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6年第四期  > 正文

蔡英文的大陆政策主张析论

日期:2016-08-23 13:59 来源:《统一论坛》杂志 作者:张萌 刘相平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5月20日,蔡英文带着她的大陆政策主张正式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而她的这些主张也将成为其未来两岸政策的根据和出发点,并将直接影响到两岸关系发展。

  一般认为,蔡英文对两岸关系并不陌生。早在李登辉时期,蔡英文就开始介入两岸关系的研究和表述。1998年8月,李登辉要求“国家安全局”成立“强化中华民国主权地位”小组,由蔡英文担任召集人,研究如何将“中华民国主权”与祖国大陆的“一个中国”脱钩。1999年5月,该小组发表“国安局研究报告”,明确定位两岸关系至少应该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从而形成李登辉的“两国论”。2000年5月至2004年5月,蔡英文担任陈水扁当局的大陆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承担了该时期台湾大陆政策的制订、阐述、执行主要工作。2012年、2016年,蔡英文两次参加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多次阐述自己的大陆政策主张,但由于她与李登辉的“两国论”、陈水扁的“台独”路线关系十分紧密,2011年以来又对其大陆政策采取“模糊化”策略,使得外界对她上台后的两岸关系发展充满疑虑和不确定感。

  蔡英文大陆政策主张的主要内容

  蔡英文的两岸论述主要集中于三个时期,即2000年5月至2004年5月担任陈水扁当局的大陆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时期,参加2012年大选时期,参加2016年大选时期。

  (一)担任大陆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时期

  2000年,蔡英文新上任大陆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之初,对两岸关系的论述看似在统“独”的光谱上摇摆不定,时而为“两国论”背书,时而将“一个中国”选项化,时而成为“一边一国”论的支持者和执行者。

  2000年5月23日,蔡英文表示,“特殊国与国关系是为开创两岸新架构的好提议,但很遗憾遭到中共误解,新政府未来将不再提两国论,但不代表事实不存在”。她也曾向苏起表示,“两国论”可以不去说它,但是一定要做下去。此外,蔡英文阻挡陈水扁接受“九二共识”,否认陈水扁所提出的“九二精神”,并强调,“台湾属于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但与此同时,蔡英文又为两岸关系留有余地,宣称“对于台湾要和大陆统一、或是独立、维持现状,新政府都将之视为开放的选项”。2000年7月6日,蔡英文接受立法机构质询称,“我们的一个中国各自表述是在一九九二年所谈的过程,在我们的立场,是各自表述一个中国”。陈超明对此质询:“就是说中国大陆讲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就说我们的中华民国是吗?”蔡英文答道:“对!因为宪法上是讲中华民国。”8月3日,蔡英文出席台湾“立法院国会助理大陆政策研习营”时表示,“基于文化与经济的接近性,台湾人民未来前途只有一种选项,就是与中国大陆建构一个有意义的政治关系,一个在未来五到十年里共存共荣的体系”,简单地说就是“未来的一个中国”。她指出,“虽然台湾是一个开放型的多元文化,但中国文化仍是核心。在外国人看台湾跟中国,都是中国”。8月3日,蔡英文一反两个月前对陈水扁“九二精神”的否定,表示两岸政策“以陈水扁五二〇就职演说中的‘九二精神’为主轴,希望能加强交流,搁置争议”。

  (二)2012年大选时期

  这一时期,蔡英文毫不掩饰其“台独”属性,声称有关台湾主权与现状,《台湾前途决议文》已做出明确说明,并在两岸论述上主打“维持现状”、“台湾共识”和“国际空间”三张牌。

  在“维持现状”上,蔡英文认为“台湾现在内部最大的共识就是‘维持台湾现状’”,“两岸必须维持‘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关系”。2012年1月6日,蔡英文在大选政见发表会上表示,她当选后两岸将维持现状,开启新局,过去两岸所有签署过的协议“概括承受”,并在既有的基础之上,继续沟通协商,并将成立两岸对话工作小组,进行政治对话,为执政后的新局,两岸协商沟通作好准备。

