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17年第二期  > 正文

一个赴台交换生对台湾社会的几点看法

日期:2017-04-23 10:24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杨兴岳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016年2月至7月,我参与交换生项目到台湾大学法学院读书。半年时间,我与很多不同年龄段的人交流,上台湾人爱上的网,听他们的新闻,观察台湾同胞的社会生活,我希望通过上述途径了解他们,特别是同龄人的所思所想。我还有意识地去发现这里公共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以一个交换生身份感知台湾同龄青年的国家观,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视角观察这里的“自由与民主”,以一个守规矩的旅客去反思这里的规则。

  被灌输的“天然独”

  你视他为同胞,他视你为“外国人”,可谓是我初到台湾的困扰。正如媒体所报道的,所见到的台湾年轻人有不少自诩台湾是一个“独立国家”。在交流中,我发现,所谓“天然独”的台湾年轻人一般会强调如下理由:“我们有独立的海关,独立的护照,独立的政党政治体系,独立的军队,自由民主的制度,长期自治……一切的一切和大陆毫无关系啊。”长期分离于祖国大陆之外不能推导出一个新的“主权”产生,中华民族有大一统文化,“统一”思想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而“台独”政治势力正是要割裂这种血脉纽带。问题是能彻底割裂吗?至于说“大陆民主应为统一的前提”,不如说这是台湾新青年被灌输的一个借口。统一事关国家主权完整,况且“一国两制”框架下统一后的台湾事实上享有高度自主权。在台湾有很多被灌输“台独”思想的青年,但更多台湾青年对政治漠不关心,对统“独”不抱兴趣。我的室友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学物理的,每天认真学习,快乐玩耍,像他这样的青年人才是台湾青年的主流,只是因为在政治上不愿意发声,才被连带贴上“天然独”标签。

  无知的民粹

  诸如“大陆人穷得吃不起茶叶蛋”,“广州、深圳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成功崛起全得益于台商的投资”的论调,在家的时候,我曾困惑于处在“自由世界”的台湾人何以如此无知?到了台湾以后似乎有了答案,选择性吸收信息以及“视而不见”可以很形象地用于台湾同学。一方面,台湾同学坚信自己身处自由的信息环境里而认定自己掌握的信息为真,另一方面却几乎不去查证,加之从未到过祖国大陆或出过境,台湾同学事实上蒙蔽着自己。打开网络查一下祖国大陆情况不就是举手之劳吗?听一下蓝营报纸对于大中华的阐述与民进党修改前后的历史课本对比不就是一念之间吗?然而即便是这些通过举手之劳就可以搞清楚的问题,却成为大多数台湾同学懒得跨越的鸿沟。从小被民进党灌输“台独”观念,加之自诩台湾的制度自由民主而自傲自满,很难听进去其他意见。举个例子,法理学讨论课,课题为公民不服从理论,大概是讲公民应该受到更少的约束,甚至可以用抛掷燃烧瓶、刺穿警车轮胎的方法来抵制民众认为不对的政府政策。到我发言的时候,我表示担心由此产生的无序状态会导致失控后果,类似于“文革”期间的群众运动,所以应该为公民的表达自由设置可辨明的边界,却遭到台湾同学群起而攻。

  如果说台湾有自由却不充分,亦可说这里有民主却不包容,每每收听电视节目,理性的辩论不多,贴标签现象倒是不少。“什么?你支持服贸?你这个‘卖国党’。”“什么?你不支持同性恋平权运动?你这个死硬保守派。”对于不同政见,要么希望政敌死光,要么说他们是蠢猪。理性论证少得可怜。这不仅不利于决策科学,亦不利于社会统合。你是祖国大陆人,你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好吧你这个“426(死阿陆)”,那么你的其他意见我就一概懒得听了,不仅不听,还恨不得你马上消失。可这些被忽略的意见,难道就没有价值吗?类似地,当“独立”成为意识形态正确时,被洗脑的民众会不顾民进党是否有执政能力而把票投给他,也会忽视国民党的各种努力与功绩,因为他是“卖国者”。但最后遭殃的还是普通老百姓。某天我在去阳明山的路上,出租车师傅就抱怨:“他们那帮人讨论的总是不在点子上,我们这些搞运输搞旅游的,不关心你们亲不亲中,只在乎我们的生活能不能过得更好一些。”

  民进党在煽动民粹之后,上台没几天就迎来了连续不断的街头示威。激进极端的民粹观念流行,不去理性讨论具体政策,而是抒发不满,即便是民进党自己也会反受其害。比如,蔡英文被大骂,理由仅仅是她室内空调调到了21度。可想而知,这种吹毛求疵却抓不住重点的民主诉争,只怕任何一个政府都抵挡不住民众的情绪。把民粹式民主当饭吃,我觉得这肯定不是我们想要的民主。

  恍惚的道德

  随着现代化发展,整个社会控制体系的发展趋势是法律的加强和包括道德在内的其他社会控制的减弱,如果把“法律”理解为“规则”,我认为台湾一定程度上存在这种倾向。生活中处处可见“规则”,在草坪中,牌子上写着践踏草坪将违背XX条例;在卫生间的门板上,贴着破坏门板将触犯刑法XX条XX罪名;在书店门口也张贴着告示:不要偷书,否则将因盗窃罪被罚XX年……我在想,当这些本应由道德观念引导的行为直接被作为规则来理解的时候,一旦规则变更,道德是否还会有空间存在?引发我思考上述问题的是在中山堂一次差点发生群架的事件。那晚7点左右,台北市中山堂将举办一场台大北大联谊音乐会,冒雨前来的人们排成了两队,依次对应两扇尚未开放的门。到了开放时间,因为工作人员失误,门只打开了右边。于是左边的人开始并入右边的队伍,大概为了抢到好座位,又或许本能的规则感,右边的人大声抗议,认为插队不守规则,左边的人据理力争并不认为自己未守规则。这一争反倒没人往前走了,两伙人在门口开始叫骂,如若不是工作人员及时打开左边门并连连鞠躬道歉,群架是免不了的。我困惑地站在一旁,琢磨着这一切,包容、谦让都跑到哪去了?对规则的不同理解并没有给支撑规则的道德留下适用余地,我有点脊背发凉。有规则意识当然好,但规则成了公共交往的唯一参考时,似乎也是一种悲哀。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贵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浙江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