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6年第五期  > 正文

台湾青年人的怕和爱

日期:2016-10-23 15:09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吴强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一谈及祖国大陆,不同年龄段台湾人的内心情愫或有所差异。老一辈本省人多少都还残存着日据时代的优越感,他们脑海中的祖国大陆脏乱差、集权专制、不够民主,祖国大陆人则是没有礼貌、不守规矩、文化程度低和粗鲁野蛮的代名词,即便他们此生从未涉足祖国大陆也不妨碍此般“想象”,李登辉和台北市市长柯文哲的父母双亲就是这一群体中的典型。

  与此不同,当年跟随蒋氏父子到台湾的几百万外省人及其子弟,则以认同中国为主。虽然这里的中国更多指“中华民国”,而且也已经涌现出不少如段宜康、王定宇等“背祖投敌”的“不肖子孙”,作为外省人的他们反起祖国大陆、骂起中国来真是比“台独”分子还起劲。生活在当下的台湾青年人,思维意识深处虽已没有上两代所背负的恩怨情仇,然而却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着祖父辈们的复杂情感——面对祖国大陆时兼具怕和爱。在外人看来,做到又怕又爱谈何容易,毕竟两者处于一轴两端、难以相容,而客观实情则说明:在台湾青年人心目中,对祖国大陆的怕和爱能够融为一体,且多数时候能依据外界形势变化而做出调整。

  那么,为何会导致这一“吊诡”局面,其背后又有何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历史意涵?先来看看台湾青年人对祖国大陆的爱,到底爱在哪些方面?

  一、祖国大陆的锦绣河山

  在祖国大陆颇有知名度的台湾青年作家廖信忠曾在受访时讲道:“对台湾人来说,最能打动他们的其实就是大陆这些山水,从以前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变。包括两岸一开放,80年代末大批台湾的旅行团都到大陆来参观。”事实上,对于到祖国大陆的台湾青年人——乃至你所能碰到的任何一个台湾人而言,一开始就谈论政治议题通常会被认为极不礼貌,例如询问对方的蓝绿倾向或立场,尤其是在高度意识形态化和民粹化的当下台湾。

  由于两岸分离长达70年之久,对方的形象更多只存在于文字和图片之中,少有机会身临其境,双方民众其实或多或少都不可避免地在想象对方,特别是喝着“台独”教科书的“狼奶”长大、“80后”“90后”台湾青年世代,在短时间内确实很难转变他们对祖国大陆政治制度和社会体制已经形成的看法,即使有机会到祖国大陆参观,亲身体验社会环境,在交通通讯条件高度发达的今天,台湾青年人大半也都会有意识地主动回避在公共场合表达意见,更不用说与祖国大陆朋友辩论政治议题,这一点在新近出版的郭雪筠所著《台北女孩看大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版)一书中就有明显反映。

  之所以会如此,除了客随主便的尊重之外,台湾青年人在“登陆”前通过网络也能了解到一些关于两岸政治社会之间的巨大差异,这无疑会使他们形成这样一个看法:既然已经如此,个人力量本就人微言轻,与其争得面红耳赤,倒不如游山玩水、欣赏美景来得轻松,没有必要与政治过不去。此外,台湾相较祖国大陆确实太小了,虽也有高山青、涧水蓝式美如画的风景,却依旧难以体验白雪皑皑的盛景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般的悲壮、苍凉,而两岸同文同种,基本不存在语言差异,所花费用也少于前往欧美和大洋洲旅游,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既然如此,那又何乐而不为呢?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台湾人在看待祖国大陆时的“一分为二”视角,也就是政治归政治,但生意照做、旅游依旧。

  二、祖国大陆厚重的人文历史

  除了锦绣河山,祖国大陆厚重的人文历史亦是台湾青年所热衷和向往的。上自远古时代的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直到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安阳殷墟遗址、秦兵马俑及北京、西安、洛阳和南京等历史古都背后所潜藏的流风遗韵,以及各地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对于台湾民众来说确实是近距离、低成本观览文化古迹的最佳去处。然而,有必要在此对于一个长期以来心存两岸民众乃至部分学者观念中似是而非的错误认知作一澄清——这也就是所谓台湾“四百年史”的说法。

  不论当年民进党在台湾首次民选省长时所标举的“四百年来第一战”,还是“独”派人士史明所著《台湾人四百年史》(汉文版,蓬岛文化公司1980年版),抑或台湾著名学者、“中央研究院”院士许倬云《台湾四百年》一书(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给人感觉就是台湾历史只有400年左右时间,也即从明朝末年算起。姑且不论政党或学者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别,笔者认为许倬云先生作为专业历史学家此书书名极为不妥,仅就历史一词的基本含义——过去所发生之事而言,这既可以指某一地区自然界(客观环境)的变化和演进,也包含生活在此地的人群所经历的天翻地覆和每天的日常生活。职是之故,“四百年史”显然不符合历史实际,试问以闽粤地区汉人为主的祖国大陆移民迁徙台湾最早始于明末吗?更不用说目前居于岛上的台湾“原住民”在台湾定居已8000年之久,更是早于明末汉人,难道他们的繁衍生息和艰辛劳作就不算历史吗?这不是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吗?