  在“台湾共识”上,蔡英文认为“应从台湾认同出发,以台湾价值为核心”。2011年8月23日,蔡英文在“十年政纲”“两岸篇”中表示,“虽然不同的政党对于维持现状的认知与解读有所不同,但这个民主机制是台湾最珍贵的价值所在,这个民主机制也应该保障不同的声音与主张;因此基于内部意见的多元性,必须透过民主机制形成一个内部的共识,或许可以称它为‘台湾共识’,这对将来与中国建立和平稳定的互动,以及可长可久的架构,是非常关键性的条件与过程”。此外,她还在“十年政纲”中,公开宣称“不存在‘九二共识’”,希望以“台湾共识”代替“九二共识”。

  在“国际空间”上,蔡英文倡导“从世界走向中国”。她认为要推动全球经贸布局,强化同亚太国家的区域合作,审慎检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现有内容及后续协议,并表示,“两岸议题必须有国际战略思考……只在两岸的面向上打转,无法根本解决与中国之间的问题”。

  (三)2016年大选时期

  鉴于2012年败选于两岸关系“最后一哩路”,备战2016年大选期间,蔡英文对她的两岸论述再次进行了调整,主要分为“维持现状”“台湾共识”“现行宪政体制”和“九二年会谈的史实”等4个方面。

  面对“空心菜”的调侃,蔡英文对过去含糊不清的“维持现状”及“台湾共识”进行了进一步说明。她认为,要“建立具一致性、可预测且可持续的两岸关系”,必须要考虑台湾的内部共识,即维持现状,要以“维持现状”的“台湾共识”为核心。蔡英文还提出“现行宪政体制”概念,一度引发党内“独”派不满。2015年6月3日,蔡英文在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发表题为《台湾迎向挑战——打造亚洲新价值的典范》演讲称,“将在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下,依循普遍民意,持续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

  此外,蔡英文一改过去否认“九二共识”的态度,承认“九二年会谈的史实”,并声称“九二共识是选项之一”。2015年12月25日,蔡英文在政见发表会上表示,“民进党没有否认一九九二年两岸会谈的历史事实,也认同当年双方都秉持相互谅解精神、求同存异,希望两岸关系往前推进的这段协商沟通经过和事实”。随后,她又表示,“九二共识是选项之一,但不是全部选项”。

  2016年1月16日,蔡英文以“中华民国第14任总统当选人”身份,在国际记者会上重申“将会建立具有一致性、可预测性、可持续的两岸关系”,“新政府执政之后,将以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两岸协商交流互动的成果、以及民主原则与普遍民意,作为推动两岸关系的基础”,“会秉持超越党派的立场,遵循台湾最新的民意和最大的共识,致力确保海峡两岸关系维持和平稳定的现状,以创造台湾人民的最大利益和福祉”。“两岸都有责任尽最大努力,寻求一个对等尊严、彼此都能够接受的互动之道,确保没有挑衅,也没有意外。”

  2016年1月20日,蔡英文接受台湾《自由时报》专访表示,“在一九九二年,两岸两会秉持相互谅解、求同存异的政治思维进行沟通协商,达成了若干的共同认知与谅解,我理解和尊重这个历史事实。我也觉得,九二年之后廿多年来双方交流、协商所累积形成的现状及成果,两岸都应该共同去珍惜与维护,在这个基本事实与既有政治基础上,持续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与发展”。而这个“既有政治基础”,包含几个关键元素,“第一是,一九九二年两岸两会会谈的历史事实、以及双方求同存异的共同认知。第二,是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第三,是两岸过去廿多年来协商和交流互动的成果;以及第四,是台湾的民主原则以及普遍民意”。

