社会主义条件下,利益主体越来越有话语权,他们的利益通常被照顾。过去30年中国式社会主义政体的效率已经让全世界惊叹,而被大量研究。祖国大陆过去30年创造的成就说明他们的政体及行政有值得世界借鉴的地方。

  “九合一”选举国民党惨败,是台湾民众对马英九当局经济管理能力及效率的失望,新上任领导如不能改善经济,那么与选民的蜜月期会很快过去。

  作为一个非资源型经济体,新当局应该理性分析审视自己的优势、特色、短板,做出导向性决策,确定未来能够建立什么新的成规模的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培育这些产业具备国际竞争力,业界和政府应该有什么样的计划和行动。

  新当局应该摒弃政治门户之见,以国计民生为重,充分利用祖国大陆的市场、资源、机遇、政策优惠,与祖国大陆协作同存,互利互惠。政府首脑是公司的董事长,从商业的角度,如何摆正与祖国大陆这个最大客户、最大财源的关系,是一个必须的课题。近水楼台先得月,通过亲情优势,背靠祖国大陆,赢得更多祖国大陆支持,才是战胜韩国等强劲对手的捷径。

  随着国际互联网发展趋势,台湾电商为代表的互联网新经济开始出现新亮点。台湾“资策会”产业推广处发布的2015年电商报告显示,2015年电子商务有十大特色:行动电商“夯”,网络金融“火”,跨境电商“热”,实体零售跨足虚拟通路、团购应用在地化发展、大数据当道、新兴服务对既有市场带来冲击、社会群商务群群起争鸣、网购法令松绑与投资价值看好。这方面政府的积极引导扶植可以进一步加快这个行业的发展。

  祖国大陆的经济成功也带来了民众赴台旅游热。2014年,赴台观光人数突破900万人次,2015年,突破1000万人次,成为台湾观光旅游业发展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台湾有独特的、有竞争力的旅游资源,而香港民众对待祖国大陆游客的教训历历在目,新当局怎样引导这个势头,与祖国大陆有关方面密切配合,引导台湾业界抓住这个机遇,做好这个行业,让台湾商界及人民从中受益。

  总之,当家不易。在野时期可以口无遮拦,破坏性煽情,只要能得到选票。一旦执政当家,必须对人民负责,否则蜜月很快过去。笔者与全世界华人一样,希望新当局能以台湾民众的民生为重,为台湾的将来考虑,着力重整台湾经济。并且理性地把握好两岸关系,让台湾民众享受祖国大陆经济发展的红利。不要因为政治问题影响人民的经济利益。

  识时务者为俊杰,英雄人物往往是顺大势而为者,不管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陈水扁之流为一己之利而逆势而动,只能是一时过眼云烟。历史将告诉我们谁是真正的英雄。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贵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浙江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