  三国时期,吴国孙权于230年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台湾当时称为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元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也就是台湾。由于地处边陲,台湾虽很早就与祖国大陆存在各种形式的交往和联系,但直至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才在真正意义上被纳入中央政府有效管辖之下,其主要标志为清政府于1684年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援引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1911—1992)的话来说,此前的台湾本岛一直由生活在此的少数民族同胞自我管理,较之祖国大陆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确实落后许多。由此,不难想见,台湾青年人在岛内所看到的自身历史脉络虽在绿营人士笔下被赞为“开放、多元,深具海洋特色”,却难以体认到历史的厚重感,而若对中华文明几千年历史发展的主轴缺乏基本了解,事实上也很难对台湾历史有一个全面理解,毕竟台湾历史厕身于中国历史整体框架中,一旦如杜正胜所谓“同心圆”理论将台湾从中国历史剥离,前者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祖国大陆的无限商机

  继锦绣河山与人文历史之后,该谈谈近十年来在台湾人心目中占据日益重要地位的祖国大陆商机——对此的热爱可谓不分党派、年龄和性别,一定程度上已渐渐超过前两者。“大陆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已经成为不少台湾青年人的共同心声,而祖国大陆针对台湾青年到祖国大陆求学、创业和就业所出台的多项鼓励、优惠措施也已发挥正向效应。

  从两边的贸易互动来看,曾有学者指出,两岸所签署的大部分协议对祖国大陆而言其实都是“重大让利”,而对台湾来说则是“重大获利”。以2015年所签署的“避免双重课税及加强税务合作协议”为例,可为台商减轻税负39亿元新台币,台湾税收净增81亿至133亿元新台币。至于“货贸协议”,如双方签署之后,台湾经济增长率将提高1.63个百分点,增加就业约25.2万人。马英九执政期间的最后一任行政部门负责人张善政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强调,从货贸谈判的“上半场”来看,“台方拿得多,特别是在面板部分,谈得比韩国与大陆签订的FTA还好”。对此,全国台湾研究会副秘书长杨立宪在回答《环球时报》采访时说得很清楚,“相反,台湾那点经济对我们并不那么重要”。

  显然,台湾经济依靠祖国大陆这本身就是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两边的体量差距、地缘位置、产业结构和岛内经济形势、民生状况等因素决定了目前仍处于发展中的祖国大陆市场对台湾所产生的巨大虹吸效应——即便民进党当局不愿正视,并以诸如所谓“新南向政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来试图降低对祖国大陆市场的依赖度,也无法阻挡青年人和大量企业用脚投票。一时“小清新”可以维持,但终究抵不过每天都得面对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对于不愿承认“九二共识”的蔡英文和民进党来说,选前选后两个样,选后在诸多政策领域内的“发夹弯”“回纹针”都是其上台后的必然反应,而要作为“选举动物”的民进党及时回应民意,也要等到下次遭受重挫才有可能。但问题在于,普通百姓还要过日子,不能仅靠政客选举期间的一句口号硬撑,而广大青年人就更要为自己的人生下一站积极打拼。笔者认为,相当多台湾青年人会做出理性选择,即使暂时不到祖国大陆,也会思考两岸关系架构下的台湾经济形势和个人前途。

  四、他们怕什么

  相比之下,面对祖国大陆,台湾青年怕什么?

  其一,怕被“抹红”而遭各路攻击,特别是网络谩骂,贴上“亲共”“亲中”甚至是“卖台”标签。对于涉事未深的青年人来说,这顶大帽子确实够吓人的,难免心有余悸。之所以如此,有两方面因素不容小觑。

  一方面,自两蒋时代起,囿于美苏冷战结构和两岸对峙局面的形成,台湾社会内部便弥漫着甚为浓烈的“反共”氛围,“匪谍就在你身边”,台北普通一条公交线路因与八路军谐音而在市民中引起骚动的“八路来了”,以及对于中国共产党和祖国大陆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敌视、污蔑也都成为大多数台湾民众长期的永久记忆,由此记忆而逐步形成的刻板印象——对岸仍然是“敌人”在短时间内确实很难得到根本扭转。

  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还在于李登辉1990年代主政时借操弄省籍、飞弹和争取国际空间被打压等议题而将祖国大陆树为台湾头号“威胁”的卑劣做法,使得不少台湾人执拗于简单的表层现象而不明就里,由先前的“反共不反中”进而演变为“既反共又反中”。在此大环境之下,任何对于历史史实的廓清都会被视为“亲中卖台”,意识形态的原则坚持蒙蔽了双眼,谬误取代了真实,只剩下无中生有的影射,而其目的也很简单——只要将对方“抹红”即可,因为红色在台湾的政治光谱中就代表了“亲共亲中”,“人人得而诛之”。