  蔡英文大陆政策主张的特点

  纵观蔡英文过去十余年两岸论述,总体呈现出“台独”、机会主义及空泛与模糊的特点。

  (一)蔡英文两岸论述最根本特点就是“台独”色彩浓厚

  由于受李登辉“两国论”的深刻影响,蔡英文在担任“陆委会主委”之初,就不遗余力表露对“两国论”的推崇。其后,虽然迫于祖国大陆反“台独”立场坚定和岛内民意反弹,蔡英文勉强将“一个中国”选项化,但是她仍然坚持“两国论”可以不去说,但是一定要做下去。

  2012年大选时期,蔡英文毫不掩饰其“台独”立场,将《台湾前途决议文》奉为圣典,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并多次公开否认“九二共识”存在,提出“台湾共识”新概念,企图以此取代“九二共识”。

  2016年大选期间,蔡英文吸取上次失败的教训,在两岸论述上逐渐转向温和。她不再公开宣扬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而用“现行宪政体制”作为绑架,但是她始终没有说清“现行宪政体制”内涵。“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和“中华民国宪政体制”有所不同,自1991年将“总统直选”列入“宪法”后,选区被限定在台澎金马地区,蔡英文此一说法将“中华民国领土范围”局限于台澎金马,是典型的“中华民国在台湾”表述,与“两国论”及“一边一国”论的实质如出一辙。在“九二共识”问题上,蔡英文仅承认“一九九二年两岸会谈的历史事实”,但是对“九二共识”实质,即“一个中国”核心内涵避而不答,这与承认“九二共识”有本质区别。

  (二)蔡英文的大陆政策主张具有明显机会主义色彩

  蔡英文的两岸论述,基本集中于两次大选期间,且均是选举口号。而这种机会主义的选战口号,也暴露了其两岸论述的内在矛盾性。

  在“台独”立场上,蔡英文虽然始终奉行“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但在岛内民意和祖国大陆压力下,她不断隐藏这一立场,具有很强的欺骗性。早在2000年,蔡英文就表示,台湾人民未来前途只有一种选项,就是“未来的一个中国”。但是,她并没有明确指出“未来的一个中国”具体含义,以及台湾是否被涵盖于“一个中国”框架之内,为她将来的辩解留下了余地。

  在“九二共识”问题上,蔡英文的变化最为明显。担任大陆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时期,她否认陈水扁提出的“九二精神”,但又在立法机构质询时,对“九二共识”实质进行更深一步表述,“提出各自表述一个中国”。2012年大选期间,蔡英文坚定否认“九二共识”,认为其根本“不存在”。2016年大选期间,她开始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为这是“九二精神”,最后又提出“九二共识”也可以作为一个选项。究其原因,不过是其“台独性”和机会主义相互作用的结果。她绕过“九二共识”实质,单纯玩弄文字游戏,不过是操弄选举的手段而已。

  在“维持现状”问题上,蔡英文不断强调民进党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维持两岸现状”,这也是台湾民众的普遍民意,是“台湾共识”的核心,俨然成为岛内民意的代表。但在“维持现状”的华丽表述下,却暗藏其两岸论述的内在矛盾性。蔡英文曾强烈反对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对马英九当局的大陆政策不屑一顾甚至猛烈抨击,认为马英九“倾中卖台”“丧权辱国”,如今她表示愿意“概括承受”过去两岸所有签署过的协议,并在既有基础之上,继续沟通协商。另一方面,蔡英文却又在“维持现状”保护色之下,不断推行 “隐性台独”策略,从“太阳花学运”到“反课纲运动”,从推动本土化发展到“台湾主体意识”极端化,处处能找到蔡英文及民进党的身影。

  (三)蔡英文的大陆政策主张十分空泛与模糊

  蔡英文很多主张完全是口头上的政治宣示,并没有实质的政策措施,因此她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两岸政策,仅有两岸论述。

  2015年1月21日,蔡英文在出任民进党主席后的首次“中国事务部”委员会议上,首次提出两岸交流的“三个有利、三个坚持”原则,要求“未来推动两岸关系,必须有利于国家自由民主发展、区域和平安全稳定、两岸互惠互利交往”,“坚持政府决策须充分民主和透明化、交流过程须多元参与和机会平等、交流成果须维护公益和社会共享”。但这些原则仅仅是抽象化的公文宣示,并没有实质内涵,对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基础、措施、成效、阶段等具体内容,她都一概不谈。此外,蔡英文在赴美演讲中提到,两岸应珍惜并维护二十多年来协商和交流互动所累积的成果,并在这个坚实基础上,持续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在场记者对此连续两次追问是否暗指“九二共识”,她均表示在演讲中已作回应,不再回答。直到她在政见发表会中抛出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朱立伦追问是否承认“九二共识”,蔡英文才说出“九二共识是选项之一,但不是全部选项”。但她仍然没有说清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选项,以及选择“九二共识”这一选项的可能性。此外,在“现行宪政体制”“两岸交流成果”“维持现状”等概念上,蔡英文均没有完整的论述。

  蔡英文两岸论述“空心”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蔡英文的自身原因。她虽然曾经主掌陈水扁时期的大陆事务主管部门,但是由于当时两岸关系紧张,双方并没有什么实质层面的交往和互动,所以蔡英文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上并没有太多实务经验,而且她对两岸关系的认知非常主观,难以提出令人满意的两岸政策。此外,由于蔡英文自身的“台独”属性,她长期坚持两岸之间的“分离主义”,所以更乐于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更为紧密的关系,避免对祖国大陆过分依赖。二是民进党基本教义派对蔡英文的两岸论述具有牵制作用。三是空泛的两岸论述具有极强的权宜性和煽动性。蔡英文的两岸论述十分程序化,不挑战实质问题,不直接表达看法,而是以迂回方式面对问题。她出于选举需要,一味迎合选民口味,社会大众想听什么,她就提出什么,“维持现状”“台湾共识”等概念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蔡英文大陆政策走向的

  影响因素及其前景瞻望

  (一)极有可能推动“隐性台独”

  基于“台独”属性,蔡英文必将继续推动“隐性台独”,将“台独”进一步移植到台湾民众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中。历史教育是形塑民族和国家认同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年轻人的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蔡英文上台后,如果对马英九时期的“微调课纲”再次进行调整,则会进一步造成台湾年轻人文化认同以及两岸关系定位上的错乱,对两岸关系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二)蔡英文有可能推动同祖国大陆民间交往

  由于蔡英文至今未能明确说出承认“九二共识”,两岸之间业已形成的官方交流机制恐将难以为继。为了显示对两岸关系的有效管控,减轻台湾民众和美国的顾虑,蔡英文可能会推动两岸在“低阶政治”上的务实合作,达到其所谓的“维持现状”。由于城市交流可以绕过“九二共识”底线,蔡英文试图将其作为两岸交流主要内容,坐享两岸和平红利,而不受其“台独”立场束缚,最终实现“和平台独”目的。

  (三)将进一步绑架台湾民意

  蔡英文多次表达两岸关系的发展要建立在民意的基础上,俨然成为台湾民意的代言人。在“反服贸”“反课纲”等事件中,通过鼓吹所谓的“台湾主体意识”,使事件的矛盾逐渐扩大化,将民意变为其政治利益的收割机,并企图通过民意迫使祖国大陆的两岸政策向其靠拢。

  (四)将进一步向美日靠拢

  台湾作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牵制中国的一个重要筹码,台海局势“斗而不破”最符合美国和日本战略利益。蔡英文出于“台独”需要,积极发展与美日等国家的关系,以美日交往的热络掩盖两岸关系可能到来的低潮。蔡英文去年的美国之行,表达了希望加入由美国主导的经济秩序(TPP)的迫切需求,迎合了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政策立场,使其提出的台湾发展战略更加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两岸关系发展并非按照蔡英文一厢情愿想象的轨迹前进,它是众多合力的结果。蔡英文的大陆政策主张,不可避免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一)岛内民意变化影响