  其二,怕被统战“洗脑”而回到台湾后在亲朋好友圈中孤立无援。

  不论是到祖国大陆求学、创业的台湾青年还是利用寒暑假和各类交流机会短期访问者,要么行前受到师长关于“祖国大陆乃‘专制国家’”的告诫——“你们去那边后最好不要与对方讨论政治问题,更不要接受任何形式的统战”,“因为我们台湾已经是一个‘民主国家’,大家不要被洗脑”;要么就是受“台独”教科书所熏染,虽口中标榜所谓“自由”“民主”“人权”,却依然戴着有色眼镜看祖国大陆,以“民主——专制”二元对立将祖国大陆打入“冷宫”,这样的台湾青年一来小心谨慎,不愿“得罪”祖国大陆,二来却是内心中有着满满的优越感和骄傲感,居高临下,而这一现象的产生同样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首先,正因为目前两岸不同的政治制度、政党体制,祖国大陆民众已经司空见惯的“统战”一词在台湾社会内部却是极为敏感,且有其特定含义——意味着向对岸“俯首称臣”,面子与里子尽失。对此,自称“墨绿”的台北市市长柯文哲在2016年上海台北“双城论坛”开幕前所说的“‘统战’一词在台湾污名化”倒是非常贴切。说到底,对于被统战的歇斯底里恐惧本质上其实还是反映了近30年来台湾社会内部的民粹主义倾向,而民粹主义的核心要义即是强调“内部团结”和“身份认同”,排斥异己。

  其次,不得不说读着自1990年代中期修改课纲以来所编“台独”教科书成长起来的台湾青年一代已经没有多少“大中国”情结,内心之中“祖国”和“故国”的家国情怀也已被“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所替代,顶多在其后加上一句“国号就是中华民国”,而此“国号”意涵也与他们的认知南辕北辙。此外,台湾近70年来永恒不变的主轴便是崇美、亲美,自诩为美日同盟一员,加之“民主化”后政治制度也一并朝西方阵营看齐,双重“异化”后的结果便是反过来“俯视”祖国大陆,拿祖国大陆作“反面教材”,丝毫不顾及双方发展差异性背后的历史经验存在,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大多数台湾民众会将原本所称的“大陆同胞”直呼为“中国人”,更少有人从历史和学理出发,认真研究祖国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史——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以及由此而对东亚乃至整个世界政治格局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走笔至此,有必要引入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颇具国际知名度的政治学者朱云汉先生在其近著《高思在云:中国兴起与全球秩序重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一书中的一段话,以兹更进一步充实本文论述。在论及因祖国大陆再兴而已经悄然发生改变的东亚格局和全球秩序时,极富洞察力的朱先生指出“台港要脑筋急转弯”,“东亚社会精英的思维必须赶紧调整,不能再像过去一样,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美国与西欧,不能只有‘海洋视野’而没有‘大陆视野’”。但朱先生书中所说的这种唯美日是从,对于祖国大陆的快速发展不屑一顾,不愿随之调整自身与祖国大陆之间原有位势的倾向难道不是长久以来弥漫于岛内精英的头脑中吗?这同样也是阻碍台湾青年西进祖国大陆一大障碍,能像朱先生这样洞若观火者在今日台湾实在太少。

  五、我们能做什么

  问题的关键其实还是在于我们应该做什么,又能做什么?

  其一,有针对性邀请各年龄段台湾青年到祖国大陆参访,特别是中学生。我们也不用多么苦口婆心地说服他们一定要在短时间内就“点头称赞”、完全认同——似乎唯有如此才表明工作的成功,而是让事实说话,以材料说明,用证据支撑,至少告诉这些到祖国大陆访问的台湾“下一代”这样几个基本面相:两岸同文同种,绝大多数台湾人都来自祖国大陆,只是时间早晚而已,“本省”和“外省”本就是人为制造的伪命题;两岸已经于1945年台湾光复后完成统一,台湾根据《开罗宣言》早已回归中国版图,只是因为1949年国共内战遗留和彼时冷战大环境而至今日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华民族的悲剧和不幸;但即便如此,祖国大陆与台湾仍然在一个中国框架内,而非两个国家或其他任何关系形式;在岛内所使用的国文、地理和历史等教科书所表达的“台独”“媚日”史观不仅歪曲历史,难以获得祖国大陆“理解”,而且也违背国际社会的一般认知。

  其二,更具包容性地出台各项惠民政策,吸引台湾青年到祖国大陆求学、创业乃至最终留下来生活定居。毫无疑问,我们的目标远不止是结束两岸分离——也就不是“我吃掉你、你吃掉我”,实现海峡永久和平,而且更进一步追求祖国大陆台湾之间实质性融合,“共创一个更美好的新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圆中国梦而努力。祖国大陆需在政策领域继续探索有效实施路径,使台湾青年到祖国大陆不会产生“出国”之感。总之,不论祖国大陆还是香港、澳门、台湾,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该是朝着不再被人为区隔,享受同等国民待遇的方向迈进,不同的只是居住地而已,而非首先作为中国人的身份认同。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贵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浙江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