  蔡英文虽然赢得2016年台湾“二合一”选举,但此次选举主轴并非两岸关系,国民党参选人期望在“两岸关系”“大陆政策”上与蔡英文“决战”,蔡英文一直采取回避态度。2016年1月19日,民进党秘书长吴钊燮在美国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致词时分析,“这次大选结果不宜由传统的统独两分法来解读,民进党内部民调显示,选民更关切的是经济、食安、长照、所得分配、房价、年金、社会住宅等迫切议题”。“两岸关系不是选举主轴,不能以国民党败选的结果论定是否针对中国。”

  民意如流水。如果蔡英文及民进党执政后,在“经济、食安、长照、所得分配、房价、年金、社会住宅”等问题上处理不力,民意必然会转向,此时,蔡英文调整大陆政策的压力必然增大。

  (二)祖国大陆坚持“九二共识”“两岸同属一中”政治基础的底线不会让步

  蔡英文曾说,只要民进党赢得选战,“连中国都会朝民进党方向来调整”。这是蔡英文对两岸形势的严重错判,低估了祖国大陆在“一个中国”立场上的坚定性。

  长期以来,祖国大陆一直强调“九二共识”“两岸同属一中”的重要性和不可动摇性。

  2016年1月16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负责人就台湾地区选举结果发表谈话,明确指出“我们的对台大政方针是一贯的、明确的,不因台湾地区的选举结果而改变。我们将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的意志坚如磐石,态度始终如一”。

  2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出席2016年对台工作会议时强调,“2008年以来,两岸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上,建构两岸交流合作制度框架,扩大和深化了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增进了两岸同胞福祉……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台海和平稳定”。

  (三)美国“双重威慑”策略下对蔡英文大陆政策的影响

  美国极为关注台海地区的和平及稳定,由于蔡英文的大陆政策主张一直混沌不明,美国对此并非没有疑虑。对此,美国提出了种种对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2015年12月中旬,美国前在台协会主席、布鲁金斯学会东北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Richard Bush)发表《台湾2016年1月选举及其与中国和美国关系的意涵》长篇专文及其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如果明年台湾选举后,台海出现两岸惩罚与反应互动的状况,美国将可能回到‘双重威慑’策略,以阻止台海紧张形势升温”。但他承认这并不容易实施。

  台湾选举结果底定后,美国政府立即派现任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前往北京,先后会晤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与国台办主任张志军。约略同时,前副国务卿伯恩斯(William Burns)前往台北会晤蔡英文,显示美国同时启动稳定两岸高层沟通机制,以避免海峡两岸擦枪走火和动荡。

  在美国实施这个“双重威慑”政策中,蔡英文及民进党感受的压力会更大,因为美国对台海现状的理解是“一个中国”“台湾不是独立国家”,解决方案则是“和平解决”,这与中国大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和平发展”是相吻合的,美国更担心蔡英文会改变“现状”。

  因此,2016年2月11日,美国国务院亚太副助理国务卿董云裳在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亚太小组“美台关系未来”听证会上表示,“台湾大选前,蔡英文访美时已就执政计划与两岸协商的立场等,与美方有很好的对话。蔡英文承诺会维持现状,她倾向与北京当局合作,延续马英九处理两岸关系的形式”。明确要求蔡英文“兑现承诺”,与中国大陆合作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结语

  1月21日,蔡英文在接受台湾媒体专访时表示,“维持台海和平以及两岸关系的稳定与发展,是各方共同的期待,但这不是单方面的责任,两岸都要一起努力,来建立一致性、可预测、可持续的两岸关系”。说明民进党人不再是以陈水扁时期的“单边主义”思维,而是尝试以“双边主义”思维指导其大陆政策,这是一个改变。

  只不过,蔡英文过去的两岸论述虚虚实实、反反复复,既缺乏沟通,又丧失诚信,且时常利用两岸关系进行选举操作,所以很难获得外界特别是祖国大陆的信任。此外,蔡英文对于“九二共识”核心内涵至今没有表态,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石,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建立民共两党政治互信的基础。

  希望蔡英文能够展现格局和勇气,跳脱出民进党旧有因素的制约,进一步调整其两岸论述核心内容,为两岸关系铺下和平发展之路。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贵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浙江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